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2/3)

……历史教科书上书写的虽是“民族大融合”,但稍微读了些教科书之外元代史料的人就该知道,这个融合是建立在弓虽j,i,an和屠杀的基础上的,十室九空不再是一个形容词。③数千万人直接死于屠杀,便是后世也无有能与之比肩者。

单是金国都城中都,即后世的北京。被蒙古破城之后,屠城一月,死者逾百万,宗室子弟除侥幸出逃者之外,更是被屠戮一空。

若想活命,却也不是无法,先南逃至宋,继而东出日本。此时的日本却也非后世之国,作为藩属,于宋极端忠诚,数十年后,南宋灭亡,日本举国缟素,更是因不愿对元称臣,这才有了元攻日本。不过蒙古军队对海战及登陆作战实在是一窍不通……这才有了“神风”立威,也让日本自此自认为众神庇佑之国,对一海之隔的广大陆地生出了觊觎之心。

不过那是后事,如今,那里却不失为安身之处。他却一丝如此的念头都没有,自明了了自身处境的那一刻起,虽为重生之人,却已经存了死志——他本就是已死之人,偶然得来此处,与其苟延x_i,ng命,不若舍身疆场,多杀一敌,日后也便少一个祸害……

又于他五岁开蒙时,有了个汉名“康”,才知道事有不对。但即便是书中世界又如何?此时的蒙古人依旧入关屠戮,他该如何做,便还是如何做。

于是,到了十四岁时,杨康便借故揍了平章政事仆散端的儿子仆散纳坦出,及其他几名京中权贵子弟,险些打出人命。

虽已非章宗在位时对王侯子弟管束那般严厉,但此事当时闹得颇大。即便完颜洪烈心疼儿子,却也没法再保他继续在京中呆下去了,且又知这儿子自小不喜读书,带着一帮子家奴之子整日介东游西荡,说是要做大将军。如今却也正好,完颜洪烈干脆请旨把他弄到了张家口去练兵。原想着他若吃得住苦头,倒也是一番历练。若吃不住苦头,也可让他趁早绝了那番心思。

杨康自然是吃得住苦头的,这本就是他的本意。原以为不出两年,他便丧命在关外,却未曾想到,这不要命的拼杀,反而让他拼出了一条活路来。

至于得了这陕西都统府都统之职,却完全是意料之外了。

总之,这几年杨康是忙于战事、驻防,如今一纸调令调他入京,他也只是苦恼于不知京中又是谁多生了事端,自己何时能重返边塞,却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其他。

况且,前世今生加起来,那书他已是三十多年前才看过了,其中内容早已模糊。一些记起的片段也是颠三倒四,他又以为他所行之事与江湖恩怨并无太大牵扯——什么江湖恩怨,武功秘籍,儿女情长,不过徒增烦恼而已,若有暇,便是扛着锄头学农人垦地,也比折腾这些有的没的强上许多——便索x_i,ng不再寻思那些书中之事,只潜心边事。

直到方才,见了乞儿喂狗,青年、红马,脑中才猛然一亮,忆起了今夕是何夕……

“你这小泼皮!”

“阿勒根!”杨康走神不过瞬间之时,他回神时便见一名侍卫捋了袖子,对那乞儿怒目而视,立刻便将他叫住,“送与他人之物,自当随人家处置。快进店吧,稍后还要赶路。”

虽事发突然,对心思电转间,杨康却已经有了计较,阻了脾气火爆的阿勒根,率众人进店。油嘴青年自然是也进来了,那小乞儿却也跟在了他们身后。

“r_ou_馒头不合胃口?可要与我们一起吃些?”

“好啊,我正无聊,正好找个伴儿。”少年笑着应下,露出一口洁白细牙。

作者有话要说:

①原著开始时间为庆元五年,本文将时间提前六年发生。

②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为野狐岭之战,这是一场从1211年二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12年初的大型会战。历史中,金国能战的j-i,ng锐骑兵几乎全部亡于此战,金更是失了牧马监的上百万马匹,使得战后无力再起。不过此为同人,历史已经改变。所以,金依旧有再战之力。

③《中国历史纲要》。蒙古灭金后得户87万余,口四百七十五万余。

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统计数户七白六八万余,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余。

章宗为金的鼎盛时期,而金灭亡时为1234年。自1207到1234年,即便有自然的人口,各种灾害,依旧逃亡的人口,但最多也只会偏差几百万人口,也就是说金国境内,三千多万人死于屠杀。

元灭宋,得户九百三十万。而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代户数1千三百六十万。按每户5人计算(金朝境内每户平均5.4人),南方宋境内被屠杀人数约2400万。

但还并不包括被蒙古种族灭绝的西夏党项人,以及灭西辽后,同样被大量屠杀的契丹人。

第2章 回京

杨康、小乞儿外加杨康那十个护卫,在大堂里分了三桌落座。

那小二虽看不惯乞丐,但十几个军汉在坐,且又是付了银钱的,便权当没看见。不一刻饭菜便上齐了,每桌都是一只烤j-i、一条红烧鲤鱼、一条羊腿、一大盆的馒头,另有两壶酒。

最后上桌的酒摆上,乞儿立时便皱了皱鼻子。

“可是瞧不上眼?”杨康笑问道。

“穷乞丐知道些什么?”这答话的自然不会是小乞儿,更不是杨康一干侍卫,这些侍卫除了那名阿勒根的之前出了一声外,其他人皆是默不作声的,只是随

状态提示:第1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