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3/4)

士美先生还有众位贵族的面前,大声的应道:“好!”说完了还反的,不太放心的加上了一句,“一定要说话算话啊。”

依士美先生等着华莱士的眼神,简直是想要把他给吃掉,其他的贵族们也都面色古怪的看着这位胆大的先生,要知道这几天,可是有许多贵族想要与戊煦攀上一点儿交情,没有谁敢这般大声的跟与卡罗蒂伯爵这般交谈,特别是最后的那一句“一定要说话算话”,对于一位贵族来说,简直就像是侮辱。

不过卡罗蒂伯爵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时候似乎都是好脾气的,虽然脾气好,可却从来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过于放肆,只因为他肩担的家族之名,还有他用自己的双手创下的那些财富。

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华莱士再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可这一次他不但不会想要道歉什么,反而是硬着头皮都要上。

戊煦给他们的演奏定了一个规矩,两人同时演奏同一个曲目,通过这个曲目来展现自己的演奏技巧,以及个人对于音乐的诠释。又因为两人是同时演奏,在展现个人的同时,还要做到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演奏。

这样对于音乐的玩法,在后世很常见,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一件事。如果是别的什么人,这么说,说不得还会被说上一说,可因为戊煦的身份,却没有人说戊煦不懂音乐,反而是交口称赞。

戊煦定下了规矩,挑选曲目则交给了华莱士,然后华莱士也非常大胆的挑选了一首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般都会出现在一些很有名望的剧院乐队之中,她的演奏难度,是世界公认的,其中所饱含的演奏技巧和情感的表达全都非常重要。如果只顾着炫耀自己的技巧,而不去叙述曲子之中所蕴藏的感情,后果就会跟当年的维也纳剧院首席克莱门托一般,使得这个曲目变得平庸。要知道当年的贝多芬可是专门为克莱门托写的这首曲子,可在四十年后才由另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将她推向巅峰。

还有一点,这个曲子可不仅仅只是小提琴独奏,华莱士能选择这首曲子,看起来也是拼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

不过音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它不会因为这个曲目少了什么而无法演奏下去,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她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令人迷醉的魅力。同一首曲子,在拥有不同经历和想法的人手中,用不同的乐器,以不同的技巧演奏,都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美不胜收。

依士美先生在见华莱士竟然真的要跟戊煦一同以演奏作为“比赛”之后,微微挑了挑眉,带着些不赞同和某种类似于可怜的目光看了华莱士一眼,转身对着整个大厅里的贵族们高声道:“下面请大家欣赏,这个世界上最令人陶醉的由卡罗蒂伯爵演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依士美先生虽然不太高兴华莱士的突然出现,让他原本想象完美的卡罗蒂伯爵为泰坦尼克号献上的独奏,变成了两个人的协奏。但总算,他原本想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一是成功的征得卡罗蒂伯爵的同意,为泰坦尼克号献上一曲,他曾有幸聆听过卡罗蒂伯爵的小提琴独奏,真是让人仿佛置身于梦中的享受。

二是这个事情本身,光是卡罗蒂伯爵的身份,就能让泰坦尼克号在这个世界上的高度,再翻一个台阶。想想吧,到时候的报纸头条会怎么写?英国尊贵的伯爵阁下,为泰坦尼克号这一梦想之船献上震撼心灵的音乐!在泰坦尼克号声望不停攀升的同时,还有他,依士美的姓氏!

虽然他为了让卡罗蒂伯爵可以答应演奏一曲,也付出了许多令他自己感到r_ou_痛的代价。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许多事情的价值,不能够简单的用金钱去衡量。

调好了音的戊煦和华莱士站在被红地毯铺缀的大厅中央,同时扬起弓弦,搭在小提琴的琴弦上,然后同时拉响了第一个音符。

在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之中,这一首曲目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在同类曲目之中,她却是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所公认的音乐史上最完美的曲目。

当第一道旋律随着琴弦的震颤发出,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头皮一阵发麻,它低沉又温柔,平静而柔美,仿佛是静夜中的回忆。

如果是一个乐团,会有许多其他的乐器相互配合,为听者创造出一副温柔j-i,ng美的听觉世界,可这一头,却只有两把小提琴的演奏,而这首曲目,硬是被这两人在其中加上了许多美丽的回旋,让许多人有一瞬间怀疑起自己听到的是否还是那个闻名遐迩的曲目。但是再仔细一听,是的,她依旧如此醉人而又让人感到美丽。

华莱士确实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奏者,当他开始演奏,便已经忘记了之前的紧张,整个人都沉浸在这首乐曲之中。这首曲子在他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个宁静的少女,他正在用他的琴弦与旋律,赞颂这位少女的美丽。

他的旋律如此平和而又真诚,即使是在章节急转之处,也只让人感到少女的温和与坚毅。

而在戊煦的手中,这首曲目听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一处宁静祥和的美景,这里美丽的仿佛天堂,却有细雨也有强风。人们仿佛置身于此,随着旋律而在这个地方生活。

有不易的艰辛却也有甜美的怅然,但

状态提示:第13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