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33(2/2)

杜云澜的功课虽说不差,但也谈不上出众,杜公甫不由就思念起了杜云荻。

“云荻何时回府呀?”杜公甫笑着问杜云萝。

杜云萝笑道:“之前的信上说,是月中时回府,住上半个月,再去书院。”

杜公甫又去看苗氏。

苗氏赶忙道:“老太爷放心,前头院子里已经收缀好了,云荻何时回来都不要紧的。三弟妹又是仔细人,使了婆子去看了两回了,保准样样齐备。”

杜公甫这才满意了。

苗氏赔着笑,心里却有些恼火。

女儿比不过杜云萝,连儿子都比杜云荻低一头,虽然十几年下来她也习惯了,可到底有些意难平。

“云萝,”苗氏出声,见杜云萝抬眸望着她,才道,“过几日就是七夕了,如此要紧的日子,你可不要疏忽了。想好雕什么样儿的花瓜了吗?要什么瓜果,早些与伯娘说,伯娘才好给你准备。”

提起七夕,夏老太太才醒过神来,郑重道:“这是要事,你又是头一年,断不能马虎。”

七夕女儿节,乞巧拜月是小娘子们最盼着的事体。

而对于许了人家的姑娘,还要雕好花瓜送往婆家,以示心灵手巧。

尤其是放小定后的头一年。

前世,杜云萝是秋天才放了小定,等到第二年七夕,才算头一年。

当时因着心中脾气,她雕刻得极其随意,等到婚后听穆连潇提及,才知道甄氏气她雕的东西根本拿不出手,悄悄让人给换了。

这一次,她自是不会那般行事了。

可到底要雕什么呢……

杜云萝的目光在屋子里四处转了转,撇过墙角的花架,上头摆了一只青瓷画了锦鲤戏水的大盆,里头养了几叶水莲,青翠如箬叶,她心中一动,忽的就想起了端午。

杜云澜说过,那日湖面龙舟之上,立于最上层擂鼓的穆连潇的形象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分明没有亲眼瞧见,可此刻想来,又是那般生动,仿若那股子英气俊朗都扑面而来。

便雕这个吧,比之那花卉鸟儿,更能抒发她的心思。

杜云萝拿定了主意,便笑着道:“祖母、伯娘,我已经想好了,定会雕个好的送去定远侯府。”

见杜云萝胸有成竹,夏老太太便放心不少:“你这丫头呀,雕花瓜的功夫是不错的,只是炸巧果儿,你需向云瑛讨教讨教,她炸出来的活灵活现的,你的,连个形儿都瞧不出来了,亏得啊,只需送花瓜去,若是送巧果儿,这丢脸可就丢大了。”

苗氏听夏老太太夸赞杜云瑛,一时喜上眉梢,嘴上谦虚道:“老太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千秋嘛。”

第45章 花瓜

书桌上的文房四宝被挪开了些,中间铺上了一层棉布,摆上了各种大小的刻刀。

杜云萝坐在桌上,小心翼翼地下刀,饶是想好了要如何雕刻,真的下手的时候,还是会有些犹豫。

锦灵陪在一旁,也不多话,只静静看着。

杜云萝雕了两刻钟,脖子发酸,放下刀子揉了揉脖颈,听见外头传来的点滴轻笑,不由也跟着笑了:“到底是要七夕了,一个一个都耐不住。”

“她们吵到姑娘了?”锦灵绕到杜云萝身后,替她放松,“锦蕊在外头看着,姑娘只管放心。”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毕竟是七夕,难道还要拘着绑着不成?你回头与锦蕊说,那几个小的想去抓喜蛛就让她们去。”杜云萝说完,听锦灵应了一声,突然冒出来一句,“锦灵儿,你怎么不与她们凑趣去?”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33(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