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2)


这大妈顿时眼睛一亮,来了心思了。

姚芳笑道,“也不多,一万来斤吧。怎么的也能换点闲钱用用。这农村粮食倒是不差,就是差钱用。”

“哟,这可就和咱们不一样了。你这要早说,我们过年那会子也不用为了一点大米闹了一场了。我和你说啊,这城里啥子不缺,就缺粮食。”

没办法,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是有计划的。连粮食都是按人口来分配的。有钱都买不到多余的粮食。可这分到手的粮食哪里够。但凡家里有个半大的小子,那爹妈都得勒紧裤腰带了。

所以城里到现在都缺粮食呢,一般老百姓都吃不上大米和白面。

姚芳自然知道这一点。以前农村公社,大家都是吃大锅饭,要是年成不好的时候,全村子的人跟着饿肚子。农村没粮食了,城里自然更没粮食了。但是农民有一点好,靠着土地,怎么样也比城里强一点儿。这会子公社解散了,农村这边已经收了一季粮食了,新的秧苗也已经下了田地,过几个月又能收粮食了,所以这会子农村粮食已经能够管饱了。不像前两年那样,饿的全家都走不动路。而且姚芳知道,现在全国其他的地方,有的村子还在吃大锅饭呢。所以这年头,粮食还是很精贵的。

“姑娘,你老家那边真有粮食?”

这大妈兴致勃勃的问道。

“我怎么会说假话呢,当然是有粮食的。就是不知道这里谁收?”

“我们收啊,”大妈立马拍巴掌,“咱们这饭馆就要粮食,你那里有多少,咱都要。”

姚芳一听,乐道,“那可就真是巧了,遇着大妈了,那我可就不用到处去打听了。这样,大妈你这电话多少,回头我有信儿了就去邮局给你们打电话。”她又有些迟疑的看着大妈道,“姨,你这能做主不?”

这事情毕竟是大事,要是不能做主,到时候粮食收上来了没人要,她岂不是交不了差了。

这大妈笑道,“你就放心吧,我冯翠华可从来不说大话。这南市饭店,我不说是个老大,老二老三还是能称的。再说了,我又不是自己占便宜,这是给公家办事呢。”

冯翠华爽朗的笑道。她见两边没人,又偷偷的和姚芳道,“我男人是市里纺织副厂长,咱这要不了,他那总能要的,你就放心吧。”

听到冯翠华这话,姚芳心里算有底了。

“不管是大米还是麦子,只要是粮食都收,粗粮也行。你回去和你们那乡亲们说说,到时候给我回电话。这事情要是办成了,咱也不亏待你的。”要真能收这么多粮食上来,她自己好处也不少呢。

第16章生意

姚芳笑着应下了。这粮食就算要收上来,也没这么快。不过能找到买家,也让她心里的计划有了成算了。

刚回来那会子,她心里除了琢磨陈旭东的事情,就是想着做点生意挣钱的事情了。她可不想就让陈旭东养她。

而且她也知道未来的形式有多好,可不想浪费这样好的机会。

这收粮食的事情也是她临时想到的一个法子。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民间对于做生意这种事情还是很抵触,相关部门也卡的很严格,想要光明正大的去做生意可行不通。所以干脆利用现有的资源,多赚点钱再说。

现在农村已经开始有余粮了,一家不多收,只收个百来斤,这附近的村子都收遍了,总能收个万斤粮食。一斤她多的不赚,几分钱总能弄到吧。而且她这粮食可以不用粮票,让他们给些别的票据,也能小赚一笔。

这样下来,赚个几百块钱还是可以的。

而且等今年秋收的时候,还能再赚一笔,这可就不少了。

当然,这事情姚芳自己一个女人自然是做不来的,回到镇上去了之后,她也没回陈家,直接去了娘家这边。

姚家村离着陈家不愿,半个小时的路程罢了。不过农村人讲究,嫁出去的闺女那都要留在婆家干活的,总往娘家跑也让人说闲话。所以姚芳子在出嫁后,也就逢年过节的回去一趟。

姚芳家里住在村尾,和旁边的几户人家一样,都是土房子。不过姚家的房子收拾的很干净。门前还有个土砖围起来的小院子。

陈淑兰正在院子里抱着孩子哄着,小孩子一闹一闹的,别提多开心了。

姚芳看着这副模样,心里却有些沉沉的。

“妈。”

陈淑兰听到有人喊,一看,见自己闺女回来了,当即高兴不已。

“小芳回来啦,快,快进屋。”

陈淑兰抱着孩子站起来,也不方便去接自己闺女手里的东西,嚷嚷着人出来接。

过了一会儿,一个长相文静的女人跑了出来,接过了姚芳手里的东西。

“嫂子。”姚芳高高兴兴的叫了一声。

陈淑兰笑道,“这出嫁的姑娘就是懂事多了,知道和嫂子亲了。。”

姚芳听了,脸上有些热。

她嫂子杨雪和李静茹一样也是知青。性子比李静茹好,没有瞧不起人,和家里人处着也好。可是姚芳以前就是不喜欢她。因为她当时和另外一个男知青处过对象,之所以和她哥结婚,是因为人家男知青走了,她被流言蜚语坏了名声,这才选择和她哥结婚的。就因为心里觉得杨雪不是真心对她哥的,所以一直对她态度很不好。

直到杨雪后来陪着她哥过大半辈子了还没分开,姚芳那时候才知道,不管杨雪,都是个值得她尊敬

状态提示:第15节(1/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