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3/4)

知道他们能顺利地出来,不是因为方临洲没想到——方临洲选对了城门,而是运气偏心:秦惟既然让洪老三装成了个运粪的,就只能选清晨或者傍晚临关门时出城。秦惟不敢在城里等着,自然选了一大早。而方临洲因为要去见太子结果来迟了几分钟,就这一点,成就了秦惟。

方临洲在心里怨该来监视的太监晚了,其实,就是那个太监到了,也没什么用——他不认识洪老三。

第14章 第一世 (13)

方临洲回到宾客府刚用了早餐,就有人来报告:洪府的人出了院子——洪大公子领着人往河边打捞尸体,洪锐的夫人苗氏上了马车,有人上前问询,仆人回答说夫人要出城去为十七殿下祈福。

洪府动作了!方临洲问道:“有人跟着他们吗?”

来人道:“有,昨天派了二十多人在洪府外面,现在两边都有五六个人跟着。”

方临洲说道:“探明苗夫人要去哪个城门。”那人应了离开。

宾客府的马车随时都备着,方临洲打算一得知苗氏所去的城门,就亲自去看看那些洪家的人。

他不想着官服去见这些人,就去更衣。脱下官服,穿了身灰色交领右裣长衫,两寸深蓝色衣边,腰中黑色锦带。

穿衣间,他在脑子里揣摩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虽然此时对东南水关附近的民居搜查尚未结束,可是方临洲心里已经把一无所获做为了一种可能。

如果十七皇子真的逃出了京城……他仔细想了想可能的境况,整装后,就吩咐了听命的太监,要从宾客府中找五六个可骑马出城的人,要见过十七皇子的,让这些人尽快备好干粮行李。

方临洲打算万一十七皇子真出了城,因为东宫没有确凿证据,不能公开让人去寻找十七皇子,自己得准备好人,马上追出城去!

接着,方临洲动用东宫的印信写了公文,向太子汇报了事情的进程和自己想派人出城的安排,标了“急”字。他刚让人将公文送往东宫让太子过目,就等到了消息——苗夫人在往东门去。

听见这个消息,方临洲又有种强烈的感觉:十七皇子一定是从东南门离开的!水关附近只有东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洪家是为给他打掩护才选择东门……可这根本站不住脚:十七皇子可以选择除了东门外的任何一门,方临洲觉得自己真是跟东南门干上了。

方临洲刚要出门,一个宾客府的四十多岁的幕僚从门口进来,对方临洲随便地合了下手说:“方先生刚才说要府里找四五个人,能出城的,方先生是想要会武艺的侍卫,还是只能跟着人跑的仆从?”

这个幕僚名叫罗道文,长得枯瘦,脸上皱纹纵横。他在宾客府资历很老,可一直做的是协助工作。方临洲来了宾客府就有了行动权,日日在太子左右出谋划策,与许多罗道文这样陪了太子多年,但都没跟太子说几句话的幕僚们一下就拉开了距离。罗道文对方临洲这种少年得势的人很不齿,动不动就倚老卖老给穿个小鞋。

要骑马出城追人,的确仆人也能做,但是侍卫不更好吗?方临洲听见他这样问并没恼,仔细想了想……十七皇子身边的那个瘸子……

与当初十七皇子的感觉一样,方临洲认为那人的武功不是那么高强,就说道:“最好都是侍卫,或者,至少是侍卫领头,有些武艺才好,十七皇子身边该有一两个习武之人。”

罗道文点了下头,语气里带了丝讥讽说:“方先生认定了十七皇子是死遁?可他死遁后又能干什么呢?”十七皇子背后是一门残废的洪家,翻不起什么浪。

方临洲脸上没有笑容,“此人善耍阴谋诡计,太子殿下不喜他流落在外。”

罗道文哦了一声,“十七皇子我们大家倒是都见过,他要是能耍阴谋诡计……”罗道文嘿嘿一笑:“那猪大概也能说话了……哈哈哈。”他斜了方临洲一眼:大概是你凡事都要掐尖儿,不惜标新立异。这么简单的情况也要突发奇想出幺蛾子引太子注意吧?

虽然罗道文没说出后面的话,可他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已将他的所想的表现出了十之七八。

因为要安排人事,宾客府的幕僚们倒是大多知道十七皇子是死遁了,可其中的缘由方临洲并没有细讲,此时方临洲更不解释,拱手告辞,“在下还有急事要办。”罗道文一让,方临洲一手提了袍襟,匆匆跨过门槛,走过院落,出门而去。

罗道文的目光带了妒意:明明是常人穿的衣服,但在方临洲身上,就显得玉树临风,卓然不群。这小子这么快就得太子重用,不就是因为长得好看吗?!

方临洲到了东门时,洪家的车马已经等了好久了。

洪家出头与人说话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管事,人特别胖,肩膀像是西瓜般圆圆的,肚子鼓得比胸高三寸。虽然兵士们都不理他,可是他不厌其烦地问:“请问为何阻我等在此?……我们洪家过去也是为国尽忠的人家,现如今十七殿下失踪,我府夫人前往城外玉佛寺祈福,为何不让我们出城?可是有宫中的旨意?……”

被派去监视洪家的一个人看到方临洲从马车上下来,忙走了过来,向方临洲行礼后低声说:“启禀方先生,五个男子,五个婆子,苗夫人一直在车里没下来。”

方临洲在一边仔细打量这一队人,很快就确定里面没有十七皇子,也没有瘸腿的那个中年人,但有个高个

状态提示:第13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