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3/4)

开在了人间界,在灭商立周中完成封神,而一个朝代灭亡和一个朝代的兴起少不了战争,鲜血和死亡,哪怕这次有会法力的各色人等加入。

而阐教,截教,人教三教弟子乃至散仙的加入,只是让朝代更迭多了几分奇幻色彩而已,该流的血还是要流,该有的伤亡还是要有,该有的动乱还是更为动乱。

百姓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然而被女娲娘娘甄别为真的‘帝辛’他仍无所作为,甚至还雪上加霜的迁居,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建造了奢华无比的鹿台,每日里极尽奢靡,全然不在乎百姓和将士们的死活,这无疑让百姓们更加失望,还有源源不断涌出来的愤懑——

如果没有先前顾帝辛上位的那一年,百姓们其实对‘帝辛’还不会那么的怨声载道,可正因为有顾帝辛这个珠玉在侧,又有‘帝辛’这样的反面教材,百姓们无疑更为怀念顾帝辛,进而对‘帝辛’产生诸多怨怼。

其实还不止对‘帝辛’的,还有对女娲娘娘,谁让女娲娘娘“有眼无珠”呢。

而当这怨怼值越积越高时,那就到了是选择继续沉默,还是选择爆发的时候了。

最后朝歌的百姓在女娲庙日日夜夜祈祷无果后,选择了爆发。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站出来痛心疾首,渐渐的就有更多人受到了感染,他们最后竟是推倒了女娲庙,不再继续供奉着女娲娘娘。说是不再信仰女娲娘娘也不对,他们只是不像从前那样信奉了。

不止女娲庙,就是三清的庙宇也受到了波及。

说来女娲是人族的圣母,而三清在最初成立教派时,也曾教导过人族不短一段时间,可以说在人族中,除了女娲的信徒,就属三教的信徒最多。只是眼下的战乱,还有先前发生的种种,让人族不再那么盲目奉上信仰了。

以及信仰这东西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在彼时却又是清晰可见的。

该怎么说呢?

女娲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她在斩三尸未斩完全后,因创造了人族而功德加身进而成为了圣人。圣人是不死不灭不假,可圣人也有强弱之分,像女娲她的强弱和人族对她信仰多少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人族对她信仰的减少会削弱她。当然了,眼下短短时间内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这并不妨碍女娲在看到女娲庙被推翻时,脸色一下变得异常难看。

这不能忍,再有女娲没想过封神大劫会殃及到她。

更让女娲郁结的是她还没有推演出假帝辛的身份,哪怕这是在封神大劫中,天道可能会模糊某一段历程,但那假帝辛是不顺应封神大劫的,天道没道理遮掩他的身份。想来想去,女娲只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假帝辛也是一个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让身为圣人的她无迹可寻。

那到底会是谁呢?

三清?不,三清也受到了波及,他们如果那么做就无异于自掘坟墓。

那就转念想想,谁会将在此中获益?

女娲顿时就想到了西方的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这二人本是他们道门中人,却选择了叛出道门,成立了佛门。只是他们佛教传教范围都在西方,无法和道门相比拟,可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女娲还想到先前巫妖大战时,共工撞不周山一事中隐约有准提的身影,这一次难道他又来浑水摸鱼了?

本该超然世外却被迫沾了一身腥的女娲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下定决心要推演清楚。

相比于女娲的追根到底,三清那边更多的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交锋上,到底这次封神大劫三清作为圣人不亲自参与不假,可底下教徒纷纷登场,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他们在较量,而就整体局势而言,通天教主统领的截教弟子的赢面很小,不仅仅是因为截教弟子良莠不齐,还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已达成了共识,统一起来要狙击截教。

本是一家的三清竟也走到了这样的局面,不可谓不是造化弄人。

然而对于手持封神榜的姜子牙来说,他无比的心力交瘁。

倒不是说他在截教有知交好友,更不是因为在战场上失利,而是他现今意识到了一件很叫他百感交集的事情,那就是无论是商朝那边的将士,还是西岐这边集结起来的将士,他们都不想参与进来。更准确来说是无论是黄飞虎,闻仲,还是姬昌以及姬发,他们都没有彼此对攻的意向,对彼此刀剑相向对他们来讲就是在自相残杀,他们那么勉强自己就好像明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一坨屎,可他们还得吞下去。

而姜子牙觉得他就是那个逼迫他们去吃屎的恶棍。

姜子牙:“…………”

抛开这个有味道的比喻不提,单就是朝歌和西岐开战时,普通将士是被逼无奈一般的上场,而分派到两边的应劫者倒是打得眼红不已。

这样的对比让姜子牙生出一种荒诞感,封神榜在他手中变得异常沉重。

然后,封神榜就被谁拿了去。

姜子牙:“???”

那人把玩着封神榜,偏头朝姜子牙微微一笑:“飞熊先生多日不见,别来无恙?”那语调还有那明亮又清澈的眼神,让姜子牙哪怕不记得自己曾见过这个人,可还是想到了一个人,“帝辛!”

那人拖长声音回道:“我现在叫贾帝辛。”

姜子牙:“…………”

说好的魂飞魄散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三清:来呀来互相伤

状态提示:第35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