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3)


“这些东西,并非出自军营,而是从蓟州县内的府衙搜出来的。”庞昱看了一眼韩将军的表情,又说,“更匪夷所思的是,那县令的大牢里竟关着咱们遍寻不着的张宏祖,还打算隔天就秘密将其斩首。”

“这……?!”韩琦再蠢,也明白过来,一个县令绝对没有这般擅作主张的胆子,而且一个逃犯也不可能将他杀人的证据都带在身上,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是杀人犯吗?

这时,一旁的白玉堂懒洋洋地开口道:“剑确实是杀人的剑,剑上的血也应该是秦鹏年的,只因制式相同,我们以为只有一把剑,其实是两把。若大人不信,可遣人去查一查,看看那把凶器还在不在账内。”

不用去查,韩琦也知道是在的,他对秦鹏年的死也是耿耿于怀,所有的证据都保存得好好的,除了秦鹏年的尸体送回汴京交给家人安葬以外。

“为何要备两把剑?”韩琦不明白。

“自然是为了能更快杀人。”白玉堂看韩琦更加不解的神色,嗤笑道,“不是为了杀秦鹏年,而是张宏祖。唯有凶器、血衣、信件俱在,才能判人死刑,等到张宏祖死透了,再让县令处理了那把剑,对外只说是张宏祖主动投案,反正只要姓张的主动画押就够了。”

张宏祖x_i,ng格迂腐,在证据确凿毫无翻案可能的情况下,没准就自愿画押了——事实上最后在县令的威逼之下,他还真的自己签名按手指印了。

那张有画押的供词现在也到了韩琦手里,只不过供词上刻意忽略了作为凶器的那把剑。

可见幕后之人步步算计,连这些细节都没有放过。

到时候人头落地,县令只要咬死张宏祖是自愿赴死的,谁能说他一句不是?就算有自作主张的嫌疑,也功过相抵了,毕竟是他抓到了凶手。

韩琦沉默许久,最后抬头:“安乐侯此来想必已经查到了不少东西,老夫只问一句,是谁干的?”

老将军的眼中有些愤怒,又有些悲凉。

庞昱叹了口气,实话实说:“是将军座下的校尉,黄腾。”

第27章 行刺案20

“黄腾?”韩琦脸色一僵,下意识否定道,“这不可能!”

黄腾是最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部下之一,可以说是韩琦的左膀右臂了,当年辽人打到真定府的时候,他们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不足三百人,全都负了重伤,韩琦一条手臂差点废了,最后还是黄腾背着他撤退的。

韩琦可以怀疑任何人,却从来不会怀疑黄腾。

然而铁证如山,韩琦虽说不喜欢庞昱,却也不认为他会故意栽赃到黄腾的头上,他手中肯定有直指黄腾的证据。

韩琦寒着脸,沉声问道:“会不会是黄腾手下的人干的,却把罪名推到了老黄的头上?”

庞昱摇了摇头:“这件事,是白少侠亲眼目睹的,他看到黄腾命亲信背着一把剑出去,方向正是县衙。而我的侍卫又在县衙那里搜到了张宏祖和证据,若说黄校尉不知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黄腾必然是策划者,而且他背后的势力还不小,敢在韩琦和那么多朝中官员的眼皮子底下行刺。

更重要的是,黄腾姓黄,他和桂州知府黄崇源是本家。黄崇源正是庞太师经调查发现有问题的那个人,很有可能与大理世子遭到刺杀一事有关。

这么一来,两起刺杀案,看似天南地北毫不相干,但冥冥之中却有一条无形的丝线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只不过有关黄崇源的事就没必要和韩琦说了,如果要说,就必须解释大理世子的问题,而大理世子目前在开封府养伤一事只有少数几人知道,连赵祯都不知情。

纵然不相信庞昱,韩琦对白玉堂的话还是有几分信任的,也不知是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是别的什么,总之只要把白少侠摆出来,可信度就在韩大将军心目中蹭蹭地往上升。

果然,听到那句“白少侠亲眼目睹的”之后,韩琦的脸色就好看了一点,看着白玉堂用目光询问。

白玉堂点点头:“方向确实是那个方向,后来小侯爷的侍卫更将人与证据都带了回来,韩大人可要见一见张宏祖?”

见自然是要见的,但不能被黄腾察觉,所以冷孤独按照指示,在找到张宏祖之后并没有直接把人带回营地,而是就近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安置他,并派人保护得严严实实。

只是这件事必然没法久瞒,要在黄腾得知事情未成之前就将人拿住,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在黄腾伏法之前从他口中套到有用的信息,此事不但有关背后之人行刺的目的,还与大理世子受伤有关,更甚者,桂州知府私自屯兵所图为何也能窥得一二。

等了这么久,才冒出来一个黄腾,黄腾此人对他们而言非常的重要,这条线索绝不能断。

一旦选择相信庞昱所说,就表明连韩琦也认为黄腾的可疑,但毕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亲信,说不灰心失落是不可能的,其间还有惊惧与失望等痛苦的情绪不断在心中翻涌,韩琦看上去就像瞬间老了十岁。

“那张宏祖,现在何处?”良久,韩大将军哑着嗓子问。

“大人若要去见,本侯即可就去安排。”庞昱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回答。

这种时候他就算再同情韩琦,也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这位老将军最不想要的就是同情,自诩英雄的人物,都有些自负心理,如果庞昱表现得太关心对

状态提示:第16节(1/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