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半师徒半父子,朝夕调-教,以慰老怀。他为他们取了名字,依次是穆玄青、靳天青、董竹青。

梨园行的师徒关系,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手把徒弟养在家里,整日朝夕相处,那是比亲父子还要亲。这三个徒弟,乍一看全都是剃着光头的半大小子,其实样貌性情,各有特点:玄青沉稳庄重,嗓子好,行内称作“有本钱”,是个唱老生的好材料;天青则是天生的武生坯子,身高腿长,挺拔刚健,卓然一股英气;竹青呢,虎头虎脑,机灵过人,白喜祥还没太瞄好他该归生旦净丑哪个行当,先教他打住基础再说。

三兄弟住在师父家里,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起身,伺候师父用早,然后出门喊嗓,回来练功学戏,下午陪师父去广盛楼唱戏,晚上还有晚课,背戏文、练功、听师父说戏。按梨园规矩,这样的生活,一直要过七年,七年里,师父包办衣食住行,唱戏的收入也都归师父;七年后,关书约满,谢师出徒,正式搭班后,还要将收入再孝敬师父一年,才可以自己赚钱。

白喜祥的家,离广盛楼不远,在前门外大街西面的九道湾胡同。前门,也叫正阳门,在前朝乃是皇帝通行的门户,也是整个北京的门脸儿,高大,雄伟,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前门南面还耸立着一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