第24节(1/4)
我随手搜索了一下top,只出现了一整片同名韩国组合的信息,看得我眼皮直跳火速关掉,换了一种寻找方式,最后才在长沙地区的企业黄页里找到了这么一个公司。
公司有挺漂亮大气的页面,然而只有一个主页而已,所有标签都是点不开的。我拖到页面最下面看版权所有、归属地、经营许可等等,居然是一应俱全,按颁发号还可以查到对应的公司介绍,不过都是一模一样的官话套话。
我几乎立刻就做出了判断,这是一个空壳公司。
然后我就心凉了,张起灵同‘关根’一样,是一个假身份。
第三十章 残酷的真相
我不记得从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谎言才具有如此多的细节。关于闷油瓶,我能搜索到的东西出乎意料的多,而且条条有据可考,这本事就说明了问题。
有的人确实会把关于自己的经历完整系统地保存记录下来,但我清楚闷油瓶不是那样的人,他做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琐碎,属于简洁流。这身份不是他自己造出来的,是有人安排给他的。
他是谁?来自哪里?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反反复复看着我搜索出来的信息,妄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大费周章的伪造一个身份肯定有一个动机,伪造者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看透这个动机,然而伪造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在泄漏动机了。
听起来很玄,但那是我当时的好奇心,根本遏制不住自己查下去的冲动。
top的主页介绍上有总公司的联系地址,我在地图上把它找了出来,很普通地位于长沙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的高新区之一,国家级三个字,真得不能再真。公司所在的办公楼不小,还是某个非常有名的地产投建的,几乎整个长沙叫得出名头的地皮,都有这个地产商的影子,因为太有名了,也完全不能作为一条线索。
我突然有种无力感,这样看似告诉了一切的结果,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这个地产的名字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经常能看到相应分企业的广告,相传是一个颇有背景的集团,营业范围极大,横跨全中国都说不上夸张。
我心中一动,如果我没记错,five的大楼也是这一家的杰作。当年建成的时候我还小,爷爷仍然健在,隐约记得剪彩礼上我还见过这地产商家的初代董事长,爷爷的世交,好像也是姓张。
但他们那一辈的事情对我来说太过遥远,后来不知为什么也不再联系了,导致我只有零星印象。
张?张张张张,难道闷油瓶是这老头的私生子?溺爱儿子的老爹为了掩盖闷油瓶大学期间不学无术的纨绔事实,给他捏造了一份完美的经历,好找工作?
我意识到自已已经开始进入漫无目的地瞎想,这种狗血电视剧一样的情节,我居然能想象出非常生动的画面来,赶紧命令自己打住。
高端的学历和不俗的科研背景,加上在认证公司(虽然是空壳认证却很全)的工作经验,足够他出入业内任何一家热门公司,到哪里都会是一个抢手的人才。这一份经历,不妨说是名正言顺在圈内白道里畅行无阻的通行证。
事情越来越有趣了,想要查清楚所有这一切,闷油瓶的身份也许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我需要更多的线索。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可惜事与愿违,从这个工作经历中再也看不出还有什么问题,只好本着不亏本的心理把作者里带有“张起灵”的几篇论文都通过各种手段下载下来——我其实没打算看,估计看也看不懂。
都打印出来也挺浪费纸的,我随便翻了一下电子档,忽然意识到了违和,第一份论文的发表时间,竟然是将近二十年前。
九几年的时候我几岁?知道什么叫计算机系统吗?狗 r-i的,我还玩泥巴的年纪,闷油瓶已经能fā_lùn文了?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论文绝对是造假的,或者编造这份经历的人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把时间写错了,移花接木的时候没有看清楚第一作者的年纪。
工作简历上有闷油瓶博士毕业时候的照片,淡漠的神情和我见他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对着这样一双眼睛,我再次对自己之前的判断失去了信心——闷油瓶这个人,似乎任何奇特的情况发生在他身上,都是说得通的。
论文年份要是个失误,也未免失误的太离谱,这样一个纰漏存在,整个伪造身份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写这一项科研经历,有去编造的时间,怎么会没有检查的时间。
闷油瓶那个时候不超过十三岁……唯一符合条件的只有少年班这么一个东西,情况太特殊了,却存在着可能性。那个年代少年班相应的消息和教育体制其实很完善,但对孩子的结果大多是负面的,后来少年班体系也就因此取消了。电视上那些跳级的天才少年很少有成年后健康成才的。联想到闷油瓶那个c,ao蛋的性格,我更加倾向了这个可能。
我硬着头皮看了一会论文,讲的是一种预测系统的理论构想,通过对一群人的观察和大量实验,结合统计学,模拟某个年龄段里人的思维模式,从而预测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类人的价值判断。
我看的半懂不懂,心说这么一个东西也许类似白雪公主她妈的魔镜,问一句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系统反馈出一个大众点评。
从内容上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是不是闷油瓶小时候写的,
状态提示:第24节(1/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