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3/4)

我记得当时你不是把他闺女接走了?”

贾赦点了点头:“现在已经在我府上了。反正那个贾珍已经死得透透的了,在我府里养上两年,还有谁记得她哥哥是谁。这个不犯你的忌讳吧。”

皇帝觉得自己的好心让人辜负了,看都不看那人一眼,只问太上皇:“要不让皇后给那孩子也封个什么?”

“不必不必。”贾赦这才知道皇帝是这个意思,赶紧制止:“就算是好心,也不能这么干。她哥哥出事儿才多久,你这样干,人家不得以为是不是你把她哥哥拿错了,才弥补到那孩子身上。有心人再扯出忠安的事儿来,更麻烦。”

何谓忠臣,这就是呀!不光皇帝,就是太上皇看贾赦的眼神里,欣慰都不要太多。却不知道贾赦有此一说,也不过是防患于未然之举。

不患寡而患不均知不知道。现在他的小孙女还没有封赏呢,也不可能得什么封赏了,你冷不丁你给惜春来一个,可让人家孙苑怎么想?说来真不是人家小心眼,搁谁身上,看着家里的女孩一个个地受封,连外来的都有了,就自己闺女没有,心眼也大不起来。

太上皇与皇帝不知道呀,心里对贾赦这个满意呀,这个信任呀,这个主明臣贤呀,笔墨难以形容。好在太上皇还把持得住,没让皇帝开口——他怕自己这个儿子一时高兴,再把钢材的分成许出去。

“那就只好再给那个贾蔷的爵位提上一提,就与贾茂的一样吧。有这样一个侄子,将来那个孩子的亲事,也好说些。”太上皇定了调。

皇帝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可是心里仍觉得贾赦又吃了亏,直问:“那你自己呢?”

太上皇这个气呀,你是吃的亏还不够是不是?好在贾赦说出来的话,他还是爱听的:“我现在倒是不缺什么。反正家里的事儿现在已经不用我c,ao心的了,只管念恩与玉儿大婚的事儿就好。”

“人手也不缺了?”皇帝已经到了不送他点什么不甘心的地步。

“缺,怎么不缺。只是人手不好找,只能四处瞎寻摸。”贾赦也有些犯愁,现在的人实在是敝帚自珍的厉害,有点手艺的都不大肯教给别人,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要不皇上你帮个忙?”贾赦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我收罗来的那些人,要是真能研究出点什么有用的东西,你给他们个小官当当成不成?官职也不用大了,只七、八品就足够了。”

皇帝可就有点犯难了,这官位再低,可也是国之衙器,真的赏给一帮子匠人,那读书人的脸面何在?

太上皇心说,该,人家都说自己不要不要了,你非得问问问,这回好了,人家有要的东西了,看你怎么办。于是他老人家也不给自己蠢儿子打圆场了,只在一边看起戏来。

第244章

“你想呀, ”贾赦见皇帝下不了决心,只好在一边给他画饼:“那些匠人要万一真能研究出如□□一样的东西来呢?都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这网罗来的匠人多了, 都是说不准的事。你给他们个小官, 他们改换了门庭,能不死心踏地的卖命?”

皇帝怎么想怎么觉得, 这虽然是贾赦的要求,可是从长远来看, 还是自己占大便宜——这个帝国都是自己的, 帝国强盛了, 还不是自己治国的成绩。有理,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有理,为了让皇帝听进去, 贾赦可是将那些穿越前辈的智慧都使出来了,就等着皇帝点头。就是太上皇,也与皇帝是差不多的心思,只在心里叹息贾赦觉醒得太晚了, 要是自己主政时他能如此,想必...

何必再想,那时还不是为了太子之事才与自己有了心结, 不愿意帮衬自己,没见太子一手带大的皇帝才上位几年,他就在家里呆不住了。这样也好,不仅皇帝的位置坐得更稳, 就是自己,也能多享受几年清福。

太上皇的目光,就越发柔和起来。

皇帝封笔前,连下了几道旨意,一道就是贾孜开疆有功,封定边侯,并将原宁国府改制后,为定边侯府,准其家眷入京居住。

不是皇帝不信任贾孜,只是□□还不是一样信任原来的西宁王爷?可是几代儿孙下来,谁能保证代代人都能看得明白?为后世子孙计,不得不如此罢了。

一道旨意就是给原宁国府嫡系贾蔷的,理由是太上皇顾念老臣,不忍宁公一脉香火断绝。反正那贾蔷也没参与贾珍之事,赏他一个轻车云都尉的空衔,好保宁公有个香火之奉。

又一道旨意是给贾琏的,他升了三品的户部右侍郎。这回还是沾了他老子的光,那土豆与玉米两样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一下子各地赋税收缴得容易起来——老百姓有了裹腹之物,谁也不想为了逃税背井离乡了。

可是税赋收缴得多,户部的人手明显不够用起来,那张尚书果断出手抢人,他还就看贾琏得用,人又不拿架子、吃得下辛苦,不要太好使唤。天天磨着皇帝,要人,要人,就是要人。皇帝让他磨得不轻,觉得也算是个好事儿,正好弥补贾赦一二,干脆也不与他商量,直接下了旨意。

等两道旨意到了鼎国公府——就是两道旨意,谁让贾赦觉得贾敬一年来成果斐然,大发慈悲地将人接到鼎国公府里来过年呢。别人犹可,贾敬先哭上了一鼻子。

别看他不大通人□□故,可是这样的好事怎么落在他们头上,还是知道来龙去脉的。等颁旨的小太监拿着厚厚的

状态提示:第109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