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2/4)
钱想干什么呢?”
高强认真地说:“给大姐过上好日子,不要那么辛苦。”
高凉心里颇觉安慰,摸摸高强的脑袋:“大姐谢谢你的心意了,不过我希望你们现在能够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
参观李俊毅的服装厂时,总碰到有人管高凉叫高总,弄得高凉很是尴尬,因为她这个老板并没有红包发,而且弟弟妹妹眼里也流露出十分的好奇,大姐怎么成高总了?于是高凉干脆躲在李俊毅宿舍不出门,让李俊毅领着高珊和高强去参观了一圈。当天下午,李俊毅带着他们去高珊和高强的学校先认了一下门,让他们有个大致的印象,过两天再领他们去报到。
当天李俊毅没有回工厂,晚上住在高凉这边,等高强去睡了,高珊去洗澡的时候,李俊毅将高凉拖进他自己的房间,压在门后好好亲了一番,以偿这几日的相思之苦。李俊毅犹觉不满意,哼哼:“跟做贼似的。”
高凉的唇红艳得几要滴血,她咬着下唇说:“知足吧你,我要是没来广州呢?”
李俊毅叹息了一声,果然还是要知足啊。不过人有些时候就是不知足才能推动思想、科技、文明等的进步吧。
看完学校回来,高珊和高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马上要面临语言大关了,他们以前无论是上学还是日常生活,用的都是方言,根本就没说过普通话。所以高凉和李俊毅就开始陪他们说普通话,因为从来没讲过,小姐弟俩偶尔会将方言的词语变一下音,当成普通话说出来了,惹得高凉偷偷笑得肚子抽筋,当然还得纠正弟弟妹妹的错误。
相较于高珊和高强的恐慌,高凉倒是很淡定,毕竟到了那个环境中,人们自然而言就能将平时羞于说出口的语言说出来了,普通话也好,英语也是这样,敢说,才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
这边的生活算是基本安顿好了,高珊和高强马上也要上学,高凉觉得该考虑自己的事业了。
第八十八章 筹备开店
关于做什么, 高凉从打算来广州时就开始考虑了。她对服装行业熟悉,但李俊毅既然开了服装厂, 她就不打算从事服装行业了。她考虑过开超市, 但是广州早就有自选商店了,而且友谊商店的规模还不小, 她自认为没那么大的财力跟人家竞争, 开个小超市指望以后发展成沃尔玛之类的?高凉想到以后电商盛行,零售业迟早也是末途。
高凉思来想去, 还是想做饮食行业,民以食为天, 而且在广州做餐饮还真是挑对了地方, 因为这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做饮食生意肯定能赚钱。至于做什么,受众是哪些人,就得好好定位一下了。广州本地人不缺钱, 又好吃善吃,但是广州人尚清淡鲜美, 高凉嗜辣如命,会做的也是川湘菜系,自认为无法驾驭广州人的口味, 况且粤菜是中国几大菜系中档次最高的,名厨遍地,她一个外省人未必能摸得着本地人的口味,所以受众肯定不能是他们。
开饭店不成,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做卤味小吃。受众主要也不是广州人,虽然广州人比他们老家小县城的人富有多了,就财力来说,买个鸭脖子鸭掌当零食完全不在话下,问题是口味,广州人做鱼都可以不放盐,直接吃原味,你还能指望他们经常买辣鸭脖子鸭掌解馋么?当然,尝个新鲜可以,但绝对不是主流,所以如果做卤r_ou_,客流量肯定不能指望本地人,高凉把目光瞄向了那些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
从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时间,然而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到了近几年,报纸上刊登过,80年代末期,广东已有数百万南下的内地农民工,绝大部分都来自湖南、四川、贵州、江西、湖北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口味无一不偏咸辣,所以真不怕没有客源。
而且别看这些农民工只是工厂的工人,但是他们并不差钱,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同期国有企业的工人普遍要高。李俊毅厂里的工人,熟练的一个月能挣两三百块,少一点的也有一百多,李俊毅还说过等朱文武来了要跟他商量加工资的事,一是因为国家政策要求增长工资,二是因为他们厂的工资有点偏低,一些工人年后已经跳槽了。所以挣两三百、三四百块一个月对这些农民工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
对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饮食不适是他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家乡口味肯定相当怀念,如果能够有家乡口味一解乡思之愁,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所以高凉决定将卤味小吃店就开在天河区,因为天河区工厂秘籍,外来人口众多。
高凉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她一直有将高味发展成连锁店的打算,以后也像某些品牌一样,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全国人民一提起这个都耳熟能详,那才是真正的大事业。
高凉将自己的想法跟李俊毅分享了一下,让他给自己提点意见,李俊毅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既然要开,那就不是像从前那样卖早市了,因为工人早上都要上班,只有傍晚或者晚上才有时间出来逛。”
高凉点头:“这样更好,我就不用起早床赶早市了。上午做,中午才开店。”
李俊毅闻言笑了:“也好,每天想着你那么早起床我就心疼。”
高凉说:“现在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是店面问题,我想找个繁华点的地段。”
状态提示:第59节(2/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高强认真地说:“给大姐过上好日子,不要那么辛苦。”
高凉心里颇觉安慰,摸摸高强的脑袋:“大姐谢谢你的心意了,不过我希望你们现在能够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
参观李俊毅的服装厂时,总碰到有人管高凉叫高总,弄得高凉很是尴尬,因为她这个老板并没有红包发,而且弟弟妹妹眼里也流露出十分的好奇,大姐怎么成高总了?于是高凉干脆躲在李俊毅宿舍不出门,让李俊毅领着高珊和高强去参观了一圈。当天下午,李俊毅带着他们去高珊和高强的学校先认了一下门,让他们有个大致的印象,过两天再领他们去报到。
当天李俊毅没有回工厂,晚上住在高凉这边,等高强去睡了,高珊去洗澡的时候,李俊毅将高凉拖进他自己的房间,压在门后好好亲了一番,以偿这几日的相思之苦。李俊毅犹觉不满意,哼哼:“跟做贼似的。”
高凉的唇红艳得几要滴血,她咬着下唇说:“知足吧你,我要是没来广州呢?”
