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3)


有继承权的二皇子现身,惊才绝艳不减当年,朝中一时炸开了锅。

淳德帝自然听闻了此事,得知静王已经可以出府走动,便招了他进宫,见其进退有度,风姿卓然,帝心甚慰。

不过,这种说法只是朝臣们听到的传言,至于有没有“帝心甚慰”,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立储的深水,是越搅越浑了。

陈世昌在右相府里急得团团转,原本按照他的计划,立三皇子为太子,是迟早的事,近来皇上对三皇子有所不满,他便让手下的人暂缓了动作,谁料想半路杀出个二皇子来。

“二皇子乃是皇后养大的,贤名在外,如今身体好转……”兵部尚书孙贤垂首立在一边,看了右相一眼,慢慢悠悠地出言道,“哼,不过是个病秧子。”陈世昌气得直吹胡子。

“恩师,我们若是坐以待毙,恐怕会被二皇子截胡。”孙贤语调平静地说着,三言两语撩拨得陈世昌更加急躁。

“让他们上书,”右相坐在椅子上咽了口茶,深吸一口气,“赵端那老匹夫会有这招,我也会。”

闽州的官员都是些地方官提拔上来的,有大才干的不多,幸而靖南候留下了不少人手,其中就有懂东瀛话的。

那日在海滩上捉住的几个倭寇已经招供,他们乃是那些倭寇雇的东瀛刺客,的确是来探路的。今年倭寇迟迟不来,就是因为得到消息,说闽州换了统治者,不知道情况如何,就派人先行探路。

“倭寇的消息倒是灵通,他们远在万里之外的岛国,如何得知这些的?”楼璟看着海域图,冷笑道。

“倭寇与闽州富商勾结,并不是一天两天了。”萧承钧叹了口气,来之前靖南候便与他说过,闽州的倭寇并非简单的外敌,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来烧杀抢掠的,一种则是来做生意的。

富商与倭寇勾结?楼璟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一直以为倭寇与鞑子差不多,都是来抢东西的,只是不骑马改坐船,而且比鞑子矮一些,遇见了只管打就是了,怎的还有来做生意的?

“睿宗七年就开始禁海,沿海一带一直不许别国人登岸,”萧承钧摸了摸又趁他话说躺到他腿上的家伙,“淳德三年,父皇下令完全封海,商人不得出海做买卖,连捕鱼的渔民,都不许出海太远。”

楼璟仰头看他,“你不赞同?”

萧承钧愣了愣,低头看向楼璟,“我是觉得,堵不如疏。”

“王爷,京中来了信件。”陆兆在门外禀报。

“拿进来吧。”这几日,萧承钧已经习惯了在人前毫不避讳的日子,如今丝毫没有催促楼璟坐起身的意思,而一向厚脸皮的楼璟,自然乐得窝着不动。

陆兆低着头,将信呈上来,“王爷,程将军说,海边的防布已经准备妥当,问王爷是否要去看看?”

“本王明日前去,你且去准备侍卫随从。”萧承钧拿过信封,利落地拆开。

信有两封,一封是萧承锦的,一封是左相的。

左相的信中详细地说明了近些时日朝中的境况,他们已经搜集到了大半清河一事的罪证,可以把矛头指向三皇子,定能让他难以翻身。

而萧承锦的信,则细细问了闽州的境况,别的什么也没说,只最后一句,“瑞儿得名萧祁瑞,父后将其接入凤仪宫暂住。”

萧承钧将两封信合在一起,微微蹙眉,事情是按照他的预想走的,只是,总觉得哪里不对,“赵端似乎,急切了不少。”

楼璟伸手把赵端的信拿过来看了看,哈哈一笑,“我知道怎么回事。”说着,掏出一封赵熹的信件递给他。

萧承钧看完,不由失笑,“原来如此。”陈贵妃逼着左相嫁侄儿,赵端这老狐狸也被逼出几分脾xi-ng,急着要咬死陈家。

提笔,在给张端的回信上添上一句,“时机未到,卿当以佞幸之法,徐徐图之。”

所谓佞幸之法,就是说好听的话,哄着皇上走你算计好的路。这一招对于明君自然不是什么好法子,但对于淳德帝这样的人,可谓屡试不爽。

赵端把闽州的信件在烛火上烧成灰烬,拍了拍手,整顿衣冠,去了御书房。

“礼部上奏,言说四皇子的长子尚在襁褓之中,起灵之时无人摔盆,不知可否让皇长孙代行此礼。”赵端拿着礼部的折子给淳德帝看。

淳德帝沉吟片刻道,“皇长孙也不过刚满周岁,且长孙身份贵重,不当替叔父摔盆,让nai娘抱着二皇孙便是。”

“是,”赵端应了一声,接着说道,“皇上今日,似乎颇为憔悴,可是立储之事扰了圣上的清净?”

“哼,”淳德帝冷哼一声,“一个两个都盼着朕早死呢。”

右相一派的官员这两日不停地上书,劝解皇上早日立储,又话里话外地暗示二皇子身体不好,不堪大任,希望皇上不要冲动。

赵端看了一眼被淳德帝扔在地上的一堆奏折,踌躇片刻,“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淳德帝还是很信任左相的,在他看来,赵端虽圆滑,但一直只忠于他一人,且赵家没有宫妃,于立储之事上,想来是比较公允的。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立不立储根本无关紧要,若定要立,臣以为,不当立皇太子,当立皇太孙!”赵端看着淳德帝的神情,一字一顿地说。

“皇太孙?”淳德帝一愣,他还真没想过,立皇太孙之事,要立三皇子太费事,立二皇子又

状态提示:第49节(1/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