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阅读(2/6)
罗佥事优雅地提起水壶,静静地注水入杯。
他的人就像面前那杯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浅斟慢品,任那尘世浮华,似眼前不断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很有些谋而后动的机心,就像年轻时候的我,纵然猝遇不可预料的事,他也颇有急智。这是一块璞玉,很有造就的潜力。”
萧千月英俊的脸上露出些许不平之色,罗佥事没有抬头,却似已看到了他的表情,呵呵笑道:“你不要不服气,青州也罢北平也罢,这个人不是靠运气的,靠运气的话,他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这个人为人低调,不喜张扬,只是他的性情使然,不像风中止不住的幡,水里摁不下的葫芦,怎么也沉静不下来。这一点,也很像我。”
萧千月眼中闪过一丝嫉色,说道:“可这一回,他非常张扬。”
罗佥事淡淡地道:“所以,他还需要磨炼,没有哪个人生来就是天纵英才。再说,低调不是低能,低调的本钱就是随时有能力高调,看下去,看他如何解决这件事。如果他真的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再出面帮他一把,这个人,是我很需要的那种人。”
茶调好了,罗佥事却没有喝,而是把它轻轻推到了萧千月的面前,然后,敛裾,起身,悠然而去,只留下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十八张状纸递上去,正在指挥重建家园的夏浔马上就收到了衙门的拘票,随同衙差赶到了府衙。府衙外面早就挤满了人,赶来看审案的主要是杨氏族人,但是也有许多本镇的外姓人。
夏浔一袭青衫,昂然上堂,江宁知县吴万里把惊堂木一拍,叱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夏浔长长一揖,朗声道:“学生杨旭,青州生员,有功名在身,依我大明律例,见官免跪。”
堂下顿时一片马蚤动,杨氏族人还真不知道他居然考中了功名,杨羽微微一蹙眉,心道:“幸好我揪住了他的把柄,否则,就凭他的身份,也不好收拾他了。”
江宁知县听了颜色马上缓和下来,中功名是什么意思中功名就是有做官的机会。今天一个小小生员,你知道他明天能不能中个两榜进士这是自己潜在的同僚,甚至有机会成为自己的上司,大家都是读书人,什么籍贯呀座师呀哪一年中功名呀,七拐八绕,总能扯上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公事自然要办,但是却不必结下额外的嫌隙。
于是,吴知县和颜悦色地道:“既是生员,你可不跪,一旁站下。”
“谢大人”夏浔昂然走到一边,气定神闲地站定。
吴知县这回也不拍惊堂木了,只是问道:“杨生员,现在你本家兄弟一十八家,告你屠杀健牛九头,可有此事”
夏浔睨了杨羽一眼,心中冷笑:“一群六百年前的土包子,跟我斗法”
他拱一拱手,镇静自若地反问:“学生请教老大人,律法与条例,若有冲突,何者为重”
第124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吴县令一怔,立即提高了警觉。
这可是公堂之上,他是本县的大老爷,而且他这个县就在应天府治下,几乎发生点什么大事小情,就能直达天听,要是答得有误,贻人笑柄,那丢人可不只一个江宁县了。
他是主审,他可以不答,但他同样有好奇心,他想知道这个青州生员如此询问的真正目的,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背景他还没搞清楚,若不是夏浔自己说,他还不知道对方也是有功名的人。这里是应天府,应天府的水很深,龙蛇混杂,但凡不明底细的人,总要客气些才好,这是在天子脚下做地方官的人普遍的共识。
吴县令斟酌着,小心翼翼地答道:“这个么,律法者,常经也。条例者,权宜之计也。自然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两者若有冲突,纵然因此损了条例,亦当维护律法,盖因不可以一时之权宜,而毁万世之根本。”
夏浔暗暗一笑:“就知道他会这么回答,这个时代还不是一样,有上位法下位法之分,前者大于后者,两相冲突,当以维护前者,这个道理古今一理。”
夏浔又问道:“那么学生请教县尊大人,保护私产,这是常经还是一时之宜呢”
吴知县道:“保护私产乃是万古不易之常理,私产尚不得保护,天下人岂得安宁呢”
他向天拱一拱手,说道:“所以我洪武皇帝定大明律规定,凡夜无故入人家宅者,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侵占他人田宅者田一亩屋一间以下笞五十。每田五亩屋三间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徒二年。系官者各加二等。若将互争及他人田产房舍妄作已业或朦胧投献官豪势要之人与者受者各杖一百徒三年。如系强占,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这位知县把一部大明律背得当真滚瓜烂熟,杨羽听到这里,已是冷汗涔涔而下。
夏浔视若无睹,又道:“学生再请教大人,孝道是常经还是权宜之计呢”
吴县令脸色一正,勃然道:“你是读书人,这还需要问本官么子曰: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仁之本也,教之所由也,三纲五常,莫不以此为本,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施之于任何人而皆准的道理。不行孝道,与qín_shòu何异”
夏浔拱手道:“学生受教,最后一个问题,大人以为
