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2/2)

。”

店家堆着满脸的笑:“小公子何不再来几张天行贴儿?贴在门楣上好辟邪招财。”

闻言,郁容起了兴致:“不如拿来看看?”

店家会做生意的很,桃符跟门神,天行贴儿招财画,苇索与金彩,缕花和幡胜……材质不同、样式各异,价格也不一样,挨个拿出,洋洋洒洒好是一番推销,吉言说得没一句重复的,听得人心情倍是舒爽。

郁容感到十分新鲜,想起了现代过年,全然没了年味,对比之下愈发觉得有意思。

大过年的,合该披红挂彩,意趣盎然又喜气洋洋。想着,他便毫不犹豫,每一样挑几件买了,回家里里外外的装饰个遍,算是添个热闹。

“昕之兄,”郁容挑出一朵缕花,笑眯眯地打趣,“要不插一朵到头上?店家说了,过年戴了这个,往后一年会交好运。”

聂昕之没作声,手上毫不迟疑,自少年大夫手上取了粉红的绸花。

郁容微微睁大眼。

男人没把缕花戴在自己头上,反而是斜插在了少年大夫的发髻上。

“……喂!”

郁容发窘,忙不迭地抬手,摸到发上的绸花拽了拽,想把花摘下,却不知身旁之人用了怎样的巧劲,不使劲就根本拽不来……又不敢使大力,怕不小心弄松了发巾。

少年大夫求救地望向男人。

聂昕之静静地瞧了会儿,遂评价道:“很好看。”

郁容囧了。

稍作想象,一个大男人头戴粉红大花的模样,简直是隔壁家的二傻,又二又傻……不忍直视。

街上,熙熙攘攘的全是人。

郁容很是不好意思,忍不住轻唤了声:“昕之兄……”不经意的,眼露讨乖之色。

四目相对。聂昕之终是没多为难他,帮忙摘去了缕花。

郁容舒了口气,清了清嗓子:“咱们换一个地方吧。”

沿街往前,眼睛不放过道旁任何一家铺席。

据说,元日到初八,所有商铺都不会开门。年前,郁容没打算再跑二趟,便准备一次性将需要的东西购齐了。

光看清单,好像不太多,真买起来,着实繁琐。

爆竹不可或缺。

还有烟火,旻朝的烟花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买上几个好给年夜增添一份热闹。

卖烟花爆竹的地方,同时兜售着金银纸,是为除夕接祖请神时烧的,少不得买上一整摞。

转眼之间,看到了漂亮的中国结,让郁容倍感亲切与欢喜,问了店家,知其原来叫作“百事吉”。

百事吉寓意吉利,装饰起来好看得紧,当然要买上三五七个,回去挂在檐廊之间。

街对面有匡万春堂的分号。

想到药室里空荡荡的中药柜,郁容果断决定补充一些药材。

逢年之际,便是药铺的生意也是不同寻常的火爆。

跟现代不一样,这个时代过年必备“腊药”——所谓“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酒”即是腊药的一种。

郁容自己是大夫,没必要跑来药铺买腊药。其实,早在腊八那天,他就入乡随俗,制备了两坛子屠苏酒,又用绛囊贮了腊药,分送给家中几人,包括老里长等一些还算亲近的邻居。

今天赶时间,郁容没在药局里磨蹭太久,选了一些最近可能用到的又没多少储备的药材,。

油纸包了几十个大包,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店铺。

转头去到卖酒那。


状态提示:第59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