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2/3)

那么简单。”刘璟道。

柳岸道:“如今的陛下,已经不是幼时的陛下了。”

刘璟却道:“那可不一定,你这位学生有多长情,你不知道?”

柳岸闻言不由想到了赵寻。

若是说起来,李越与赵寻不过是年幼之时的交情罢了,可两人数年不见,李越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对赵寻动了情,而且如今简直是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这其中必然有许多旁人不知的细节,但深究起来,还是源于李越念旧,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第71章

潘文杰虽然如今在朝中已经没有多大的实权,但一来他曾经做过太子少保,二来他到底是潘家长子,因此朝中诸人对他回京一事不由都议论纷纷。

再加上潘文斌如今依旧在刑部大狱里,因此潘文杰回来的时机的确是耐人寻味。

这日下了早朝之后,潘文杰便入宫拜见了李越。两人数年未见,李越早已从一个孩童长成了一个俊美少年,潘文杰则多了几分沧桑之感,反倒更显得成熟沉稳了。

李越一见他便迎了上去,颇为高兴的开口道:“先生!”

潘文杰面带笑意道:“我早已不是陛下的先生,陛下真是折煞我了。”

李越道:“朕幼时便是先生一直悉心教导,从不敢忘。”

潘文杰忙道:“陛下言重了。”

两人数年不见,难免多了几分生疏,但李越得见故人,心里还是有几分难掩的欣喜。一番交谈以后,彼此都渐渐找回了昔日的熟悉之感。

潘文杰自始至终只叙旧情,并未开口谈及弟弟下狱一事。

殿外,福喜一直侯着,对于突然前来的潘文杰并无好感。昔日潘文杰与太师柳岸不合的传闻,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再加上潘文杰是潘太保的儿子,所以他自然对对方多了几分排斥。

如今见对方与李越相谈甚欢,福喜面上不显,心里却说不出的不痛快。

正在福喜腹诽之际,便见远远有一人朝他走来,仔细一看,来人竟是赵寻。

福喜当即便迎上去道:“三王爷,您可算来了。”

赵寻问道:“陛下可在殿中?”

福喜道:“回王爷,陛下在……与潘太守说话。”

赵寻一怔,问道:“潘太守?”

“正是当今太保的长子,潘太守。”福喜道。

这潘文杰说起来也算是仕途坎坷,当年年纪轻轻便是太子少保,若是不出意外,到了如今应该也是朝中的重臣了,偏偏后来一着不慎,失势了,如今只得太守一职,而且长年不在京中。

“王爷可要通传?”福喜见赵寻不语便问道。

谁知赵寻只摇头道:“不必了。”

福喜原想着赵寻一来,可以打断潘文杰与李越的见面,却不曾想赵寻竟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听说李越在里头与人说话便走了。

这赵寻可真是太知进退了,丝毫没有恃宠而骄的意思啊!

殿内,李越终于按耐不住,便主动问道:“先生此番回京,可是为了令弟之事?”

潘文杰道:“文斌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他犯了错自有大余律例惩处,陛下放心,我不会过问此事。”

听他这意思,竟然真的没打算插手弟弟的事,这倒是让李越十分意外。就在这时,福喜突然进来了。

李越问道:“福喜,方才外头有人来了?朕好像听到你与什么人在说话。”

福喜笑眯眯的道:“回陛下,三王爷方才来过,不过又走了。”

李越闻言眼中带了几分柔和,道:“朕知道了。”

“这位三王爷可是大夏的三皇子赵寻?”潘文杰适时问道。

“先生还记得他?”李越问。

“依稀有些印象,不过他在大夏声望也很高,我虽不在京城,倒也一直有所耳闻。”潘文杰道。

“三王爷的确才智过人,且英武不凡。”李越颇为得意的道:“今日我与先生久别重逢,不如先生留在宫里用饭,我让人把赵寻也叫过来。”

潘文杰闻言倒是十分乐意,忙道:“好哇,早就想见一见这位三王爷了。”

李越当即吩咐福喜去叫赵寻一同来用膳,却没想到赵寻找借口拒绝了。福喜心中不解,旁敲侧击的提醒了几句,大意就是这潘文杰不是好东西,不过赵寻却不为所动,最终也没去。

李越原本盼着赵寻来一同用膳,他好借机朝潘文杰显摆显摆自己的爱人,却没想到赵寻会拒绝。李越心中略有些失望,却没说什么,赵寻既然不来,定然有不来的理由。

“陛下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潘文杰突然道。

“先生此言何意?”李越问道。

“三王爷无论如何也是外族的皇子,一直留在陛下身边,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潘文杰道。

李越微微一笑,道:“先生多虑了,赵寻他……待朕十分坦诚,朕相信他。”

潘文杰闻言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许多话点到便可,若是说的过多,反倒会适得其反。

当夜,李越回了寝宫之后,赵寻已经睡下了。

李越爬到榻上,钻到被窝里便朝赵寻怀里拱,赵寻初时还装作未醒,片刻后被李越撩拨得有些心痒,便伸手将人搂在了身前。

“我就知道你没睡。”少年道。

“睡了,不过又醒了。”赵寻道。

李越将脑袋埋在赵寻颈侧,开口道:“今日……我让福喜来叫你去一起用膳,你为何

状态提示:第56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