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3/3)

玩胶片的朋友,虞一只会用数码,但也明白光圈,快门,白平衡是怎么一回事。

眼珠子轱辘一转,虽然晓得测光是怎么一回事,还是摇头:“快门和光圈懂一些,测光是怎么看不知道。”

骆连端着相机面向窗外:“光圈和快门是用来配合调画面的曝光,数码可以调白平衡,胶片却是由底片决定的,iso是固定数值。所以只用配合快门速度和光圈来看就好。”

他凑过去给虞一看手上的相机:“目镜里看,一个圈和一条线,线会根据当下的强光弱光移动,你只管调节快门或光圈,让圈对准红线就好。”

虽然不同的胶片机测光显示也各有千秋,但大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虞一不是第一次听人说,所以不至于不得要领,拧了两圈觉得还顺手,忽然间转身将镜头对着骆连,

他背对窗口,逆光,而骆连在对面,正巧面对床头,一身敞亮。虞一飞快地拧动快门,测光准确,咔的就是一声。骆连正低头给相机上套皮套,闻声抬眼一扫,见虞一镜头对着自己,没做声地挑了挑眉。

骆连从包里抓出三只底片递给虞一:“拿去玩儿吧。”

虞一笑着答应,骨节修长的手指在他摊开的掌心一抓,却迟迟不挪开。他指尖微凉,细细碎碎地在他掌心的脉络上动,骆连手上三只胶卷滚来滚去,总算被他抓到手心,骆连收回手,背在身后搓了搓。

他转身要走,虞一一把扯住他:“哎,话说几句就要走,怎么天生一副和我话不投机半句多?”

骆连这下总算笑了:“不是我话不投机,是你没话找话。”

完蛋完蛋,恐怕有点过火,再下去会不会拆穿?但虞一觉着他看上去沉默,却绝不是呆傻的人,自己的有意靠近早该察觉了。恐怕骆连心中也不知道他打什么如意算盘,在他身上又悄悄合计着什么。

他这样的人,虞一知道一旦逼近,一开始绝讨不到趣处,因此内心早有设防。

晚饭时间,红桑来和众人打招呼,笑呵呵的,挨个招呼六人到庭前吃饭。红桑就是屋主的小女儿,住在西边最小的那培楼中。少女不像城中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一条棉麻裙和外套,长发松松垮垮在脑后辫了个麻花辫,脸蛋红扑扑的,笑起来有两只小梨涡。或许是常年在住在海边的关系,身上也有了淡淡的海水味。听说她的父亲在这一带捕鱼很厉害,所以才有这样多的屋子。

大飞和小葵都睡得迷迷糊糊,齐胜英和夏夭却看起来精神奕奕,骆连虞一前后屋内走出,看不出困倦,但众人肚子到此刻都有些饿了。

“你们来得早,今天又是头一天,招待要顶好,下午在水边打了渔,所以托别人招待了,现在才迟迟见面。”红桑笑着,一点都不像其他穷乡僻壤中怕人的姑娘。她将一碗碗香喷喷的鲜鱼面端到众人面前,碗内有葱蒜,新鲜的青玉,还有青菜鸡蛋,“下午刚出水的青鱼,不是多贵的货,在我们这一带很常见。”

姑娘的手艺恐怕是极好,蛋黄戳破了还会流汁儿,外头的蛋白却凝固得鲜嫩。几人尝了一口,都夸青鱼鲜美,坐在庭前的长凳长桌上低头呼噜面条。

红桑这才放心,不多久又端来炝炒的青菜,虾子,海蛎子,凉拌海菜和小鱼干。

一桌都是海里打捞的东西,这几天图吃个新鲜也觉得鲜美。

大飞是六个人中平日最爱吃海鲜的,在城中想吃上味道鲜美,做法又极讲究的海蛎子不容易,今天却占到这个天大的便宜,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桌上的壳子很快堆了一座小山出来。

虞一向来不爱吃海鲜,这会儿也觉得味道不差,用筷子戳来戳去,见骆连坐在对面吃的慢条斯理,忽然就起了玩心,一筷子海蛎子,一筷子鱼干往他碗里夹。

夏夭在一旁看了一只手遮住眼睛偏过头去,一脸不忍卒睹;齐胜英则咳嗽一声埋头吃面,吃的满头大汗。

虞一还在玩心大起,索性一手撑着脸颊,一手飞快地给骆连碗中夹菜。

骆连吃了两口就停下了,规规整整放下筷子,摆在碗边,目光沉沉地逼着虞一。他这样看人时单眼皮上的褶子愈加明显,将眼廓衬得深邃饱满。

见他目光中有警示,虞一笑吟吟地才停了筷子,咬着筷子尖冲他笑。他抿一口茶吃一口鱼干,任碗中热腾腾的雾气烘在面上,衬得人面桃花。

虞美人虽招人,骆连心却不在他的容颜上,他抬起筷子敲了一下瓷碗边沿,叮当一声,清脆的警钟,又埋下头吃面。

到了晚上,大家伙都收拾停当,小葵拉着大飞兴致勃勃要去采风,说看见隔壁巷口蹲着条大黄狗,偏要上去逗一逗。夏夭心心念念海边的篝火,问这村子能说得上话的户头买柴火去了,齐胜英倒相对安生了,抱着他沉甸甸的单反蹲在房檐下,快门咔个不停。骆连也捧起相机,安静地不说话,对着门帘下的长椅缓慢对焦。

虞一走了两步,瞧准他将拍不拍的时候,一屁股坐在长椅上,对着镜头侧了侧脸。


状态提示:第10节(3/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