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1/2)
宗室忽然之间松口,董尚书应接不暇,心知子嗣上为难不了了,只得继续回到之前的话题,道:“殿下还很年轻,子嗣暂且可以不提,咱们就只论德行。殿下可还记得,睿王妃经常被御史弹劾吗?”
除了身为男子,这也是董尚书极不满睿王妃当太子妃的另一个原因。这些年,睿王和睿王妃没少被罚俸,如今睿王做了太子,肯定不是太子殿下德行有愧,自然就是睿王妃的问题了。
已升任左都御史的曹宓笑道:“董尚书怕是有所误会,御史台虽弹劾过睿王妃,其目的都是希望睿王妃做得更好。依本官看,睿王妃只是性子跳脱了些,瑕不掩瑜,大方向上还是无错的。”
御史们这些年弹劾睿王妃的次数是不少,无非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他们都觉得睿王妃总是当街向睿王示爱,太不成体统。不过人家只是不要脸了一点点,既没有祸害百姓,也没有大逆不道,关键是睿王妃在工部做出的政绩,御史们心里是服气的,弹劾睿王妃大多是恨铁不成钢。听说过年时的蹴鞠赛,睿王妃又向睿王……太子殿下口吐狂言了,真是的,就不能做个正儿八经供人景仰的王妃吗?
别看御史台老弹劾睿王妃,御史们都不是迂腐之人,睿王妃与太子殿下如此恩爱,非要拆散人家,那才是德行有问题!
紧接着宗室之后,御史台又表明了态度,与礼部尚书拧成一股绳的越来越少,礼部尚书强撑着,也是为了自己所剩无几的脸面。
董尚书最后道:“殿下若立男妃,就不怕被后人耻笑吗?”
穆承渊道:“枉董大人在礼部任职这么久,既知太子妃之位重要,却忘了正妻当之、天经地义的道理。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本太子绝不会做违背良心之人,谁若是想笑,就让他笑好了!”
“太子殿下……”
董尚书跪下了。
他不愿让太子立男妃,是怕太子名声受损,但是太子自己都不在乎,他又能如何呢?
陈国公此时道:“皇上,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老朽并无官职,也不过问朝政,老朽只是想让各位看一份东西。”
陈国公从怀里掏出长长的一张绢布,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这是老朽从民间搜罗来的一份百姓联名书。这上头的人,平时深受睿王妃之恩,心中感激,得知今日是太子殿下册封大典,他们一同请求皇上立睿王妃为太子妃。”
这些名字之中,也有杨氏和陈国公之名。
睿王妃提出的归属法、和离法帮助过不少人,大楚银行、邮局都受到百姓推崇,要在民间寻得这样一份联名并不难。
这是穆承渊的杀手锏,朝臣们在他娶正妃时没有言语,必会在立太子妃时为难,如铁曾助杨氏和离,由杨氏之父陈国公去牵这个头,向皇帝反馈民意,再妥帖不过。
他已是太子了,只要他授意,会有许多人甘愿受他驱使,为如铁说话,可是面对董尚书的诘责,他却要一个字一个字亲自来反驳。
这是他的王妃,他容不得别人污蔑与诋毁,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不论是当太子妃还是当皇后,是谁在给王妃撑腰。
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如何,被人耻笑又如何?
正妻当之、天经地义!
他是王,如铁就该是王妃,他是太子,如铁就该是太子妃。
连一辈子都要给,何况是区区位份?
穆承渊一拉如铁衣角,与如铁一起跪下。
“父皇,儿臣也请求,立王妃为太子妃。”
太子亲自请封,外加民意,皇帝总算点头道:“大善。朕,准了。”
其实皇帝私底下已命李思贤为如铁备好了太子妃服饰,只是想看一看太子的应对。
结果看了一场热闹,太子坚持已见,没有被朝臣牵着鼻子走,皇帝既欣慰又放心,打算再过一年,就正式传位给太子。
对于如铁当太子妃,皇帝没什么异议,他用三年的时间,看着太子,也看着如铁。这两个孩子很恩爱,相信他们两个不会像他一样,白白浪费这么多年的光y-in,才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
至于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本朝第一位男后,皇帝颇无赖地想,横竖不是朕的皇后,朕不必在意。
如铁去内室换好了衣服出来,与穆承渊并肩拜过帝后还有大楚穆氏列祖列宗,然后一起接受百官还有宗亲们的朝拜。
望着黑压压下跪的人群,如铁心中既有感动,也有身在高位的刺激。
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他竟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男宠,变成了太子妃,而且未来还极有可能变成皇后。
在穆承渊得立太子之时,他还完全想象不出,太子妃就好像光是个称呼,但是一眨眼,他就穿上与太子登对的朝服,带了凤冠,任凭长长的衣摆拖过奉先殿一地的金砖。
如铁感慨地道:“殿下……其实我以前真的从没想过会有这一天,这一刻。”
“那又如何呢?”穆承渊笑道,“反正以前是你陪着我,以后你也都要陪着我……我愿意。”
“什么??”
如铁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穆承渊看着如铁的眼睛,认真道:“我说我愿意,与你一起搞基。”
“太子殿下。”如铁挽住他的手臂,想笑又想哭,“这真是你说过的最好听的情话……”
——古代*完,后有番
状态提示:第183节(1/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