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3)

慎言。”

潘允端不以为意:“汝默你也太小心了,这里只有我们几个,不会有严党耳目的,再说这是事实,说两句又怎么了?”

徐时行叹了口气,便不再说他。

“其实,贪官未必就不是干吏,清官也未必就能造福百姓。”

赵肃轻飘飘说了这么一句话,见其他人都在看他,续道:“戚继光、胡宗宪两位大人,诸位年兄都该听说过吧?他们依附严嵩,收受贿赂,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他们同样也镇守东南,剿杀倭寇,战功赫赫,却未曾s_ao扰百姓。”

王锡爵摇头:“贪污便是贪污了,据说胡宗宪此人侵吞军饷,用度奢靡,出入甚至需要十六抬大轿,这种人,便是杀了一百次头也不为过。”

赵肃一笑:“我没有为他开脱的意思,只是想说,如今官场贪污成风,屡禁不止,而且也不是一两条法令能够禁止得了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胡戚二位一般,竭尽所能做一些实事,而不是被人视为异类排斥,这样的话,自己的名声倒是成全了,可于百姓于天下,又有何益处呢?”

他的一席话让所有人陷入沉思,连王锡爵也只是抿紧了唇,却不再反驳他。

陈洙苦笑:“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了?”

赵肃不假思索:“有,等你能够制定规则的时候,让别人都跟着你的规则走,否则在那之前,你就先得遵守规则。”

徐时行叹道:“少雍浑不似弱冠少年。”

赵肃哈哈一笑:“对极,我确实是城南槐树下的那只狐狸修炼幻化成人形的!”

话未落音,下巴却被人捏起。

王锡爵左右端详,嘿嘿出声:“你别说,可还真像,这还是未长开呢,若再过两年,只怕全城半数的闺中小姐都要倾慕于你了,不如咱们来订个亲,我媳妇也快临盆了,若是生下女儿,以后就嫁给你吧,这样你可就得喊我一声岳父了!”

“……去去去,一边玩儿去!”

众人都哄笑起来。

从这次小聚开始,赵肃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人缘和关系网。

一甲三人之中,徐时行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王锡爵则过于急躁,唯独赵肃虽然年少,却沉稳雍然,遇事总能冷静以对,又肯给别人出些主意,所言所想也总能让人信服,隐隐地便有引领着其他人的意思,这是后话了。

却说金榜题名不久,差事很快就下来,他们甚至连回家探亲的时间都没有。

不出所料,一二甲名列前茅的这些人都被分到了翰林院。

徐时行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王锡爵、赵肃、余有丁、陈洙、戚元佐、张廷臣等人,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而赵肃又多了一个额外的兼差,就是到裕王府教导世子殿下。

如果现在皇帝只有裕王这个儿子,那么这份差事定然会惹来许多眼红的,但是现在还有个景王在,看皇帝那意思,还指不定传给哪个儿子,而且景王府上也已经传出侍妾怀孕的消息,未来如何还难说得很。

卷二 书生便应气如虹

第42章

槐花盛放的季节,也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

京郊崇文门外有折柳亭,也不知何年何月所建,年久失修,但因是京城通往外头的必经官道之一,所以人来人往,旁边还有几处落脚歇息的茶棚,不算冷清。

赵肃骑马陪着元殊出城,到了这里,赵肃勒绳下马,元殊却未动。

元殊要带着去上任的仆从和书童马术不j-i,ng,一路跟在后面,累得气喘吁吁,才终于赶上他们。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回去吧。”元殊淡淡道,纵然再舍不得离开,也需要面对这一刻的到来,他不喜欢这种依依惜别儿女情长的场面,说了这句话,掉转缰绳就要走。

赵肃忙按住他,笑道:“小师兄可还记得,那年咱俩打赌,说如果我能考中进士,你就要答应帮我做一件事?”

元殊撇嘴:“我还当你忘了这事儿,果然是不肯吃亏的,说罢。”

他也没问赵肃想要什么,仿佛只要他说了,自己无论如何也会做到。

赵肃大笑:“看你这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我要你去摘星星摘月亮,其实也就是一桩小事,师兄到曲靖之后,烦请收集当地一些土地丈量,人口税收,民风人情的东西,账册也行,县志也罢,甚至是当地百姓的口述传闻也可以,待下次见面时再一并给我。”

这种古怪的要求显然是元殊意想不到的,他很诧异:“你要这些作甚?”

赵肃眨眼:“给你找点事情做,免得你到那里一瞧见热情洋溢的苗女,便忘了师弟我了。”

元殊见他不肯说,也不再多问,就答应下来。

他知道赵肃自小就很有主见,每件事情大都有自己的道理,却不知赵肃不是不肯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古代交通资讯都不发达,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几秒钟就能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赵肃只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各地民情,但他自己现在还不能出京外放,这个愿望只能暂时交给元殊来帮忙实现。他也说不上这些东西能派上什么用场,但先收集着总是没坏处的,也许总有一日能用上。

“我走了。”

“师兄,保重。”

赵肃退后一步,拱手,行礼,郑重而严肃。

“一路顺风,还有,后会有期!”

元殊深深地看了

状态提示:第41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