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传艺(1/2)


秦浩的评书模仿的是单田芳,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最大的特点除了那沙哑的声音以外,就是音拉的很长,好处是可以将听众的代入感增加,而坏处自然就是口渴。

唐朝时期,评书这种艺术形式还没有开始,或者说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没有开始,这时候的艺术大多都还是给贵人们看的,这些平头百姓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形式,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牛人,一时间如痴如醉,打赏根本停不下来。

这可就苦了秦浩那可怜的小肉嗓子了,一直讲到太阳彻底下去天的连人都分不出公母这才作罢,这还是秦浩苦苦哀求的结果,否则这帮人能点起火把来听一通宵。

不过收获似乎还是不错的,足足收获了四大包的财物,粗略统计一下足有七八贯。

七八贯钱,足以买两头老黄牛了,普通的农户之家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虽然跟其他的穿越者同行们动不动就几万贯的大生意没法比,不过秦浩却已经很满足了。

看来这确实是一条生财之路,起码养活这些弟弟妹妹们已经足够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本想着趁天凉快赶紧赶路,结果一出门又是一百多人堵门,吓的秦浩好悬没一个跟头从他的小毛驴上掉下去。

“各位,各位,咱们大家都是去洛阳就食的吧,总不能为了听评书耽搁了正事,是不我这弟弟妹妹太多,不早日赶到洛阳会饿死的,容我们先行上路,黄昏走累了的时候再讲评书吧。”

只听人群里有人站出来道:“小郎君,咱们可不敢耽搁了您去洛阳,只是小郎君咱们昨天听了不过瘾还想听,也不知今晚还能否碰上您了,因此大家商量着,跟着小郎君一块走,您走到哪我们跟到哪,这样咱们晚上就能听到小郎君的评书了。”

啊咧

秦浩大为诧异,他可真没想到,三国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秦浩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毕竟主要是由小孩子组成的,女孩子们的屁股又有好多是畸形的,正常的队伍一天走一百里,他们却只能走八十里。

可千万别小瞧这区区二十里,进了洛阳城代表着起码不会被饿死,而速度平白放慢五分之一,对很多家庭来说那是要饿死人的。

当然,这时候围上来的,大多都是家里相对富裕一些的,真正那种拼着没了性命也要听评书的只有几个人而已,而且前路离洛阳越来越近,不管是官赈还是义赈都越来越多,最容易饿死的那段路基本上已经算过去了。

这也是秦浩现在考虑洛阳以后生活多过路上讨食的主要原因。

得,这也算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安全就有了很大的保障,轻易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来抢他们的粮食了。

就这样,秦浩骑着小毛驴,优哉游哉的上路了,今天的路,感觉上比以往的格外好走,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了,又有了生财之道,身边跟着上百个粉丝也不用担心安全,心情一下子就舒畅起来了。

心情一好,不自主的就唱了起来:“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瞧见了那他人骑马我就骑着驴。扭回头看见一个推小车的汉,要比上不足也比下有余。打墙的板儿翻上下,谁又是那十个穷九个富的。说是要饱还是您的家常饭。要暖还是粗布衣。那烟花柳巷君莫去,有知疼着热是结发妻。”

“大哥,您唱的是啥啊,真好听。”

文化的是小蝶,秦浩的饮食起居一直都是由小蝶一个人来照顾,某种程度上未必就没有宣示主动权的意思。

秦浩道:“这个啊,叫太平歌词,不用任何的乐器伴奏,全凭一双肉嗓子就能唱,走街卖艺的话,敲上一阵铜锣,再唱上一曲太平歌词,保管这来看热闹的闲汉乌央乌央的就聚过来了。”

小蝶听了特别激动,连忙问道:“那,我能学吗,大哥愿意教我么”

“行啊,以后我在讲评书之前,你就负责用这太平歌词来给我拉客。”

边上的其他人一听也坐不住了:“那我呢那我呢,大哥,也将你那本事教一教我们呗,总不能让大哥您一个人什么事都做了,我们晃着膀子啥也不干吧,等我们也有了大哥的本事以后,大哥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秦浩十分欣慰,挨个摸了摸众人的头,总算是没白操你们这些小屁孩的心啊。

他自己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凭他那一肚子存货,将这些小弟全都培养成大师一点难度都没有,他已经想好了,等到了洛阳就开一个戏班子,文的武的俗的雅的就没有一样是他拿不出来的,正好这时候在灾民的队伍中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众小孩学习的热情很高,古时候讲究灾年饿不死手艺人,一技傍身不是说说而已的。

其中,孙二和大牛两人凑成了一对搭档说相声,孙二机灵,眼力劲活泛,更重要的是这人身上的气质可以在极其阳刚与娘炮之间各种转换,创造不少的笑料,而大牛那憨憨傻傻的气质也可以在旁边垫话,当一个非常棒的捧哏。

小蝶的声音很甜,唱太平歌词很好听,以后可以考虑教授京韵大鼓或者苏州评弹,其余人等也各有分工,大多都在练嘴皮子,这是想要接过秦浩评书的大业,甚至还有几个已经可以惟妙惟肖的讲西游记了。

众小孩终于有了事情学,想到以后可以凭此一技之长赚钱,分担大哥的压力,不由的全都鼓足了力气,学习热情极其高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传艺(1/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