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3)

里的几个衙役都笑呵呵的,知道是京城来的人后亲自迎到前院的虚胖县令更是笑容满面,让潘杰觉得这个衙门该和清泉居掉一下个儿——这里该开门做生意。

县令让衙役们帮着牵马,自己陪着潘杰去了后面的客厅,潘杰与县令相互通了名姓,知道这位县令姓胡,在此已经五年。

入座后,潘杰出示了东宫印信,说自己要去清泉居抓捕朝廷逃犯,希望县令让衙役和本地驻军配合。

胡县令的笑容浅了些,“东宫之命下官岂可不遵,只是下官是个九品文官小吏,管着此城税收治安,只有十来衙役可供驱使。前往清泉居那种地方抓人,实在不易。”

潘杰也看到了那边的土匪行径,蹙眉道:“所以我才说要借用本地驻兵,一起行动。”

胡县令笑着摇头:“这怕是难了,经略副使此时不在城中。”

潘杰看他:“我也听说了,他离开了,难道无人接替兵权?”

胡县令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耐心:“大人有所不知,若经略副使离城,接管兵将乃是无衔领兵,若非紧急军务,绝对不会轻易动兵。”言外之意——你要抓要犯这事,算是紧急军务吗?

潘杰看着胡县令,“你为县衙,与经略副使官位相当,难道不能令百多兵士协助我行事?”

胡县令连连摇手:“在下是文职官员,断不会染指兵事!”别拉扯上我!经略副使不可能来指使我的衙役,我也不会去指使他的兵。

潘杰眉头依然皱着,胡县令心中发憷——这人该不会强拉着我和衙役们去清泉居吧?

胡县令虽然每年只二十五两银子的薪水,可这里往来商客频繁,经常有人来开路引文书等,衙门油水滋润。城外的飞禽走兽也不少,他还常与经略副使出城打个猎,逮个兔子之类的,日子过得很惬意。现在京城来的人要抓东宫指定的逃犯,还不是朝廷的正经命犯,这说来都不是在他的职务范畴内,他没什么献身精神。

胡县令未语先笑:“大人,清泉居乃是退伍军士所开……”

潘杰冷哼道:“的确目无王法!”

胡县令又摇手:“也不能这么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没有惹过麻烦,洪老大是个通情达理的,对城中退伍军士十分照顾……”

潘杰转眼看胡县令,目光狐疑,胡县令继续说道:“大人其实不用与洪老大起冲突,何不与他好好说说,看他能不能帮着大人找出要犯?”这话里就是不想前往打架的意思。

潘杰心说这个洪老大就是窝藏要犯的人,但是其中缘由又不能告诉胡县令。听胡县令这种口气,看来是官匪一家了,想来也是合理,这边境之地民风凶狂,这个县令软绵绵的,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肯定是个万金油人物,与各方人士你好我好大家好……

潘杰压下怒气,平静地说:“那我等就先在县衙住下,等经略副使回城再做行动,只是,烦劳县令带我的人前往清泉居附近监察他们的行为,再打听一个少年行医之人的去向,并容我等在城门处截挡行人。”

胡县令点头:“好,好,就听大人示下。”只要别让我的人去帮你抓人就行了!他的态度很诚恳很体谅的样子,但潘杰看透了他的推脱,心里一点都不领情!

潘杰等人被引到衙后客房,这里也是经略副使过来处理公文的地方,给往来的兵将留了足够的房舍,潘杰等五十来住下并不拥挤。

一个时辰后,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告诉潘杰:“清泉居的确有位行医的少年人,擅在人身体开刀,手法快异。给城里好几个人都治过伤。有人看见他今早与几个人骑马离开了清泉居。”

潘杰憋气:他就晚了半天!

他起身前去找胡县令,老远就听见胡县令与几个衙役在说说笑笑,到门前听见里面说:“这事得去问问洪老大身边的大虎,他该知道底细的。”“那小子好像不在。”“应该是,不然现在早到处吵吵了。”……

潘杰深吸气,放重了脚步,屋里的几个人停了话,都看向他。潘杰板着脸行了个礼,胡县令忙起身回礼,“大人请坐,不要这么客气。”潘杰是武官五品,比他官衔高多了。

潘杰坐下,严肃地说:“我们要追的犯人有谋逆之嫌,东宫之令是就地斩杀,不可让其逃脱!”你们都注意点儿!沾上“谋逆”两个字,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胡县令的田字脸上,还是带着顽固的笑容:“如此严重?不知此人姓甚名谁?与哪件案子有关?”

潘杰嘴角双双向下:“具体案情,不能外泄。我听说此人已经离城,县令可有何办法将其缉拿归案?”

胡县令与几个衙役交换了眼色——呦呵!还不能外泄?所谓瞒人没好事好事不瞒人,这事情听着就不对劲!

一个老衙役为胡县令出头道:“出了城,荒山野岭的,可就不好找了。”

一个衙役也对我这个五品武官指手划脚的?潘杰深觉这个县衙太随便了!

胡县令见潘杰脸色寡淡,就笑着介绍这个两鬓花白的老衙役:“这是汪班头,在此地土生土长,已在衙中三十多年了。”言外之意:连我都得听他几分!

又一个衙役开口说:“是啊,从此往北边去,山头就十几个,山谷村落也不少,抓个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好还是由驻兵出面。”别找我们了!


状态提示:第23节(3/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