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2/4)

等尊荣都敢推拒。也不知是天生如此,还是因为有这赫赫的战功撑腰。”

他声音不大,但坐在左右的几名臣子似乎都忍得久了,纷纷附和起来,然而上座一直寡言的皇帝却只是饮完杯中残酒,神色如常地对着那边的聒噪喝了一句:“闭嘴。”

第二日的瑞安宫长阶上,站了一些因品职不够不得入殿的臣工,聚拢着正窃窃私语,偶尔听见几句殿中的宣诏之声,纷纷竖起了耳朵。

“这个,好像有谁被赐封归德将军了,哎,那个赏银十万又是谁?”一个多嘴的官吏一面听一面拉着同僚问。

同僚不耐烦地扯开他的手,向殿门前走了几步,忽然殿门一开,从内走出的却是兵部尚书曹临,身后紧紧跟着的是尚书令李袁,两人都是满脸的不快,低声道:“这还得了。”

“两位大人,今日的封赏已经宣完了么?”

发问的这名官吏平日常巴结曹临,所以曹临对他也并没有十分不耐,点头道:“不错。”

这人忙压低了嗓子问道:“不知那姓百里的得到了何等的加封啊?”

曹临一听这话,冷哼一声,不屑作答。

倒是尚书令走了上来,从牙根里蹦出三个字:“安阳侯。”

“什么?”其他人一听这话,忙围了过来,“这当真是封侯了么?”

那个多嘴的又忍不住道:“说来,我朝开国不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握兵权者不得封侯么?难道皇上要收了大将军的兵权,让他像其他老将军那样在都城安享下半辈子?”

“封侯,不收兵权。”曹临低声说完这几个字,终于忍不住骂了一句,“当真是殊荣莫大,将来朝中谁还敢向他说一个不字,这样不顾祖制,也不怕……也不怕养出祸患来!”

“曹大人慎言,如今可不比往昔了。”有人劝道。

“我怕什么,我们虽同属兵部,但那小子何曾把我放在眼里!”曹临越说越怒,终究是骂骂咧咧地走了。

这边几个人还没来得及交谈什么,便听得大殿门重重打开,一群文官武将们众星拱月般围着百里霂走了出来,就连他身后几个才晋封的尹翟等人也被交口称赞是英雄年少,俊杰不凡。几名殿外的绿衫官吏忙互相使了眼色,抢上来道:“恭喜将军……哦不,恭喜侯爷,贺喜侯爷。”

建墨,四月二十三,这日正是芒种,晨间刚过便下了一场雨,空气中略有些泥土的潮湿气息。城东的将军府已改作了安阳侯府,大门新漆过,门前街道潮湿的青石板上净是零落的脚印,可见早上又是来了一批人。

相比起熙熙攘攘的前厅,后园则是安静许多,百里霂扶着渐显老态的母亲在轩廊间散步,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你这次回来,家中着实热闹,”叶氏说着,有些笑意,“听说门外新换的黄铜门槛,都快被踩塌了。”

“他们忙他们的,我只在这里陪娘说话。”百里霂淡淡答道。

“他们说,你这次立下的军功,连史官都记下了,说是能流传百年的,但我一点也不在乎,”叶氏停下脚步,拄着杖抬起头,低声叹了口气,“只要我的儿子平安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百里霂向她笑了笑:“我这不是好端端的回来了么。”

叶氏轻轻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又道:“这些年,每每逢年过节,百里家那边都会有人来看我,送些时下的节礼……”

百里霂听到这,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怎么,他们还有脸来这里么?当年把你赶出门的时候,那兄弟俩可没这么知礼吧。”

“你知道,我虽然出生卑微,可也是有些气性的,所以这些年,从未出来见过他们。但有件事,在心里总是个疙瘩,”叶氏望着儿子的下巴,很是无奈,“你这些年总是孤身一人,我若是有天撒手去了,你要一个人孤独终老么?总该找个人守着,男女也就不拘了,再不济,有兄弟照应也是好的……”

百里霂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神色一顿,开口道:“娘的意思,该不会是要我回百里家与他们认祖归宗吧?”

叶氏重重叹了口气,道:“说什么认祖归宗,你的名字又不曾从百里家族谱上划去过,况且,每逢祭祀那边宗祠里都给你留了上位……”她看出百里霂脸上不屑的神情,又道,“我知道这一切只是因为你的名声,他百里家祖上从未出过三品以上的官位,更不要说封侯拜相之人,自然是要千方百计的哄你回去。”

“我可没忘当年在他们家,左一个庶子,右一个小杂种地乱骂,”百里霂冷笑,“现在为了些虚名小利就倒贴上来,自抽耳光,这样的人,怎配和我一个祖宗!”

“你啊,”叶氏似乎是无奈至极,反而笑了,“听说你为了百里家老二的儿子,得罪了尚书令,可见你心中对百里家也不是毫无牵挂吧?你从小就是这样,嘴上又狠又硬,心地却软。”

百里霂蓦然听见母亲说他心地软,一怔之下不由大笑。

见他笑了,叶氏也放松了脸色,闲闲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这几天你军中来了好些孩子看我,怎么不见前些年那个姓曲的小将军?”

“曲舜么?”百里霂顿了顿,又微微笑道,“他前些时候告了假,这两日刚回来,还要领旨谢恩许多琐事,娘要是想见他,过两日我派人去请他来。”

“不要耽搁了人家正经事,由他忙吧,”叶氏笑了笑,忽然有些嗔怪地说,“

状态提示:第47节(2/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