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3)

太子颔首。

那谋士见太子脸色变好,又说道:“古人有云:明争为下,暗争为上。权乃利也,不争弗占 。这争权夺利,最为关键的恰恰是这个不争乃是争的秘诀,之前太子和三皇子明争暗斗,让皇帝时时忧心,太子赢了,陛下会安慰三皇子,而现在太子看似输了,陛下却能改变此前的态度,对您会倍加安慰。”

“此话当真?”

谋士便拿自己和弟弟之间多年的争夺故事为例子,“情同此理,陛下亦是如此。”

太子思考片刻,忆起他和三皇子多年的争斗,从小他就比不上三皇子聪慧,他每每都是输多赢少,然后从太傅到父皇母后再到文武百官,皆是站在他这边。

太子好似恍然大悟,点点头,称赞道:“你说的对,孤说最近怎么总是被父皇骂,原来这才是缘故。”太子说完,又撇了眼苏无伤,见苏无伤正在走神,不由得暗恼。

若不是苏无伤撺掇,他怎么会去给那帮寒士礼贤下士。太子冷冷地看了一眼苏无伤,而后眼神热烈的看向那谋士。

那谋士见太子听进去他说的话。又说道:“属下有一计,不值当讲不当讲。”

太子急切道:“快快讲来。”

那谋士这才说道:“再过三日,便是陛下的诞辰。圣人言: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陛下喜欢何物,想必没有人能比太子殿下更清楚。”

太子点点头,开始苦思冥想。

那谋士见太子愁眉不展,便说道:“听说陛下喜欢字画。”

太子如同被点醒,“对,对。”他突然想起,当年他和三皇子还在读书的时候,太傅和父皇评点字画曾说过,欲求谢兮之的《祭子侄死于夜雨晚作》而不可得。后来他还记在心中,专门查找了几次,再后来就忙于和三皇子争斗,邃把此事抛之脑后。

太子猛然站起:“父皇痴迷谢兮之的字画,但世人不知,谢兮之有一副字画流落江湖,乃是父皇的求而不得的挚爱作品。只可惜还有三天就是父皇的诞辰了,孤从何入手?”

那谋士听到谢兮之三个字,眼睛突然一亮。“是不是那幅《祭子侄死于夜雨晚作》?”

太子极为惊讶:“你怎么知道?”

那谋士极为矜持的解释道:“在入东宫之前,我曾在涑山寺住过三年,和一挂单和尚相谈甚欢,临走之际,他送我一副字画留作纪念,正是此字画。”

太子大喜。忍不住叫道,“快快取来。”

那谋士却露出极为为难的神情,“这幅字画江湖上定有仿造,我不敢确认这幅是不是真品?此幅字画我放在宫外住宅,并没随身携带。”

太子点点头:“你考虑的极是,去请那涑山寺的和尚来问问。”

谋士:“那落单和尚现在是涑山寺的住持,并不方便入宫,还得太子随我出宫去取。”

太子大手一挥,极其豪迈地同意了。

一侧的苏无伤全程旁观,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觉得高枕无忧的太子心情颇好,赏赐给谋士和苏无伤一人一个美婢。

苏无伤闻言拒绝,谋士嘻嘻哈哈说道:“苏公子,这般不识情趣,不如这两个美婢都送我吧。”

谋士搂过两个美婢,离开。

苏无伤望着窗外一轮皎皎明月,却忍不住黯然神伤。

同一轮明月下,三皇子和谢子期在窗前对弈。

谢子期下了一枚棋子,“那字画的事情进展如何?”

三皇子也随之下了一枚棋子:“我在太子哪里早先埋了一枚棋子,刚刚传来消息,太子上钩了,明天字画就会到太子手上。”

窗外风乍起,吹散无数梅花。

谢子期:“此乃天意。”不需他动手剪掉,梅花已经飘落。

三皇子看着那东风,突然说道:“东风吹,战鼓擂。”

三皇子深深地看了谢子期一眼,“我明日要去军中一趟,不如今r,i你就为我饯行吧。”

三皇子招人送来两坛酒。把棋盘挪开,三皇子一扫往日的文雅,大口灌下酒水。“我喝,你随意。“

三皇子独自喝下一坛酒,已是半醉。然而子期滴酒未沾。

“听人说,一醉解千愁,为什么我的愁绪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太子已经入局,可我就是为什么不开心呢?”

三皇子左手枕着头兀自趴在桌子上,右手把酒端给谢子期,谢子期没有喝下。

三皇子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而后苦笑。

"子期,你为什么不喝?我泡了茶,你不喝,我酿的酒,你不喝,你就这么不待见我吗?"

谢子期没有回答。

三皇子把酒收回去,仰头灌入自己口中,"子期,我知道你看不上我,是,我是跋扈,为所欲为。可是你为什么只看见我这一面。"

谢子期直直的看着三皇子,想要说些什么。

“别说话,就这一次,你听我把话说完。我出生的那天,天降甘霖,解了束邶郡三个月的旱灾,父皇母后都夸我是福星;我读书的时候,太傅说我天资聪颖,天分极好;我9岁起开始上朝,建言献策,文武百官都十分信服。可是为什么,当我和太子站在一起的时候,父皇母后的眼中只有太子;为什么夸我的太傅却只肯悉心教导太子;为什么满朝文武会在我在朝政上日益j-i,ng进的时候,让我离京。当时,我才十岁啊,还是一个想要依偎在父皇母后身边的孩子。为什么父皇会答应,为什么母后会不阻止

状态提示:第16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