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3)



宋雪川决定先做炒药卖给药店,以后再晒点泡茶。

宋雪川把金银花倒入锅内一小部分,主要是先练练手,虽然知道方法,但毕竟还是得动手操作才知道火候。

宋春雨在下面烧火。宋雪川不停翻炒着金银花,慢慢得金银花的水分被蒸干,颜色也由金黄色变成了深黄色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除了第一锅宋雪川因为没经验没掌握好火候,有的个别炒糊了。后面几锅宋雪川跟宋春雨配合的越来越默契,渐渐地掌握了炒金银花的诀窍。

最后两个人配合着把上午摘回来的金银花都做成了炒药,然后放到篮子里晾干备用。

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就起床了,简单的吃了早饭,就背着背篓上山了。为了安全考虑,两人带上了砍柴的柴刀。

沿着山路慢慢的两人就走到了昨天宋雪川跌下去的那个山坡,两人顺着山坡往下爬。

爬到坡底就看见一大片金银花被晨曦洒上了一金光,果然就像黄金一样金光闪闪。

两人也不多话,放下背篓就开始劳动。毕竟金银花苞的药用价值最高,时间比较紧。

中午两人也没回去,吃了宋雪川早上烙的饼,又继续采摘金银花。

快到天黑两人才回去,每人背篓里都采满了金银花。

晚上二人又配合默契地炒药。

之后几天,两人白天进山采药,晚上再做成炒药,直忙了四五天才把山上的金银花全部摘回来,做成炒药。

看着炒好的满满几篮子的金银花,宋雪川的心里也满满的。

作者有话要说:

请小天使挥一挥衣袖,留下一个评论哦!^_^

第11章 第11章

这几天连续的采药、炒药让宋雪川和宋春雨累的够呛,可是累并快乐着!

药刚炒好宋雪川就到小叔家,问小叔什么时候去镇上,他们也跟着去。家里面现在什么都没有,卖了药好去添置东西。

主要是宋雪川不认识去永安镇的路,而且这几天炮制好的金银花重量也不轻,小叔家有牛车可以帮着驮东西。

宋家小叔听说他们要去镇上,自己家也要买点东西,就约定第二天就去镇上逛逛。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宋雪川就起床去厨房做早饭,等饭做好了就去喊春雨起床。

两个人吃过早饭,就背着草药和金银花去小叔家了。

小叔家是用青砖盖的三间大瓦房,两边是厢房和厨房。

进了大门宋雪川就打招呼“小叔小婶么,我们来了。”

宋春雨也跟着喊了人就去找宋春风玩了。

“哎,马上就好了,你们等会儿啊。”宋家小婶么忙招呼道。

宋家小叔看到宋雪川身上背着东西,对宋雪川说道:“雪哥儿,把东西放在牛车上吧。”

宋雪川来的时候就看到停在小叔门外的牛车了,小叔家的牛是一头大概五六年的母牛。

牛在古代可不是每家都有的,而且地位很高。在古代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大安国更是有规定,牛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牛的地位如此之高这主要是由于农耕时代造成的。

古代人翻地没有拖拉机,都是使用犁子犁地。

犁地需要一人扶犁子,前面耕牛拉着走,效率非常慢,一天下来连犁地耙地大约只能犁三四亩地。

如果没有牛就得靠人拉着犁子走,费时费力可想而知。如果因此耽误了种下一茬庄稼,那可是直接影响收成的。

而且古代耕牛价钱非常贵,一头成年牛大概要五六两银子。一头小牛犊还得五六百文钱呢。

而且母牛价钱比公牛贵,这主要是因为母牛可以生小牛犊卖钱。如果哪家有一头好生养的母牛,光卖小牛犊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宋家小叔因为是手艺好的泥水匠,农闲时能出去给人盖房子挣钱,才能买的起牛。

宋家村现在总共也就五头耕牛。除了里正家,另外几户都是家里地多还会打理地的人家,才能攒下银钱买耕牛。

等宋家小婶么收拾好,他们一行人就赶着牛车出发了。

大人们走路,孩子们坐在牛车上,一路上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不断。

这还是宋雪川穿过来后第一次来镇上,看着沿途绵延的山峰和点缀其中的村落,好一副山野村居图!

一路上风景跟宋雪川从小生活的家乡有很大不同,宋雪川心想人真是能适应环境,自己从来到这个世界到今天,从一开始的不能接受,到如今的随遇而安,也只不过短短的一个多月而已。

宋雪川他们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到前面的永安镇了。

永安镇大部分都是青砖房子,个别小楼点缀其中。

不过跟宋雪川想象不同的是,永安镇并没有高高的城楼,进城也根本不用交进城费。宋雪川心想还真是电视看多了,那种规模的城镇估计得到府城才能见到吧。

永安镇大概二万人左右,城镇四四方方的,主要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东大街是最繁华的中心区域,主要是镇上的富人们住的地方,此处各种大商铺也是最多的。镇上最好的酒楼醉仙居就坐落在此处。

西大街则多是镇上普通居民居住的地方,也是各种小商贩林立的地方。普通农民赶集主要就是在西大街。

宋雪川他们到了西大

状态提示:第5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