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2/3)

些懊悔,早知道他就不这么将所有的情绪都放在脸上了。

他又仔细回想昨天的事情,他十分想不明白,昨天的事情明明知道的人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怎么今□□廷中的所有大臣都知道了。

难道他的家中有奸细?

这些事情都缠绕着祝和玉,让他根本就无心听政事。

期间他又频频将目光投向汤逸的方向,汤逸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落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好,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越发不明白这个汤逸的脑子里到底是在想些什么了。

其他大臣本来都准备好了今天无论汤逸说什么,今日都一定要想话来针对他一番,奈何他不主动说话,大臣们看到卜凶在,也不敢主动找他的茬,这被动的状况让大臣们的内心已经开始焦躁了起来。

不过很快对他们来说的一个好消息来了,一个武官站出来禀告道:“南边江天成已经顺利让那里的叛军首先动手了,现在南边叛军已经主动挑衅我大夏,江大人已经首先派人去北方叛军那里求援兵,北方必会回绝,现在只望陛下早日派人出兵讨伐南方叛军,此战应当速战速决。”

卜凶因为昨天吴常侍去找他的事情,所以一直不在状态,再加上他原本也不太管政事,所以索性也就放空自己了,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

然而当他听到“出兵”二字的时候,脑子立马触电般清醒过来,打仗之人一向对这方面的事情最为敏感。

他猛地转头看向那个报告的军官,刚想出口质问这件事怎么不先通知他这个掌管全国军务的太尉,就猛然想起来昨日他并没有处理政事,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所以才会导致他耽误了正事。

卜凶心中后悔,遂将自己状态调整过来,全身心投入今日早朝的内容中来。

见计划顺利实施了华怀允十分高兴:“没想到江爱卿这么快就能做到了,至于何时出兵,卜爱卿征战多年,经验丰富,想来定有自己的想法,不知卜爱卿你意下如何?”

他见自己要离开了,竟然这么开心吗?

卜凶明知道华怀允开心定只是因为离一统天下又近了一步,但是他想到了昨日吴常侍对他说的话,想到他离开之后吴常侍就要让华怀允去和女人传宗接代,想到了伺候在他身边的那些越发貌美的宫女,他还是觉得不开心了。

他控制住自己压抑的情绪,让自己淡定自信的一面露出来,他道;“此战确实应当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北方前去协助,那么事情必定会变得更加麻烦了,臣请陛下准许臣调兵五十万,前去讨伐。”

华怀允顿了顿,问道:“何日可以出发?”

卜凶心中默想了一下道:“三日后。”

“这么快?”华怀允有些惊讶。

朝中不少大臣听着这个消息后立马忍不住暗暗欢喜,卜凶一走,他们在这朝堂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卜凶没有回答,他原本立马就可以出发,奈何朝中若是没有他镇着,华怀允一人恐应付不了这么多老奸巨猾的大臣。

想到此,他看向汤逸,顿时醒悟,汤逸不正是为此而来的吗,凭着他这几日的观察,汤逸在处理政务方面,确实是一把手,想到此他决心已下,便也不再犹豫,他当即就走到朝堂中央。

“陛下,在出征之前,臣请提汤氏一族后人汤逸为丞相,与陛下共理政事;提少府李泽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臣此行一去,不知何时能回,留守国内之并恐无人管辖,变成民害,臣请陛下定要派人严加管束,各类训练不可松懈,此事不宜拖延,望陛下今日就让二位大人上任。”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刚才还在心中暗喜的大臣们顿时变得咬牙切齿:他们怎么忘了,卜凶连鲍鸿轩都除去了,又怎么会给他们嚣张的机会呢。

汤逸对于卜凶的这番决策百感交集,最后还停留在了敬佩之上。

他汤逸能当丞相,是他意料中的事情。

而李泽此人,遍观群臣,汤逸竟然想不出一个比他要更适合当御史大夫的人来了。

李泽多日前献计使大臣们捐出财产,虽然失败,但最后他毫不犹豫将自己能拿出来的家产都拿出来了,足以看出来他的清廉品德;曾经他在鲍鸿轩百般强权之下,也依然是站在陛下这边的,也足以看出来他宁折不屈,心向正义;今日又听得他对世袭制度颇为不满,更是契合了卜凶想要改革世袭的想法。

选李泽当御史大夫,虽看似巧合,但实际上恐怕早已在卜凶心中思量了许久了。

汤逸心里是服气的,虽然他知道卜凶提拔李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抑制自己当了丞相之后不能过于膨胀。

而让陛下掌管国内军政,这是在提醒群臣,另一半兵符现在在陛下的手里,就是为了提醒有什么不臣的想法的大臣,在不听话之前,先想想他交给陛下手里的军队。

卜凶真的是每一步都为陛下给想到了。

汤逸想到了自己联合吴常侍要削弱卜凶的事情,良心竟然觉得有点痛呢。

众人尚还在震惊当中没有清醒过来,群臣当中就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陛下,臣以为太尉所说之事万万不可!”

众人顿时将将目光集中在了那个发出声音的大臣身上。

第32章

众人朝发出声音的人望过去, 那人原来正是九卿之一的治栗内史孙伯,他抱着笏板,吹胡子瞪眼地

状态提示:第21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