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6)

杜氏归还的名帖收放好,在杜氏这用过午膳后离去。

往后连续几日皆是各种名目的宴席,谢师宴、族内宴席、家族祭祀、温府家宴,温曦无奈奔忙,往来于众人或真心或假意的称赞恭维中,如此奔忙了七日有余后终于沉寂,温曦松口气的同时去宜州书院继续学业的事宜亦该提上日程。

☆、第二十四章

这日早膳,杜氏少有的在堂前与温曦他们一起用膳。她坐在温曦身旁,面前摆着她院落小厨房自制的清淡菜式。用完早膳吩咐侍仆将其撤下后,温阑坐在堂前右座,杜氏坐在左座,温曦坐在杜氏一侧的侧座,谢氏和温翰坐在温阑一侧的侧座。

众人皆入座后,温阑开口道:“难得我们一家人齐聚,如今来共同商讨一下翰儿、曦儿的学业问题。”温阑饮了口茶水继续道:“昨日与族长商讨了书院的事宜,宜州书院是我们宜州最好的书院,自是不二选择。可宜州书院素来看重乡试成绩,榜上前十的方能做入门踏板,除此之外仍需有引荐的名帖,着实让人头疼。”

谢氏闻言有些忧心地看着温阑,翰儿乡试排名十一,几日来这一名之差始终困扰着她,她手头上自是有些私房,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没有什么门路识得宜州书院的主事,即使有钱也无法寻来名帖。温阑一直以来就偏宠温翰,这几日亦在为宜州书院入学事宜奔忙,她晓得现今温阑手头已经有一份名帖,尽管直觉温阑把名帖给温翰的可能性更大些,又担心杜氏从中作梗。从方才看见杜氏一同入席那刻起谢氏便一直悬着心,不时隐晦地注视着杜氏的举止。

杜氏冷眼看谢氏一人焦虑,须臾开口道:“老爷不必忧心曦儿入学宜州书院的事,我已为曦儿寻来一份名帖,择日即可前往入学。”谢氏等人闻言皆惊诧,温阑静默片刻正眼看向左侧的杜氏出言道:“如此甚好,既是如此我就不必担忧曦儿了。昨日托人寻来一份名贴,既然曦儿已有,那这份就给翰儿。”

杜氏心下哂笑,冷然道:“好。”谢氏因温翰有名帖入学心中欢喜,可思及杜氏竟有方式途径为温曦寻来名帖,心下又愤愤然,一直以来因门第出身而生的妒意泛起,不自觉撕扯着手中的帕子,“姐姐好生厉害,竟寻来了名帖。若是妹妹没有记错,曦儿可是没有那些个侄儿舅舅的。”

温曦闻言正要出言驳斥,便听杜氏应答道:“不及妹妹侄舅多,可若是想寻些能办事的亦是寻得到。”谢氏闻言一阵羞恼,本想引着众人疑心杜氏寻名帖的法子,却被杜氏倒打一耙,被明着讽刺自己娘家人时常为着些蝇头小事央自己求上温阑,又是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当年因她一句话,自己便无名无分地住进西厢,这些年来一直是温氏族里的笑柄。生了温翰后,期盼着温翰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一雪自己多年来的耻辱,却不料此次乡试名次竟落在温曦后头,实在是让人愤恨!

“好了!如今翰儿和曦儿皆有入学的名帖,正是皆大欢喜的事,何必为了些小事伤和气!既然这事已经解决,那我去衙门,你们也散了吧。”当年杜氏母家在宜州的显赫温阑印象至深,并未质疑杜氏获取名帖的可能。当年的他,一面在仕途上依赖杜氏母家的资金支持,一面嫉恨杜氏母家,这矛盾的心态渐渐磨灭了他对杜氏的那点情感,会选择谢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谢氏的出身能让他从中寻到些慰藉。言罢,温阑放下茶盏起身离去,温曦亦扶着杜氏回了杜氏的院落。

院落亭里,杜氏询问温曦:“宜州书院何时入学?”“约莫月底。”温曦回道。“并未剩多少时日,你抓紧些时日处理在砀山的事务,收拾好自己的用品。”温曦点头,思忖一番道:“母亲,往后孩儿不在砀山的时日,您照顾好自己,莫与西厢有过多纠葛。待孩儿有能力在外建府时,寻个由头接您过去,远离这些是非。”

杜氏闻言一笑:“你当娘亲是这般沉不住气的?方才不过是谢氏主动挑事,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与他们计较。”温曦点头,他自是知晓其中关键,只不过实在忧心杜氏在温府的处境。他这一去宜州入学,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出发前往都里参加会试,无论会试是否能过,最早也要年前方能回来。自自己出生到今,尚未与母亲分隔过这般长久,自己不在砀山的这些时日,杜氏的境况委实让人担忧。

杜氏看着温曦蹙起的眉头,伸手轻抚:“莫担忧你娘亲,你独自一人在外才是要好好照顾自己,莫受了委屈。”温曦细细感受额头处传来的温暖,轻声道:“曦儿会每隔五日给娘亲寄一封家书,娘亲回信时莫要嫌繁琐,多叙述些,若是发生了何事,千万莫要欺瞒曦儿。”“好。”杜氏微笑道。

此去经年,今日额上那抹来自母亲指尖的温暖始终是温曦梦中追寻的白月光,每每思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诗词时,胸腔的酸涩总会充盈眼眶。从未想过蓦然回首间,母亲竟埋葬在荒凉的黄土之下,而作为儿子的自己竟然连看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来不及。世间种种,果然最怕不过“来不及”。

温曦听从杜氏的建议一一处理好砀山的杂务,仔细收拾了行李后便与温翰一同出发前往宜州。船伐摇摆间荡起水花阵阵,水花落入水中漾着丝丝涟漪。温曦站在船头,看着随船渐行渐远的砀山码头,和码头上母亲清隽的身影,心湖似乎亦被谁

状态提示:第5节(2/6)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