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47(2/2)

在身侧,“你闻闻,是不是香喷喷的。”锦桓往夏文轩怀里一拱,丝毫不介意自己的话几近调情。

“折腾一天了,乖乖去睡觉,饿的话让李元给你弄吃的。”夏文轩拍拍他的头,挪开脑袋,继续看者手里的奏章。

锦桓一把将奏章按下,“皇伯伯病才好,不可以又熬夜。”

夏文轩多年没有被如此粗鲁的对待过了,一时火气上涌就想发怒,可是看到锦桓心疼的眼神,瞬间熄灭了怒意。今天自己已经训斥过他了,还是不要再发怒了为好。他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别闹了,让皇伯伯好好看看,这是武举殿试的安排。”夏文轩耐着性子说道。

说起武举,锦桓顿时来了兴趣,“皇伯伯,武举的殿试真的会在大殿里举行吗?”

“不会,殿试只是一种称呼,会在京中举行,但不会在宫里。殿试氛围文试和武试,文试在前,主要考兵法谋略,文试及第者才能进入武试,考校武功骑射。”夏文轩有一透露一些关于武举的信息给锦桓,便说得详细了些,“武试采取两两对战淘汰制,所有考生会被随机分为若干组比试,胜者进入下一场,如此循环直到决出榜首。武举的最终成绩将综合文试与武试,再评出最终榜单。”

“那皇伯伯会去看吗?”锦桓又问。

夏文轩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但是面上不表,毕竟他还不知道锦礼告诉了自己,“不会,朕只会见最终的一甲三名。”

锦桓“哦”了一声,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

武举文试当天兵部衙门热闹非常。

夏国的武举意在挑选能征善战的武将,所以不仅武功要好,兵法谋略也是一等一地重要。

文试不能及第者,是不能参加武试的。开考前几天京城周边寺庙里的香火空前鼎盛,爱武的人中少有愿意看书的,所以文试这一关可谓是武举中的最大难点。

而当锦桓以苏桓之名,戴着面具出现在考场的时候,引来了周围考生的纷纷侧目。他以脸上有伤,恐吓到旁人为由,戴着面具参加考试,考官们许是得了锦礼的嘱咐,也未为难他。

考生们对苏桓这个名字陌生得很,想来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便也不多关注了。

锦桓拿到题目就开始奋笔作答,全然不管旁边的目光,他运笔如飞,答完后满意的看了看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第一个交卷走人。

他才不想错过宫门下钥的时间被皇伯伯唠叨呢!

于是,锦桓挥一挥衣袖,在众人或艳羡、或惊讶、或不屑的目光中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没有朝代依据,所以武举的考法是小手随手编的,特此说明。

花式求评求收~下一章有福利哦~

☆、相濡以沫

京城最负盛名的酒楼状元楼的雅座,转头便可看到楼下熙来攘往的人群。

“季大哥,上次多谢你作证,苏桓才可安然无恙。”锦桓坐于雅座,举杯敬向对面的季宁。

季宁失笑,举杯回应:“苏贤弟本就忠心可嘉,愚兄不过多了几句嘴,不敢承谢。”

锦桓自上次斗殴事件再逢季宁,便一来二往成了朋友。因着他出言佐证之情,特意在文试发榜当日邀他在状元楼相聚。

今日一早他就出了宫,因为今天是武举的文试发榜之日,他想第一时间知道榜单。

昨日锦桓去东宫找锦礼,自从被立为太子后,夏文轩就吩咐修缮了东宫,让锦礼住进去。他纠缠了锦礼数次,锦礼怎么也不肯提前告诉他名次,害得他只能一早出宫看放榜。

“贤弟当日答卷时胸有成竹,愚兄当时便猜测你一定能高中,今日放榜,果然身居一甲。”武举也和文举一样,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只是现在只是武举的文试结束,虽也评了三甲,但到底没有细分名次。一甲三名也未有状元榜眼之分。

“季大哥过奖了,苏桓不过是侥幸而已。”

苏桓举杯,喝下杯中的酒。他平日里不常喝酒,才两杯下肚便有了上头的征兆。

等酒过三巡,跟季宁告别的时候,他已经走不了直线。

“苏桓,我送你回去吧。”一顿酒后,贤弟已经变成了苏桓。

“不用!”苏桓费了番力气才不至于把话说糊,他推开季宁,挥挥手,“季大哥,回见。”

夏文轩坐在书房里看着奏章。如今每份呈上来的奏章已经都有了太子墨批,夏文轩再添上自己的朱批。

当然,大多数时候一些重要的事情,锦礼都会先来与他商量后,再做定夺。

表明上皇上与太子同心同德,实际上锦礼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从小的经验告诉他,夏文轩对于朝政之事从来一丝不苟,就算他是太子也马虎不得。

锦礼担着心,皇后也不会舒心,到头来这宫里最闲适的还是锦桓。

“二皇子,您回来了。”夏文轩正看着奏章,就听见外面传来李元的声音。

“皇伯伯…”锦桓双眼半阖,好不容易走到清凉殿,已经用尽了他全部的精神。

“皇上在里面呢,殿下这是怎么了?”李元连忙扶住脚步不稳的锦桓,他身上浓重冲鼻的酒气瞬间把他包围。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47(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