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1/4)


但周敏觉得,如果规划好了,就算是农村的房子,也能够看起来赏心悦目、住起来方便舒适。

然后问题来了,她并不擅长这方面的知识,要请人吧,且不说她根本不认识这方面的人才,就算认识,这个年代就玩儿建筑设计的人,她也请不起。她只是想造个农村小别墅,并不打算营造私家园林。

所以不如趁着这会儿有空,自己先琢磨琢磨,画点儿图纸啥的,到时候至少有个大致的概念。

说到画图纸,又提起了周敏的一块心病。

作为一个穿越者,按理说她的原身是不可能点亮读书识字这种技能的,古代普通女子却根本没环境学习。所以就算自己识字,周敏也必须要藏着掖着。

——虽然她十分怀疑齐老三是不是已经对自己起疑心了,毕竟去年写对联的时候,她念出过自己看到过的对联。而按理说,别说她没见过这东西,就是见过,也不可能认识上面的内容,然后记在心上。

虽然不知道齐老三握着那么多疑点,为什么不动自己,甚至连试探都没有,但周敏觉得自己也不能太过分了。

所以她就想着,什么时候把这事儿给过了明路。

而且石头这么大了,也不识字,多多少少应该学一点,以后才应付得来一些场面。

因此趁着这两天下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她便对齐老三提了这件事。

齐老三虽然上过学,但说实话,还记得的字也实在有限,毕竟平常是用不到的。这个冬天差不多就能把他会的东西学完,也不会耽误明年春天的正事。这对周敏和石头是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每天的日常变成了教学。

书写工具是现成的——灶下摸出来烧过了却没完全化成灰的炭条。也不需要纸,直接找一块大木板来承担黑板的责任,写满了之后再用水擦掉就可以了。

齐老三的教法非常飘忽,从两人的名字教起,然后想到什么字就写什么字,全然不顾什么规律,不讲什么音韵,更没拿什么教材。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做法,周敏本来以为会很吃力,哪知道石头学起来却很快。虽然炭条写的字好看不到哪里去,但却几乎没什么错误。虽然这是因为齐老三一天也就教几个字,但这也很难得了。

说不好还是个被耽误了的学习人才。

毕竟古人十几岁才开始读书的有的是,而且这时的社会环境,稚童启蒙,也就是无脑背诵各种经典,要补上来也快。说不准石头朝这个方向专攻一下,将来也能有所出息呢?

然而石头听到她的这种调侃,却只是默然的看了她一眼,半点激动的样子都没有。

而齐老三则是笑了起来,“敏敏,你这话才叫异想天开。你可知培养一个读书人要投入多少钱财?爹知道你现在手里有些钱,估计什么都不做,也够一家子安安稳稳过上十几二十年。但要想供出个秀才,这些钱就算全扔进去,连买书都不够。”

这倒也不是夸张,因为这个时候的书很贵,而且涉及到考试的古今经典就更贵了。真正便宜的是那种雕版印刷、不计较错误的流行话本之类,其次就是各种时文集子,因为买的人多。至于四书五经和历代各家的集注、史书、法典及其他一些会考到的书,那就全看个人收藏底蕴了。

所以书香门第出来的学子才容易高中,因为家学渊源能够从小接触这些东西。至于穷苦出身的人,要么设法去大户人家抄书,要么就四处游学,求教好的老师,直接学习对方从各种经史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其时讲学的风气盛行,很多大儒都会开庐讲学,只象征性的收一点学费。

更多的人接触不到这些,参加考试的时候直接输在起跑线上。

一个县城每年取的秀才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人,名额从来都很紧张,别说寒门学子,就是很多书香门第出来的子弟,也同样屡试不第。至于后面的举人和进士,只会更加残酷。

要是石头现在才六七岁,齐老三或许真就咬牙送他去启蒙了,苦熬个十几年,即便考不出来,如齐世云那样在县城找个差事也不错,但他现在这个年龄,却是迟了。再说,家里虽然有钱,但那都是周敏挣来的,无论如何,齐老三还没到要她赚钱去供养石头念书的地步。

周敏尴尬的挠挠头,也觉得自己是想当然了。主要是上辈子看的那些里,穿越女主家里的男性同胞们,念书考学那是分分钟的事,感觉完全没什么难度。

她想起自己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标题看上去有种振聋发聩之感,但细细一想全是瞎扯。寒门不仅现代难出贵子,古代也没容易过。

世界在往前发展,下层阶级通往上层阶级的上升通道,那是几千年无数人努力奋斗才打通的。

——须知魏晋时,尚且是“上品无寒门”,隋唐时科举出现,才算是真正给了天下读书人一条出路,但当时没有糊名制,是否取中和名次受到的干扰非常大。所以当时的学子们必须提前到富贵人家行卷,为自己扬名,只要有宗亲贵胄看上眼,打个招呼,取中便是理所当然的。宋以后糊名制出现,对科举舞弊也抓得严,这才有了“读书人最好的时代”,等到明朝,即便你是阁老的儿子,考中进士也会被人怀疑有猫腻。

看别人的时候很清楚,没想到自己身处其中,反而当局者迷了。
状态提示:第33节(1/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