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5)


陶清风去和“丝竹小筑”的音乐团队负责人见面时,意外发现对方已经很有想法了,建立在他们大致了解故事的基础上。

音乐团队负责人看上去也意外的年轻,不到三十岁,他对陶清风说:“多亏你那篇长微博,我们看了之后立刻就被启发了四个循环主题,分别是纯净、明快、杀伐和幻梦,总共预计创作二十来段音乐。主要运用竖笛、古筝、琴、萧、唢呐、琵琶等民族乐器。”

陶清风为他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想出如此功能丰富的音乐而感到赞叹,不由道:“很难想象你们是最后阶段才参与音乐制作,就像是随时观看了素材之后才会有的想法。”

音乐团队负责人道:“一般来说,想法其实不会这么明确。你那几篇梳理原作,勾勒角色长微博,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说到底,对于很多电视剧来说,音乐只是简单的在不同部分奏响不同旋律。但是真正优秀的剧情配乐,在叙事上要承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气氛上要渲染,在剧情上要过渡衔接。在创作上,是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的。”

陶清风赞同道:“怪不得你们这个音乐团队年纪轻轻,却做出了这么多东西。我听说你们已经做了两首样曲,我今天来,就是想听一听的。”

丝竹音乐小筑正式进军影视业也就三年,但已经给七八部剧做过配乐,而且质量并没有被稀释敷衍。负责人说:“其实对我们来说,每一段音乐都是很真实又漫长的过程……样曲是这首。老实说,除了一开始来谈合作是制片方,后续所有沟通竟然都是和你完成的。你才是年纪轻轻,就挑大梁啊。陶导。”

陶清风摇头道:“我当不起导演,这是大家的功劳。”陶清风接过耳机,听了起来。

这段音乐叫《流云山》,作为少年时期虞山海出场的情景音乐,他从小在流云山长大,这里是他舅舅领导武林盟的地方,是个自然环境优美,又代表着南国武林光鲜气象的场景。音乐刚开始时,是鸟鸣和水声,弦乐只寥寥数音,但这几项就把乐曲基调表露无遗。中段转空灵明快,在叙事衔接上都能有很好的作用。

陶清风摘下耳机,评价道:“非常贴合,一听就知道音乐该配哪段画面。”音乐负责人又说道:“这段音乐是归于‘明快’这个循环主题,在后面的‘杀伐’循环主题里,这首曲子有变调,叫做《流云山·血》。你也听听吧。”

陶清风又接过耳机,听他播放手机上另一首样曲。开场就是气势磅礴的悲壮交响弦乐,空中不时划过响箭鸣镝之声,如果说刚才那段旋律给人感觉轻盈飘逸、浮想联翩,那么这组变调就给人揪心紧张之感。旋律从一开始的肃穆沉重,到后来的悲叹沧桑,也完全能契合上流云山惊变和对峙的一幕幕画面。

陶清风摘下耳机,点头道:“有这两首曲子的质量作保,我放心了。”

音乐团队负责人说:“我们也很难见到一个粗剪样片就如此完整的作品了。它的故事和情感是清晰准确传达出来的,和很多半成品只有模糊指向概念的作品不一样,那些作品要靠后期的配音、配乐和特效来完整他们做不出来又想达到的效果。却忘了其实后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而非雪中送炭。”

陶清风深受启发,秉持着这种心情,开始了后期给自己配音的工作。

这部剧没有做到现场收音。因为现场环境太嘈杂,还有鼓风机声音的干扰。本来是准备后期交给配音团队的。但陶清风在分析了演员自己说台词和配音演员替他们说台词的利弊之后,还是决定自己来配音。

台词功底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应该是基本功,但是如今娱乐圈中配音老师们“j-i,ng湛的表演”和演员们“尴尬的木奉读”形成了非常夸张的对比,造就了一个荒唐的现象:有些很红的演员的台词功底,甚至达不到入门水准。

陶清风的台词功底,自然也需要练习。他在片场念台词,其实主要是为了配合演戏时的情绪和动作表现,也让口型对得上。但真正要自己配音,那就需要一句句地念。陶清风深刻的理解让他能基本把握住情绪,但是如何把这种“理解”转换为合适形式的发音,如何控制音调气流,这些都是需要专业学习后,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好在,自己配自己演的角色,情绪琢磨得又清楚,使得他虽然在专业功夫还需要磨砺,但配得非常自然。

剧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己给自己配音(陶清风已经说服杜玥和白依依这样做了),但其他配角和群演,就需要配音团队的参与。所以蓝莓制片方还是和一个配音工作室安排了合作。

这个名叫“妙音声坊工厂”的配音工作室,负责人也是个很有实力配音演员,一般只配男主角。《乾侠东君魔女》主角都是演员自己配音,这位负责人就没有参与,只是把其他配角分给了工作室里的同事。

陶清风是想请教他专业的配音知识,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但陶清风利用工作交接之余多聊聊,也能增加一点聊胜于无的技巧。

配音团队的负责人看到陶清风送来配角的剧本台词,表达了惊讶。

“配音工作的交接,一般是导演来做。像你这种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还这么年轻的,真的很少见。不过,我反而觉得,这才该是常态。”配音团队负责人若有所思。

陶清风顺着他的言下之意,

状态提示:第54节(1/5)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