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草原风起 | 第19节、再看(3/4)

摸……赌博闹事等的这一类治安案件时,不管大小都会很上心。凡是和这些案子扯上关系的人,只要一进到所里他们的待遇就被提高了很多。

怎么说呢?比如说所里的留滞室吧,被关进去的家伙一般也就是一天,快的话几个小时或是一个上午,就被放了出去。而好象我们的法律也规定说:留滞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四十八小时,遇有特殊情况,需申请办理延长手续,但是最长也不能超过……

但是男人发现只要那些人一旦被关进去,不要说四十八小时了,四五天的时候也多了去了。而男人好象也没看到谁去办理什么申请……而且那些进来的家伙,所里的经办人也就是简单地问几个习惯性的问题……你叫什么?年龄?职业?在哪住?会关系等……然后就把人一关,男人每天上下班时都会看到那些被关到铁栅栏里面的家伙……

是什么让全所的人都乐此不疲?又是什么决定了这一切?男人想不明白……

一天晚上,男人到所里值夜班时,他觉得自己好象是知道点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米六几的身高,有些瘦弱。他是外地人,在两天前因为一辆来路不明的自行车,而被圈进铁栅栏里的。

差不多是夜里十一点吧,他的经办人,在所里不经常露面的孟根来到所里。和在值班室里正在看书的男人打了个招呼,孟根就向里面走去……铁锁和铁门碰撞的哗哗声,接下来是有人站立不稳乱而踉跄的脚步声……

审问?心里一动的男人上书,决定去看看。

好象我们的国家法律中有规定,在讯问和提审嫌疑人时,最少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

孟根一个人,嫌疑人蹲在地上……

和记忆中所有的场景都不一样,孟根和嫌疑人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两个无聊的人在扯淡。只是一个在不停的问,另一个尽管心里在怎么不愿意,但都得回答。内容嘛……从几天来的天气会突然跳到你对本地的印像,从锡市到你的老家要坐多长时间的车,转而再问你经常和谁在一起……

圈子绕的很大,也非常的杂。但是在一旁听着的男人也逐渐码出了点眉目……口音加上嫌疑人对赤峰市的熟悉,男人可以肯定他就是那里的人。他和他的几个同伴来这已经不是一次,就是这次他们也来了几个月了,而且还在离市里十几公里远的煤矿呆过一阵子……

问题转到了那辆自行车上,年轻人毫不犹豫的是从一个不认识的人那里花五十元钱买的。不管孟根在怎么和他绕,得到的回答都是那么的肯定。

年轻人虽然总是半低着头说话,可好象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对这些好象很熟悉嘛?男人的心里有点……

男人的想法刚出来,孟根就……他的手一伸,揪住年轻人的头发,在一声操你妈的!给脸不要!的断喝声中,年轻人被摔到了地上。跟着孟根的拳头和鞋底有如疾风暴雨一般,对着年轻人倾泻而下……

孟根四十多岁,不到一米七的身高可是体重却有八十公斤。孔武有力!男人敏锐的眼光看到,他的拳脚很会找地方,其落点不是小腹,就是软肋……

瘦弱的年轻人连滚带爬,藏头顾尾,哀嚎连连……然而在严密的防守也有漏洞,况且防守的后果是……更沉重的打击!

留滞室被一堵墙和一扇铁门分成两间。里面的一间是给嫌疑人准备的,外面的一间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上下铺的,由钢管做成的床。床的旁边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瘦弱的年轻人在严重的摧残下,找到了避难所。他一头扎进了床的底下,双手紧紧的抓着里面的床腿,任凭孟根怎么踢打撕拽,就是不出来。

几番努力未果的孟根喘了口粗气,和男人咧着嘴一笑……

孟根拿出了一根电警棍。打开电源开关,他来到床边。在年轻人露在外面的两条腿上使劲地跺了几脚,看到床一阵的颤抖,孟根把那两个冒着蓝光的金属触头向床架上的钢管轻轻一挨……嗷——的一声后,年轻人啊……

年轻人从床底被拖了出来,那只有着上万伏电压的新型的电警棍也从他的衣领处,开着电源被孟根塞了进去……两个坐在椅子上人民警察一起看着地上的年轻人……脸色惨白,从四肢抽搐到痉孪……

差不多有一分钟吧,可男人却觉得时间就像已经凝固。拔出电警棍,耷拉着脑袋的年轻人没用几分钟就被孟根给‘揉’醒了。孟根温柔的问,年轻人知无不言的答……

车是偷来的,男人的怀疑被证实。几件不大的盗窃案,男人从心里盘算了一下不到两千元钱……

连小时候偷过一个瓜都说了,看来从年轻人身上再也榨不出什么了。男人从孟根的眼中看到一丝遗憾,是没得到想要结果?还是……

(类似的情景我从九零年第一看到,时至今日,它依然在不停的上演着……

第二天是怎么个结果男人不知道,只是在几天后男人手里拿着的卷宗上多了四个人,案值不大,但要是团伙加多次作案,那就……

***************

开满鲜花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绿海。这里,天仿佛变得高而深远,几缕白云似轻纱般的从天边卷过。暗蓝色的远山裹在薄薄的雾里,风带着绿草与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成长的摇篮……我无数次在梦里回

状态提示:第二卷:草原风起 | 第19节、再看(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