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42(2/4)

理由是沿途境内安宁,民风淳朴,而西线上,却有十万香雪海马贼对那一百零八车嫁妆虎视眈眈。

当场就给否决了,不顾太常寺卿的额角冷汗,一干众人的不解神色,执意要走西线。理由吗?多的是——

第一,重车满载,冗长队伍,女官众多,比起在那崇山峻岭中去,走几日狼狈不堪的山路,宁愿走戈壁浅滩上的平坦大路。你看那些南北商旅,为何不去翻山越岭,而是铤而走险也要走西线?

第二,怕黄金路上的马贼吗?怕担了公主遭劫的责任吗?那好办,送至栖凤城止步,让北辰人到天门关来迎接,倒时候,公主与嫁妆若有闪失,便都无南曦无关,问皇甫熠阳要就是。

第三,途径栖凤城,正好可以由公主的嫡亲舅舅凤栖将军亲送出天门关,全了她长舅替父,长辈送嫁的心愿。

第四……

不等她说第四,太常寺卿已是点头唯诺,惟命是从。整个大曦朝,执拗与巧舌能胜过者,甚少。

当然,真正的理由,夜云熙没有说,也说不清楚,甚至,她自己心里在隐隐期待什么,她也觉得朦胧。让八千鸾卫名正言顺地跟着自己行至西北,等北辰人迎走了公主,瞧着天高云淡,归来尚早,便可以顺便在边疆上捡个不顺眼的对象,小试身手,砍杀磨练一番?还是说,将那一百零八车的字画古玩、稀世珠玉、丝绸瓷器,招摇拉上黄金路,等着看一看贺兰阿狐儿的十万马贼,踏着黄沙而来的壮观景象?

想不清道不明,看似克己复礼,冥冥中却在由着心性。

六月十九,北辰使臣率迎亲使团与精兵护卫,于天门关外接迎。凤栖老将军亲手将外甥女送上路,凤家的八位表兄,领着凤家军列阵送嫁,行的是巍巍军礼。

她深知,这些血性男儿行礼送别的分量。因为,如果没有这桩政治姻亲,没有她这妇人之躯,那么,收复燕山十六州,多半就得靠他们去打。真正的兵者,不是渴望战争,而是,希望能消弭杀戮,所以,她这新嫁娘,担的是他们真诚的敬重与感谢。

从云台宗庙祭祀,至泰安门国典,再到天门关前送嫁,从那高高再上的夜氏祖宗牌位,到宫城门口老臣们那一双双混浊的眼,再到凤家军男儿们清一色被烈日风沙熬黑的脸,仿佛整个曦朝,朝堂的、市井的,整个夜氏,天上的、地下的,都在看她,那期许的目光,敬她,谢她,当然,也不容她,有半点迟疑与闪失。

层层光亮,加之于身,炫目晕神。倒得后来,已经没有了勇气,再去人群中,去寻风玄墨。虽然,她知道,在那肃然整齐的送嫁队列中,他在,且在看她,目不转睛。

然而,那又怎样?八千鸾卫至天门关止步,暂入凤家军节制,可在边疆操练——这是她与皇帝商议后的最好结果。最好的意思,就是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她已做到力所能及,同时,也不能再有任何的画蛇添足。

所以,当迤逦队伍缓缓入了香雪海深处,马蹄车轮踏着砾石黄沙上,涩滞作响,她听见澹台玉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竟叹出她的心声。那厮说的是,终于清静了,先前太多的人看我,差点将我看成个筛子!

她心下一动,嘴角略挂,澹台玉便察言观色,赖在了她的鸾车中不走,要陪她说话。接下来,那话唠公子便开启了漫游模式,天南海北,直指内心——

姐姐,你的统领大人看我的神情,就跟猫看老鼠,老虎瞪兔子,恨不得一口咬了。哈哈,终于,只剩下我陪着你走了,我心里欢喜……

你已经问了不下十遍了,我为什么要跟着你?没有为什么,就是想要跟着你,顺便远离我家国师的气场,顺便在北地挑个身强力壮的女子,生个长命的后代……

……

那小公子的叙话本事,能做到不停嘴,不重样,即能让她不厌烦,还要让一边的青鸾紫衣跟着乐。

直到日头偏西,她忍不住掀了车帘子,往来路回望,举目茫茫,却听见身边澹台玉的闲话,如一巫觋,神灵附身:

姐姐,别老往后看,这出嫁的新娘,没有回头路,这大漠浅滩里,也没得岔路……不过,倒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马贼从天而降,将你劫了去做压寨夫人……

在那稚气未褪的少年嗓音里,她鬼使神差朝着西边撇了一眼,那刹那余光中,却惊得她眉眼突跳,心中狂嚣——

时值黄昏,落日熔金,金黄色的光线倾洒在砾石沙土上,带着淡淡的暖意,却勾勒出一派萧瑟寂寞的景象。而就在那天边的云彩里,出现一线细细的黑色,并以极慢的速度在游动、扩散。定睛看了,却明白过来,哪是什么黑线,那是一支军队,在渐渐靠近!玄衣铁甲!密密麻麻!

夜云熙一边笑骂澹台玉,你这个天煞的乌鸦嘴、扫帚星!一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她突然觉得轻松,终于,不用再纠结,是要听命,还是由心!也许,老天自有安排,心随命定,命即由心。

第二卷 行路难 第七十章平地起风云

马蹄急响,渐如雷声轰鸣,黄沙扬尘,渐成漫天迷障,刹那功夫,又恍若隔世,那天边的游丝黑线,已经冲将过来,逼近一里开外,若黑云压城之势。

疾驰奔流间,清一色的玄衣黑甲,银具遮面,铁骑寒光,森然杀气,成愈来愈烈之势,跟背后漫天的夕阳暖色冲撞起来,显得有些……吊诡。

这支天降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42(2/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