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2)


是去买,人家求之不得呢!”

“可造孽了!”徐家娘子心疼得都叫了出来,“好好的为何要买桑叶?花这个冤枉钱做什么?”

楼如逸笑了,这真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所带来的局限,得慢慢转变观念才行。他仔细给徐家娘子算账。“徐家嫂子,我问你,养一张蚕一年要多少桑叶?能产多少丝……你会纺纱织布,那就换成绢吧,一张蚕能得多少匹绢?还有,你一批能养多少张蚕?”

“一张蚕哪里能得多少匹绢?公子可真是不知农事,哪里知道一匹绢有多长?”徐家娘子好笑,“养一张蚕每年要九百到一千斤桑叶呢!一张蚕得茧二十斤,一斤茧能抽成丝一两三分,每五两丝才能织成一匹绢。我人单力薄,加上我家大丫头,一次也才能养十张蚕罢了。”

“好,那咱们便这么算。”楼如逸让旁边的管事给计数,“一斤茧抽丝一两三分,五两丝一匹绢,便算四斤茧能织成一匹绢,一张蚕二十斤,也就是能织成五匹绢。一次十张蚕,一年春夏秋三季蚕,一年就是一百五十匹绢。张管事,现在一匹绢多少钱?”

计数的管事应道:“公子,现在二两银子一匹绢。”

“好,那娘子你一年能挣三百两银子,但这是在种桑的情况下,对吧?”楼如逸又问道,“若是不种桑呢?种桑采桑总是要人工的吧?若是不种桑,一次能养多少张蚕?”

“这……”徐家娘子迟疑道,“最多也就是多养一两张吧,一张蚕的蚕蛋孵化之后,蚕虫也很多的。”

“好,那就当是多养一张,那就是多五匹绢,多了十两银子,一年多九十两。”楼如逸又问道,“一斤桑叶能有多少钱?十文钱要不要?”

“哪里要这么多!”徐家娘子吓得直摆手,“我看撑死二文钱一斤!”

“一张蚕需要一千斤,三十三张蚕就是三万三千斤,也就是六十六两银子,算起来,你一年还多赚了二十四两。”楼如逸笑道,“还免去一年风霜雨淋的,若是种桑,你能多得这二十四两银子么?”

徐家娘子一阵语塞,她只心疼花钱买桑叶,却没想到,买桑叶的其实比种桑叶还要赚钱!

“不过。”楼如逸也提醒道,“这也是权宜之计,等明天春天了,你还是要种桑,多余的桑叶可以喂给鱼吃,鱼塘里的泥也可以让桑叶长得更好。至于蚕沙,就按我说的,都扔到鱼塘里给鱼吃吧。”

这种做法简直闻所未闻,徐家夫妻听得新奇不已,若不是周家的楼公子说,他们真不会这么做。但有周家做保证,他们就按照楼如逸定下的计划开始实施了。

徐大保去找人买了鱼苗,徐家娘子则去买了蚕蛋,夫妻俩在楼如逸的指点下开始做这个“桑基鱼塘”。起初徐大保和徐家娘子都没察觉这桑基鱼塘与平常的种桑养蚕有什么区别,但渐渐地,就发现了神奇之处。

寻常的鱼养在池塘里,一年的时间,鲢鱼能长一斤,草鱼能长一斤半,鲤鱼长得最快,若是放下一斤的鱼苗,能长四到六斤。但无论是哪种鱼,大多是两年之后才捕捞出卖,所以为了保证池塘里不断地出鱼,养鱼的会每个季节都不断地投入鱼苗。徐大保担心鱼的生长情况,两个月后投入新鱼苗,会将原本的池鱼捞出来称一称。这一称可不得了,徐大保发现这回养的鱼比往常养的大了快一半!

“楼公子!”他兴冲冲地跑去跟楼如逸说,“想不到周家气运这样好,连养鱼都比寻常的大得快!”

“噗!”楼如逸看他这兴奋的样子,实在不想戳穿,但事实总是要说出来的,封建迷信要不得啊。“不是周家气运好,还记得我叫你家嫂子将蚕沙都扔到鱼池里去吗?鱼吃了蚕沙,蚕沙也养好了池塘里的草和浮游物,鱼吃的东西多了,所以长得快。”

“是这样吗?”徐大保愣了愣,挠挠脑袋憨厚地笑了。“那也是楼公子你了不起,竟然能想到将蚕沙扔到池塘当鱼食,这连老渔夫都想不到啊!”

“受之有愧、受之有愧。”楼如逸连连摆手,又问道:“徐家娘子的丝怎么样了?”

“楼公子放心,已经缫丝纺纱,全都卖出去了。”徐大保答道,“我们按照您的吩咐,没有直接卖蚕茧,而是将蚕茧缫丝之后再纺成纱才卖出,挣了不少钱。虽然家里还没卖鱼,但是卖这些纱的钱都能撑好一阵子。”

“那就好。”楼如逸松了口气。

毕竟是从夏天开始的桑基鱼塘,鱼还没能卖,蚕也只能养夏秋两季,他真的很担心最后会亏本。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不过真正要出效果,至少得等到明年夏天,鱼塘的泥开始种出桑叶,而且鱼也能卖的时候。那时才能定输赢,现在的一切都是未知数,这一点楼如逸清醒地意识着,所以当徐家娘子卖出夏蚕产出的纱,美滋滋的样子惹来众人嫉妒,纷纷想学徐家养鱼塘养蚕时,楼如逸将他们都劝住了。

“诸位,周家不是不想把这技术传给大家,而是现在鱼的收成还没好。大家只看到徐家娘子卖蚕得了好多钱,怎么不看看徐家若是要过冬过秋,这些钱不过是勉强度日?关键还得看鱼塘。再者说,徐家娘子与徐大兄弟都精通养蚕和养鱼,诸位能做到像他们一般么?周家一定会为百姓们谋生路,大家也要相信周家,听周家的指挥才是。”

周家在民间已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楼如逸都这么说了,百姓们大多也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54(1/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