状态提示:第43部分阅读(2/6)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他的人就像面前那杯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浅斟慢品,任那尘世浮华,似眼前不断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很有些谋而后动的机心,就像年轻时候的我,纵然猝遇不可预料的事,他也颇有急智。这是一块璞玉,很有造就的潜力。”
萧千月英俊的脸上露出些许不平之色,罗佥事没有抬头,却似已看到了他的表情,呵呵笑道:“你不要不服气,青州也罢北平也罢,这个人不是靠运气的,靠运气的话,他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这个人为人低调,不喜张扬,只是他的性情使然,不像风中止不住的幡,水里摁不下的葫芦,怎么也沉静不下来。这一点,也很像我。”
萧千月眼中闪过一丝嫉色,说道:“可这一回,他非常张扬。”
罗佥事淡淡地道:“所以,他还需要磨炼,没有哪个人生来就是天纵英才。再说,低调不是低能,低调的本钱就是随时有能力高调,看下去,看他如何解决这件事。如果他真的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再出面帮他一把,这个人,是我很需要的那种人。”
茶调好了,罗佥事却没有喝,而是把它轻轻推到了萧千月的面前,然后,敛裾,起身,悠然而去,只留下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十八张状纸递上去,正在指挥重建家园的夏浔马上就收到了衙门的拘票,随同衙差赶到了府衙。府衙外面早就挤满了人,赶来看审案的主要是杨氏族人,但是也有许多本镇的外姓人。
夏浔一袭青衫,昂然上堂,江宁知县吴万里把惊堂木一拍,叱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夏浔长长一揖,朗声道:“学生杨旭,青州生员,有功名在身,依我大明律例,见官免跪。”
堂下顿时一片马蚤动,杨氏族人还真不知道他居然考中了功名,杨羽微微一蹙眉,心道:“幸好我揪住了他的把柄,否则,就凭他的身份,也不好收拾他了。”
江宁知县听了颜色马上缓和下来,中功名是什么意思中功名就是有做官的机会。今天一个小小生员,你知道他明天能不能中个两榜进士这是自己潜在的同僚,甚至有机会成为自己的上司,大家都是读书人,什么籍贯呀座师呀哪一年中功名呀,七拐八绕,总能扯上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公事自然要办,但是却不必结下额外的嫌隙。
于是,吴知县和颜悦色地道:“既是生员,你可不跪,一旁站下。”
“谢大人”夏浔昂然走到一边,气定神闲地站定。
吴知县这回也不拍惊堂木了,只是问道:“杨生员,现在你本家兄弟一十八家,告你屠杀健牛九头,可有此事”
夏浔睨了杨羽一眼,心中冷笑:“一群六百年前的土包子,跟我斗法”
他拱一拱手,镇静自若地反问:“学生请教老大人,律法与条例,若有冲突,何者为重”
第124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吴县令一怔,立即提高了警觉。
这可是公堂之上,他是本县的大老爷,而且他这个县就在应天府治下,几乎发生点什么大事小情,就能直达天听,要是答得有误,贻人笑柄,那丢人可不只一个江宁县了。
他是主审,他可以不答,但他同样有好奇心,他想知道这个青州生员如此询问的真正目的,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背景他还没搞清楚,若不是夏浔自己说,他还不知道对方也是有功名的人。这里是应天府,应天府的水很深,龙蛇混杂,但凡不明底细的人,总要客气些才好,这是在天子脚下做地方官的人普遍的共识。
吴县令斟酌着,小心翼翼地答道:“这个么,律法者,常经也。条例者,权宜之计也。自然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两者若有冲突,纵然因此损了条例,亦当维护律法,盖因不可以一时之权宜,而毁万世之根本。”
夏浔暗暗一笑:“就知道他会这么回答,这个时代还不是一样,有上位法下位法之分,前者大于后者,两相冲突,当以维护前者,这个道理古今一理。”
夏浔又问道:“那么学生请教县尊大人,保护私产,这是常经还是一时之宜呢”
吴知县道:“保护私产乃是万古不易之常理,私产尚不得保护,天下人岂得安宁呢”
他向天拱一拱手,说道:“所以我洪武皇帝定大明律规定,凡夜无故入人家宅者,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侵占他人田宅者田一亩屋一间以下笞五十。每田五亩屋三间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徒二年。系官者各加二等。若将互争及他人田产房舍妄作已业或朦胧投献官豪势要之人与者受者各杖一百徒三年。如系强占,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这位知县把一部大明律背得当真滚瓜烂熟,杨羽听到这里,已是冷汗涔涔而下。
夏浔视若无睹,又道:“学生再请教大人,孝道是常经还是权宜之计呢”
吴县令脸色一正,勃然道:“你是读书人,这还需要问本官么子曰: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仁之本也,教之所由也,三纲五常,莫不以此为本,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施之于任何人而皆准的道理。不行孝道,与qín_shòu何异”
夏浔拱手道:“学生受教,最后一个问题,大人以为
状态提示:第43部分阅读(2/6)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