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4)

,就是他们的不是了。

斗笠不够,每家各选几人,每人发三顶斗笠,自个走回去。剩下的,只能继续等,后面还有不少村民在往这边赶。

叶明泽拿出不少毛毡,临时搭起简易遮雨棚,剩下的人都挤在几个棚子中,棚子不大,人挤人挨着才勉强站下所有人。

除了一开始就被砸伤和跑进山林这段路受伤的,在林子里躲着也并非那么安全,时不时就有冰雹穿过树冠往下砸。在山林里被砸伤脑袋的很少,砸伤手的却比比皆是。被砸中脑袋可能没命,被砸中手也悬乎,万一手废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

有了这些临时遮雨棚,村民才算真正松懈下来。只要熬过这段时间,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回到温暖的家中。

又等了一会,徒步给家人带斗笠的村民也到了,他们接走了一批人。其余人继续默默等待。

等马车再次返回时,众人明显松了一口气。毛毡最上面两层已经被砸出不少窟窿,只剩下最后一层还在那□□着,坚持不了多久。

余下的人比较少,全都上了马车。这么多人,原本应该吵吵闹闹的,现在却异常安静,碰上这种事,谁还有心思开口笑闹。

这一晚,注定是不眠之夜。砌墙的人以为到了家中就能安生,谁想,冰雹一直下个不停。很多人家的屋顶都被砸穿,如此情况,谁家还敢睡觉?

家中毕竟比山林安全许多,即使屋顶被砸坏,还有许多家什可利用。几个柜子箱子就能搭出一个安全空间,人没事,只是都没心思睡了。

☆、第46章 善后

砌墙的人,不管好坏,都回来了,那些出海捕鱼的人可都还在海上漂着。摇橹起帆都不行,人都躲进船舱,只能任渔船随波逐流。

叶家是新盖的院子,屋顶都比较厚,即使这样,仍有几处比较倒霉,被砸了个透。叶明泽看这样下去不行,那些海上的必须想办法接回来。

叶家的两艘渔船都出了海,家里没有多余的。到村里问了问,发现还有两条渔船没出海,叶明泽便开口借来用一用。这次他不光是为了去接叶家人,还会帮着寻找叶家村其他出海的渔船。这两艘渔船的主家二话不说,就免费给他使。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有人主动帮忙,他们也不好意思收租金。收了,他们怕以后就不好呆在叶家村了。

叶明泽原本想跟着去,只是这么一来,蒋敬之也得随行,他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叶家刚好有几对晋升为四级的哨兵向导,叶明泽挑出四对,每条船上两对。四级哨兵的五感强,找人比较方便。两对正好轮着使用能力,不容易出差错。

斗笠、蓑衣、毛皮手套和厚实外衣都配备了不少,还准备了不少绳索,防着有渔船漏水,好用绳索拖拽。出发之前,叶明泽让人仔细检查两艘渔船,没有安全隐患才放行。

看准备的差不多,叶明泽挥手示意出发,尽量在太阳升起前赶回来。

“你睡吧,熬夜不好,有我守着呢!”叶明泽表示有他顶着,蒋敬之可以安心睡觉。

这一晚,蒋敬之睡得一点都不好,时不时被冰雹砸在屋顶上的声音惊醒。醒了又睡,睡了又醒,直到冰雹渐渐散去才睡得踏实。

丑时正,出海捕鱼的船只都被找了回来。人倒是没事,冰雹一来,他们就躲进了船舱。只是渔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想继续出海是暂时不能了。渔船这些都是身外物,人没事就好。

这场冰雹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家家屋顶都被砸的千疮万孔。

天光微亮,人们出门查看,发现没有一家的屋顶还是完好的,连叶家新起的房子都不能例外,只不过他家损失小点。

叶家主宅都是青砖瓦房,瓦片几乎都被砸碎。如果冰雹覆盖范围大到整个阳山县,那么砖瓦之类是别想了。叶明泽只好把被砸漏的屋顶补一补,瓦片全部清理掉,在原有的屋顶上铺一层毛毡,毛毡上面加一层木板,木板上面再盖一层毛毡,最顶上用茅草覆盖。

屋顶铺了双层木板,只要别再碰上冰雹,挡挡雨雪是绰绰有余。

昨晚一直下着冰雹,叶明泽怕家里人出危险,没让他们出去,只把几家亲戚的情况说了说。家人听到亲戚们都没什么大问题,这种天气出去确实危险,便安安稳稳呆在房里。天一亮,他们便坐不住,纷纷前往各自相近的人家。

昨晚有差不多半个叶家村的人在砌墙,受伤的人少说也有半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伤员。亏得工地就在山边上,人类体质又比以往好,没有死亡人员,只有部分人比较倒霉被砸了脑袋,有几个到现在还昏迷不醒。

其余受伤的多数都是手部,都是护脑袋才伤着的,那几个自己摔伤的除外。

砌墙的都是青壮年男女,现在半数要养病,修房顶就成了麻烦事。眼看就要进入十二月,村民们只能先修整出几间正房,一家子人挤一挤,其他的房子等以后有人手之后再慢慢修。

每家闲置能用的木料并不多,顶多也就能修一两个屋顶。好在山上到处都是枯树,砍回来晾置几天,稍微处理一下,勉强能用。要想彻底翻修屋顶,只能等明年开春。

冰雹来无影去无踪,过后只给大家留下一屋顶狼藉。原本日子就不好过,遭受这场无妄之灾后,更是雪上加霜。

像叶家村一样可以就地取材,不缺木料,也不缺石料的毕竟是少数。那些城镇里的底层民户,不得不跑

状态提示:第25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