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2/3)

们出去玩。”刑焰抢先说到,然后大步向外走去。

大郎刚从惊喜中回神,就见自家阿么板着一张脸,心里怯怯,还是二郎把脑袋搭在刑焰肩膀后,对着他使了个眼色,他顺着视线望去,啊~~~阿么的耳朵好红啊,阿么害羞了〃〃~~~

大郎二郎发现了自家阿么的小秘密,高兴的不得了,面上还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可把他们憋坏了,所以在刑焰带着他们找到柳谚时,他们欢呼雀跃的冲进了他们举人爹爹的怀里。

“爹爹,爹爹,我跟你讲,阿么他balabala………”两个小家伙围着柳谚团团转,柳谚对着他面前的老者抱歉的笑笑,然后搂着两个孩子去一旁说话了。

期间有宾客笑言:“柳解元真是温和慈善,对他那两个孩子可是好的很啊。”

“是啊,我听说那两位小公子平日里的膳食都是柳解元亲手所做。”

“咦!此事当真?”

“自然是真的,柳解元可是津南城里公认的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男人,温柔体贴,才华横溢,长得也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此处省略n多赞美词)………”那人直把柳谚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与有荣焉。

夸完之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低声嘀咕了两句,“就是眼光不怎么好。”此话那人说的极其小声,不过还是有耳朵尖的听着了。

之前跟柳谚聊天的那位老者因为距离近,也听了个一清二楚。

老者皱了皱眉,脑海中又想起那天见的那个在人群中据理力争的夫郎的身影。

这柳谚的夫郎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老者便是厉北澜千防万防的从京城来的大儒。

老先生姓祈,单名一个麗,因为学识渊博,被世人尊称为大儒。

祈老原本也不是京都人士,只不过多年辗转,最后在京都定居,可惜祈老先生早年的时候也不顺遂,他的夫郎在跟随他多年奔波时,积劳成疾,早早的去了,只留下一个小儿子。

祈老先生那个时候本是打算,好好教导小儿子成才,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个时候祈老先生已经小有名气,却没有相应的背景保护,自然成了某些人眼中的踏脚石,人人可欺的软柿子,于是祈老先生的唯一的小儿子在有心人的怂恿下染上了赌瘾,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更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把这件事的影响力越扩越大,祈老先生的小儿子为此折了一双手,名声尽毁,祈老先生也差点绝了前途。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祈老先生就此一蹶不振时,令其他人都没想到的是,祈老先生的小儿子竟然当众从城墙跳了下来,并扬言是有人陷害他的父亲。

祈麗早年失去夫郎,中年失去儿子,就此成了孤家寡人,却也再没了弱点,他那个时候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他背后谋害他的人死磕。

祈麗当初能以一己之力,从普通庶民混到后来的小有名气,本身是有过硬的才华本事的。

尤其他在他儿子死后,万念俱灰,一心复仇,却没想到在与那背后之人对抗时,阴差阳错,最后却因此成就了他。

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祈麗孤家寡人一个,所以在他后来功成名就之时并没有同龄人的意气风发,整个人因为孤独显得淡然出尘,也因此为他博了更多的好名声。

祈麗大半生都陷在了京都那个名利场,纵使人人尊敬羡慕,现在年老了,独身一人,他也更加觉得寂寞,所以他最后毅然决然带着一名书童(其实也算他半个弟子)来到了这津南城。

说来也巧,当初他与他的夫郎最初相识也在这津南城。

那天他带着他的书童,外人眼中的随行护卫的家丁,在街上闲逛,刚好就目睹了柳谚极其夫郎的那一番闹剧。

祈麗年轻时候因为没有背景吃过不少苦,后来他又成了孑然一人,所以后来他成名之后,对那种没有背景却才华横溢的后生很有好感,时不时就会帮助或者指点一下,让其少走许多弯路,却没想到这最初不过是些微的善意之举,却为他赢来了天下学子的赞扬与感激。

祈麗每次思及此,也只能无奈一笑,倒真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后来他也养成了习惯,总是下意识去关注那些口碑良好,腹有诗书的贫困学子。

而他来到了津南城之后,自然也从别人口中知道了柳谚,但是他第一次见到柳谚却还是源于那场“闹剧。”

说实话,他对柳谚是很满意的,或者换句话说,柳谚的形象与他想象中有才之士几乎是没有差别。

待人温和,知礼有据,不卑不亢,明辨是非,长得也是端正清雅,眉目清朗,使人见之心喜。

可是,柳谚的夫郎………

他对柳谚的夫郎的观感很复杂,不管怎么说,祈麗毕竟是个男人,再加上他那去世的夫郎是个温柔贤惠的,所以他心目中好夫郎的标准几乎是比着他曾经的夫郎的。

在这一方面,柳谚的夫郎几乎是完败。

但是在众人都说其不好时,那夫郎却能据理力争,有条不紊,甚至还能反讽众人,在这一方面来说,对方又是出彩的。而且看柳谚那两个孩子那么维护那人,想见平日里他们感情应该也是极为不错的。

所以客观来说,柳谚的那个夫郎勉强………也算个好的…吧。

但他私心里来说,柳谚那个夫郎可一点儿不合格。

尤其现在

状态提示:第10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