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2/3)

还没怎么捏就开始瘪起嘴,要是他还捏,就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两三个人来回哄都哄不好。

有时庞太师心疼起孙子来,还会“宠孙灭子”,把庞昱关在门外,不让他碰小庞琪。

庞昱握着儿子的小脚丫晃了晃,见小家伙又准备瘪嘴了,不甘地放开手,哼了哼道:“这么小就学会借势了,也不知是像了谁。”

白玉堂在他旁边坐下,握住庞昱蠢蠢欲动的手,又看了眼小庞琪:“生子肖父,必是随了我。”

小家伙似有所感,冲他另一个爹吐泡泡,感谢他另一个爹把他从他爹的魔爪底下救了出来。

庞昱嘴角微抽,明明是他的儿子,怎么就随了白玉堂呢?

白玉堂将小庞琪交还给n_ai娘,人都走了以后,才对庞昱正色道:“我让四哥盯着襄阳王去了。”

第92章 谋天下1

这一年初夏刚至,就热得不行。

天一热, 庞太师就赶着叫裁缝给做了不少夏衣, 并特意叮嘱一定要料子轻薄又软和的——不是给儿子穿的, 是给小庞琪那宝贝疙瘩蛋的, 庞昱只是顺带捎上的罢了。

典型的有了孙子忘了儿子。

幸好宫里的贵妃娘娘还没忘记弟弟, 宫里刚开始用冰, 她就将自己份例里的冰赐了一大半给安乐侯。毕竟她在养胎, 不适宜把房子弄得太清凉了,多出来的就都给了弟弟。

庞昱倒是真的苦夏, 往年一到夏天即便不跟圣驾去避暑,也会和狐朋狗友跑到庄子上凉快一番, 再不然就像去年那样直接去了气候没那么热的北方, 像今年这般入夏了还待在京里的时候并不多。

奈何今年比往常都要热,农务这类关乎民生的大事就不能按照从前的惯例来安排,需得根据天气预测亩产, 并随之改变诸如赋税、徭役、官粮的价格、提供给军队的粮草数量等, 繁杂得很。

没安排完农事之前, 皇帝也不好意思去避暑享乐。尽管赵祯也就比不辨菽麦好那么一点, 但他自己是肯定没种过地的,能和大臣们定出个似模似样的计划来也算不错了,具体实施还得靠地方官员, 只不过上头有了宽疏些的政令,秋收时就不会提心吊胆、愁眉苦脸。

群臣也很有眼色,不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纨绔子弟们就更不敢这个时候冒头怂恿皇帝去不务正业了。

天太热,庞昱在外行走,没几个时辰衣服就都s-hi透了,s-his-hi黏黏的十分难受,他恨不得什么都不穿,光溜溜泡在水里。

但那不太可行。因为一旦他有脱衣服的迹象,某人的眼睛就开始发亮。

“……”庞昱只好硬生生压下泡澡的yù_wàng。

“和我回去吧。”白玉堂已经是不知第几次劝他,“江南水乡,依水而居,凉快。而且还能吃到南边特有的水果,比运上来的新鲜。”

庞昱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可还是苦巴巴地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还不能走。”

倒不是赵祯没走,他不敢溜出京,而是在开封府里躺了几个月的大理世子,也被这鬼天气给热醒了。

好不容易醒过来,庞昱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对方打听的,事关大宋江山,兼之庞氏一族的生死存亡,庞昱总不可能为了避暑就不理会了吧?

他爹如今专心在家带孩子呢,整个家族的重担毫无防备地就压在了安乐侯纤瘦的肩膀上,庞昱能安得下心跟白玉堂去江南游玩才有鬼了。

虽然他是真的很想去。

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去过江南。从前跟狐朋狗友混的时候,只听他们说江南美人多,而庞昱因为自己长得好看,觉得美人再美也不会美到哪儿去,所以跋山涉水就为了看几眼美人,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而如今,有白玉堂这个南方人在,将南边好吃的好玩的一一细数,光水果就有十好几种是庞昱连听都没听过的,小吃更多,还有湖里河里的美味……单是“吃”这一样,就能叫人垂涎,更别说亲自去捞这些湖鲜的乐趣了。

反正是把庞昱勾得不行不行的。

白玉堂肚子里直冒黑水,常常说一半留一半,往往当庞昱追问他,就只会说“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再不肯多说一句。

双重煎熬之下,庞昱往开封府跑得更勤了,恨不得自己长了两个包拯的脑子,能够将天下大势看得透透的,把幕后之人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算好了,然后抓他个人赃并获。

等到襄阳王(基本上就是他没跑了……)落网,到时候带上他爹和小庞琪,一家四口去江南避暑去!

可惜,关键的大理世子由于昏迷太久,脑子还不太清醒,记不起太多东西。

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位世子不像坠崖失忆的王崑,他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和从小到大的经历,就是最后重伤的那几日记忆有些紊乱——那几日里几乎不分昼夜都有人来刺杀他,哪怕是那会儿他都未必能记得每次来了多少人,都使的是什么兵器,就更别说几个月之后了。

人的记忆,都是越久远,就越记不清的。

所幸在段承锋出事之时,白玉堂就曾在出事地点搜查过,后来又和展昭分析一块分析过,基本上将刺客的武功路数还原得七七八八,有几伙人也能分得出来,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大理世子身边的内鬼究竟是谁,又是哪一方的人。

世子身边肯定有j,i,an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然一个行踪并不高调的人,怎么可

状态提示:第56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