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2/3)

花甲了。

他们家的花甲米线,是先把米线煮好放在凉水里备用,然后有顾客来了、或者有外卖生意了,就开始照着顾客点的单开始煮。先来一勺汤,再加花甲、肥牛、基围虾或者豆腐、香菇、金针菇、豆芽等配料,然后是黄灯笼椒、蒜泥、耗油等等调味料。

煮好后再把米线倒进去,再煮一分钟,就差不多好了。

做法看似没什么问题——江宇典和姜易木也不是什么厨师,哪怕有问题也看不出来。他们只能看着他把米线做好,等待外卖员上门,外卖员把米线装在包装盒里带走后,才来问他一些问题。

“店里就你和外面那位老太太,她是你母亲吗?”

“她是我岳母,店里还有我老婆,我们一家开的这个店。不过我老婆去市场买豆腐了,豆腐不够了,只不过买了可能也用不上了……我们店可能要倒闭了。”他干笑两声,手抹了把额头上因为紧张出的汗,又薅了把头发。

“别这么说呀,你报名参加了我们节目,我们会帮你的。”姜易木又是一个忍不住,和江宇典对视一眼——他们都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吴老板喜欢挠头,挠完不洗手就去做米线。

“那啥……”他忍不住了,“大哥,你这附近有没有理发店啊?我请你做个头发吧?”

“哎?做头发……”他有点错愕,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手,“做头发怎么好意思……”

“走吧,现在也没什么生意,你先打烊了,先去把头发做了,咱们聊聊天。”

吴老板就说好。

附近不远就有理发店,生意并没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而显得萧条,反倒很是红旺。

江宇典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打开大众点评看评分,发现这家理发店果真评分很高。

他们进去的时候,还要排队,别看他们两个人,一个摄像,其实还跟了一辆车,上面是一整个跟拍团队。因为花甲店实在是小,方才这些工作人员也就没进去。

这会儿理发店大了,他们一进来,整个团队都跟着进来了。

这下,理发店洗头的、吹头的、染发的烫发的,包括理发师,都没心情做头发了,都忙着拍照。节目组特意叮咛了句:“可以拍照,但是大家别发到公众平台上去了。”

有人问:“你们这什么节目啊?下乡的吗?”

有位工作人员就为好奇的人科普,还给他介绍了自家的官微:“我们节目叫《拯救a计划》,十二月一号晚八点正式开播,多多关注啊。”

而江宇典和姜易木,此刻正在跟吴老板聊天,聊他的家庭状况,也聊他的生意。

原来,吴记花甲米线现在租的铺面,马上合同就要到期了。吴老板和他的妻子都无力继续承担房租了,哪怕这个地段的铺面房租其实已经算是市区里非常便宜的了。

吴老板自己说,家里还有个儿子,问他儿子多大,他说上初中,说话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悲伤萦绕着,江宇典觉得没对,也没多问。

他说:“我儿子懂事啊,让他们班同学都点我们花甲的外卖,结果他同学点了都说不好吃、贵,不会再点了。”提到儿子,他有些神采飞扬,可眼神里也透露出些许的悲伤痛苦。

“你觉得自己定价贵吗?”

“不贵吧?”他继续挠自己的头,挠的雪花飞舞,“不都这个价吗?哎,我也想降价,靠低廉吸引消费者,可是我老婆不同意,说再低就倒闭了……可现在这样,也要倒闭了。”

“的确,”江宇典一副很懂的样子,好像他开过店铺当过商家一般,“靠低廉吸引来的消费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在你家消费,但最多一次,味道不合口味就会弃了,所以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吴老板就问:“长久之计是什么……?”

江宇典看着他道:“做头发。”

吴老板挠挠头:“做……头发?这个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正好,这会儿就轮到他们了,江宇典便对理发师道,“给他把头发剪了,不用什么造型,短一点清爽一点就好。”

估计这理发师是他们店里的颜值巅峰了,头发堆得老高,可是堆起来也没有江宇典这个假的一米八高。

江宇典霎时感觉自己在四川盆地找到了自豪感,有一种自己呼吸的是上层空气的感觉。

吴老板剪头发的时候,江宇典就和姜易木在讨论,怎么拯救这家店。

“首先地段,地段不好,这肯定是个问题,但他们别说换个好铺面了,就算是续租都成问题。咱们节目虽然是帮助人的,可也不是扶贫。”

节目组虽然并没有要求,说明星不能自掏腰包,可这到底不符合规定,要是姜易木或者江宇典,自掏腰包花点钱让吴老板去租个好店面,这节目还有什么意义呢?

江宇典又道:“除了地段,卫生环境,最重要的是味道,必须要改善。只要味道好了,什么都不是问题。”

姜易木就道:“那问题来了,怎么让他手艺变好?”

“这个问题问的好。”江宇典顿了顿,“我们不是厨师,所以我们得请个厨师指导他,或者让他去其他店里偷师,或者……我们去偷师,回来教给他。”

姜易木看着他,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不约而同叹口气:“还是先等他做完头发吧。”

吴老板头发剪了,人也干净清爽了,回去后,两人见到了吴老板的

状态提示:第30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