李俊毅叹息了一声,果然还是要知足啊。不过人有些时候就是不知足才能推动思想、科技、文明等的进步吧。
看完学校回来,高珊和高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马上要面临语言大关了,他们以前无论是上学还是日常生活,用的都是方言,根本就没说过普通话。所以高凉和李俊毅就开始陪他们说普通话,因为从来没讲过,小姐弟俩偶尔会将方言的词语变一下音,当成普通话说出来了,惹得高凉偷偷笑得肚子抽筋,当然还得纠正弟弟妹妹的错误。
相较于高珊和高强的恐慌,高凉倒是很淡定,毕竟到了那个环境中,人们自然而言就能将平时羞于说出口的语言说出来了,普通话也好,英语也是这样,敢说,才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
这边的生活算是基本安顿好了,高珊和高强马上也要上学,高凉觉得该考虑自己的事业了。
第八十八章 筹备开店
关于做什么, 高凉从打算来广州时就开始考虑了。她对服装行业熟悉,但李俊毅既然开了服装厂, 她就不打算从事服装行业了。她考虑过开超市, 但是广州早就有自选商店了,而且友谊商店的规模还不小, 她自认为没那么大的财力跟人家竞争, 开个小超市指望以后发展成沃尔玛之类的?高凉想到以后电商盛行,零售业迟早也是末途。
高凉思来想去, 还是想做饮食行业,民以食为天, 而且在广州做餐饮还真是挑对了地方, 因为这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做饮食生意肯定能赚钱。至于做什么,受众是哪些人,就得好好定位一下了。广州本地人不缺钱, 又好吃善吃,但是广州人尚清淡鲜美, 高凉嗜辣如命,会做的也是川湘菜系,自认为无法驾驭广州人的口味, 况且粤菜是中国几大菜系中档次最高的,名厨遍地,她一个外省人未必能摸得着本地人的口味,所以受众肯定不能是他们。
开饭店不成,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做卤味小吃。受众主要也不是广州人,虽然广州人比他们老家小县城的人富有多了,就财力来说,买个鸭脖子鸭掌当零食完全不在话下,问题是口味,广州人做鱼都可以不放盐,直接吃原味,你还能指望他们经常买辣鸭脖子鸭掌解馋么?当然,尝个新鲜可以,但绝对不是主流,所以如果做卤r_ou_,客流量肯定不能指望本地人,高凉把目光瞄向了那些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
从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时间,然而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到了近几年,报纸上刊登过,80年代末期,广东已有数百万南下的内地农民工,绝大部分都来自湖南、四川、贵州、江西、湖北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口味无一不偏咸辣,所以真不怕没有客源。
而且别看这些农民工只是工厂的工人,但是他们并不差钱,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同期国有企业的工人普遍要高。李俊毅厂里的工人,熟练的一个月能挣两三百块,少一点的也有一百多,李俊毅还说过等朱文武来了要跟他商量加工资的事,一是因为国家政策要求增长工资,二是因为他们厂的工资有点偏低,一些工人年后已经跳槽了。所以挣两三百、三四百块一个月对这些农民工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
对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饮食不适是他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家乡口味肯定相当怀念,如果能够有家乡口味一解乡思之愁,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所以高凉决定将卤味小吃店就开在天河区,因为天河区工厂秘籍,外来人口众多。
高凉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她一直有将高味发展成连锁店的打算,以后也像某些品牌一样,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全国人民一提起这个都耳熟能详,那才是真正的大事业。
高凉将自己的想法跟李俊毅分享了一下,让他给自己提点意见,李俊毅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既然要开,那就不是像从前那样卖早市了,因为工人早上都要上班,只有傍晚或者晚上才有时间出来逛。”
高凉点头:“这样更好,我就不用起早床赶早市了。上午做,中午才开店。”
李俊毅闻言笑了:“也好,每天想着你那么早起床我就心疼。”
高凉说:“现在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是店面问题,我想找个繁华点的地段。”
状态提示:第59节(2/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