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3/4)
置坐着一面带粉纱的女子,扬声道:“有位小姐想听老夫讲讲关于紫葫神医的奇闻异事,正凑巧老夫略知一二,就在此给诸位说上一说。”
此言一出,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那紫衣人并未所动,始终半垂着头,悠悠闲闲的转动着手中的茶杯,散落的一缕青丝之下他那唇角淡淡一晒,那份冷艳与邪魅令附近的人见了愈加恍惚怔忡。
“紫葫神医,顾名思义,自然要从他携带的琉璃葫说起,关于此葫的来头向来是各执一词。今日来我百阅楼,当然要讲讲最真实的一版。”老翁清了清嗓,又是抑扬顿挫了一番。
“话说紫狐公子原是富贵人家的阔少爷,被二娘赶出了家门。身无分文的他,从此留宿街头。就在他留宿的那条街,某一天出现一五六十岁的老翁,鹤发童颜,常常悬一葫于摊前,卖药于市,治病皆愈,日收数万钱,遇市内贫饥者无偿施之。当时的紫狐公子见此老翁每当人散时,便会钻入葫中,倍感惊奇。一日,趁其钻入葫中之时,竟偷偷将此葫带入角落,问曰:“老翁何许人也?”壶中的老翁答曰:“我本山中狐仙,既识真身,可愿随我入学求医。”公子又问曰:“随你左右,可否饱腹?”老翁笑答:“小子果然灵慧,甚合我意。”
百老翁的话落下,满堂听客哄笑成一团。那王公子喷出才喝进嘴里一口茶,咳道:“一代神医,怎么到你白老翁的嘴里一说成了吃家子!”
老翁抚须微笑,不作回答,继而道:“后来紫狐公子学成归来,据说他的歧黄之术可医百疾,解百毒,甚至令死者复生,且有据考证。话说在含丰十八年,也就是去年,一个名为雨石的中年男子,溧阳人氏,患疾而死,恰遇紫狐公子游历于此,当时只为其施了一套针法,此人的尸体便五日不冷。直到第十日,此男子竟好似做了一场大梦,自梦中苏醒过来,醒来之后旧疾痊愈,一切如常。也因此紫葫神医的名讳冠绝于江湖。”
这时坐在二楼与面纱女子同桌的另一个姑娘,一扬眉带着一副调皮的模样,问:“我说百老翁,你既然知道这么多,那你能辨别出真正的紫葫神医吗?”
“没有见过的自然无法辩别真假,若要见其一眼恐怕终身难忘,绝不是那些凡夫俗子可以冒充的。”老翁答。
“看来老翁见过咯?”那姑娘瞪着眼睛一副好奇的神情。
老翁淡淡的瞥过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微微一笑:“紫狐公子长相邪美,气质尊贵,又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人行事洒脱,向来与人交往淡之如水,老叟常日居于一席之地自然是结交不到!”
小姑娘听他这么说,只好瘪了瘪嘴不再言语。这时,那个好事儿的王公子又站了起来,他指着角落里的紫衣道:“这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吗,百老翁你倒是说说这个人的真假呀?”
众人的兴致仿佛都被他的话带了起来,纷纷将不同的眼光投注到角落里的紫衣人,虽然他隐在角落,但周身散发的尊贵气质,却不得不教人不去关注。
气氛僵沉了半响,只见那紫衣人站起身来,款款行至堂中央,对着百老翁点头为礼。一行一止间,令众人恍然产生了一阵错觉,方才百老翁口中的紫葫神医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在视觉上的冲击之下,百老翁的平白直抒显得那么的暗淡。
紫衣人掏出一锭银子给了身旁的男童,直言道:“在下来此,是想与老翁打听一件事?”
老翁笑问:“公子想知道什么?”
“听闻会稽郡的郡治正在闹蝗灾,不知现在如何?”
老翁微一沉吟,面露凄色乃答:“本来去年的山阴县已经闹过一次饥荒,今年蝗灾从天而降,把原来的荒田瘠地吃得一干二净,那里的人便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听说大街上都是残缺不全的尸骨。”
“朝廷没有派人吗?”
“来了!治栗内史兰大人自请为会稽郡监察史,亲自督导救灾方案实施。但是从灾情传达,到制定方案,再派官员督导总会有一段必要的过程。”
紫衣人拱手道谢,举步方要离开,只听百老翁道:“公子且慢!”
