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2/3)

只玩能流泪,表情够夸张就是叫有演技了。在适当的情景下,给出合理的表现,自然,毫无痕迹,无可挑剔,这才叫做足够好。

但是表演之所以叫表演,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那就在于它们不可能是一板一眼去还原这种现实的。

因为现实足够多,失去矫饰赤|裸|裸的现实,只会是特定的作品才有用。比如纪录片。而演员需要的不仅仅是自然真实可信的表演,他们相信自己,也让人相信他成为这个角色,除却将剧本中的人物还原,还需要升华,还需要更多的理解。

文字转化成影像,是会变得不同的,因为这其中多了人,多了一个本来无关的人,这里也多了这个人自己的思考。

要让角色活过来,不是背下剧本一板一眼去演就行了的。

风卿现在的戏份已经到了朱妍和罗立两个人分分合合的阶段了,在这段时间里,朱妍的成长非常快,如果她揣摩得不够,朱妍就会显得脱轨。

一个成长型的角色,要让人觉得她的每个转折都是真实可信的,并不容易,尤其在观众前后对比觉得主角差异非常大的时候。

流于表面的表演自然是轻松的,可如果是要让人产生极强共鸣的表演,那真是非常不容易。

风卿追求的就是后者。

休息的时候赖秋郴给风卿暖手袋,把一杯温度刚好的热茶放在风卿的手边,方便她喝。然后问了下副导演风卿下一场戏是什么时候,确认无误后又给风卿准备了一点小零嘴。

风卿演戏的时候赖秋郴也没什么休息的时间,风卿休息的时候赖秋郴也要跟着风卿团团转,看的一旁围观的金晓珠也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找个能照顾她的人跟着她。

“晓珠,你觉得我表现得怎么样?”风卿离下一场戏还有段相当长的休息时间,所以她想让自己的脑子也休息下,不要一直沉浸在角色里。

“还不错,我看不出什么错来。”其实风卿流泪的时候,金晓珠也纠紧了心。

但金晓珠对风卿的表演所能感受到的震撼,当然是远不及作为她对手戏拍档的何光倾感触深了。

所以何光倾凑过来狠命夸了一顿风卿,句句夸在点子上,让风卿笑个不停。这让金晓珠心里对何光倾很腻歪。

“你在镜头前已经是朱妍了,我想不到还有谁能比你更好。”金晓珠在何光倾又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悠悠夸到。

金晓珠说风卿对朱妍这个角色的把握非常准确,到位,已经是“朱妍”了,这当然更让风卿高兴。

有来自作者的肯定,自然比其他任何人的肯定都来得更有力。

“真的吗?”风卿眼睛晶晶亮亮的,她期待金晓珠说得更多些。

“我不拿我的角色骗人。”金晓珠对风卿孩子似的追问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作为作者,安晓红还是给她看过剧本的,改编的剧情更合理、更戏剧化也更好看,但微妙的处理还是要看演员。

尤其是演员的台词功底,还有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把握。

风卿不在的时候,金晓珠自己看过风卿的剧本,那上边儿密密麻麻的笔记。也就在她偷看风卿的剧本的时候,赖秋郴还告诉她,风卿有个大笔记本,写了很多相关笔记,每天都会看,每天都会写。即使已经演到现在了,风卿依旧会翻看整部,以及整个剧本,不会单只看后期剧情。

金晓珠不知道别的演员如何,单就是这个剧组里的话,的确不会有比风卿更刻苦的人了。

用风卿自己的话来说,她并不是天分型的演员,她没法儿一下就让自己成为剧本里那个人,但她可以体会,长久的体会还有自我催眠,使得自己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这也算是个比较危险的做法,因为体验派演员一般真正入戏后,会容易出不来,出现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之类的。

和风卿相处过,就很难讨厌她——就算不讨厌她,金晓珠还是要黑她!

“这下我的夸奖就没什么用了。”何光倾不以为意的笑道。忽然,他想起来一件事,拉住风卿的手,“风卿,我找到个不错的剪辑师,他最近比较闲,可以帮忙做剪辑,我给他介绍了你,如果他和王先生谈妥了,马上就可以给你做好有趣的剪辑了。”

“谢谢啦,光倾,有空请你吃饭。”风卿不指望金晓珠之后,就只能找其他人了。

金晓珠找的一点存在感顿时又没了。

眼见着风卿与何光倾两个人打得火热,金晓珠很不是滋味儿,就像什么宝贝被人抢走了一样。

忍了半天,金晓珠还是忍不住了。

“我想不用了,我可以帮风卿。”

作者有话要说:



风卿说金晓珠骗人的时候,真可爱

第33章 第033章喜欢表面的表面

“真的吗,晓珠?你真的愿意出手帮我?”

风卿听到金晓珠这么说,惊喜的神情顿时如花一样的在她的脸上绽开,她本来因为哭戏一场还微红的眼圈,现在加上了她漂亮的笑,让人看得目眩神迷。

如果不是亲眼的看到,金晓珠也不能相信,会有人有这样的漂亮。她被风卿这样目光灼灼的看着,就像是她成了风卿的救世主一样,金晓珠还有些不自在的扭开了头。

“你没有听错,我愿意帮你。”金晓珠耳朵有点红,她克制住自己涌上的那股子害羞还有莫名的冲动后,心里确实又升腾起了后悔。但她不

状态提示:第24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