紫衣凝住步子,却并未回身。
“公子仁爱,心寄与灾民,老叟又岂能固守常规。”说着,扭头吩咐一旁的男童将银两退给公子。
紫衣道:“不用了,给人的东西没有再收回的道理!”
话落,他便离开了百阅楼。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这个秋天会稽郡的山阴县遭受蝗灾,爆发了一场不小的饥荒,甚至波及到整个会稽郡。朝廷遣治栗内史兰正初暂领监察史一职,亲往会稽郡督查赈灾方案的实施。
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从国家储备中拨出二千石粮食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因从当年的秋季到下个年度,灾民的口粮和种粮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国家负担不了,便采取鬻官集粮的政策。凡大户向国家缴纳一千石粮食,即可拜爵一级。通过这种做法果然征集到大批粮食,保证了对灾区生产,生活的粮食的供给,逐渐缓解了会稽郡的灾情,并且解决了经济难关。(借鉴秦代的解决方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灾情得到缓解之时,一场瘟疫席卷而来。一夜之间,疠气甚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饥荒与瘟疫交替降临,使得整个会稽郡
状态提示:第26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此言一出,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那紫衣人并未所动,始终半垂着头,悠悠闲闲的转动着手中的茶杯,散落的一缕青丝之下他那唇角淡淡一晒,那份冷艳与邪魅令附近的人见了愈加恍惚怔忡。
“紫葫神医,顾名思义,自然要从他携带的琉璃葫说起,关于此葫的来头向来是各执一词。今日来我百阅楼,当然要讲讲最真实的一版。”老翁清了清嗓,又是抑扬顿挫了一番。
“话说紫狐公子原是富贵人家的阔少爷,被二娘赶出了家门。身无分文的他,从此留宿街头。就在他留宿的那条街,某一天出现一五六十岁的老翁,鹤发童颜,常常悬一葫于摊前,卖药于市,治病皆愈,日收数万钱,遇市内贫饥者无偿施之。当时的紫狐公子见此老翁每当人散时,便会钻入葫中,倍感惊奇。一日,趁其钻入葫中之时,竟偷偷将此葫带入角落,问曰:“老翁何许人也?”壶中的老翁答曰:“我本山中狐仙,既识真身,可愿随我入学求医。”公子又问曰:“随你左右,可否饱腹?”老翁笑答:“小子果然灵慧,甚合我意。”
百老翁的话落下,满堂听客哄笑成一团。那王公子喷出才喝进嘴里一口茶,咳道:“一代神医,怎么到你白老翁的嘴里一说成了吃家子!”
老翁抚须微笑,不作回答,继而道:“后来紫狐公子学成归来,据说他的歧黄之术可医百疾,解百毒,甚至令死者复生,且有据考证。话说在含丰十八年,也就是去年,一个名为雨石的中年男子,溧阳人氏,患疾而死,恰遇紫狐公子游历于此,当时只为其施了一套针法,此人的尸体便五日不冷。直到第十日,此男子竟好似做了一场大梦,自梦中苏醒过来,醒来之后旧疾痊愈,一切如常。也因此紫葫神医的名讳冠绝于江湖。”
这时坐在二楼与面纱女子同桌的另一个姑娘,一扬眉带着一副调皮的模样,问:“我说百老翁,你既然知道这么多,那你能辨别出真正的紫葫神医吗?”
“没有见过的自然无法辩别真假,若要见其一眼恐怕终身难忘,绝不是那些凡夫俗子可以冒充的。”老翁答。
“看来老翁见过咯?”那姑娘瞪着眼睛一副好奇的神情。
老翁淡淡的瞥过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微微一笑:“紫狐公子长相邪美,气质尊贵,又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人行事洒脱,向来与人交往淡之如水,老叟常日居于一席之地自然是结交不到!”
小姑娘听他这么说,只好瘪了瘪嘴不再言语。这时,那个好事儿的王公子又站了起来,他指着角落里的紫衣道:“这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吗,百老翁你倒是说说这个人的真假呀?”
众人的兴致仿佛都被他的话带了起来,纷纷将不同的眼光投注到角落里的紫衣人,虽然他隐在角落,但周身散发的尊贵气质,却不得不教人不去关注。
气氛僵沉了半响,只见那紫衣人站起身来,款款行至堂中央,对着百老翁点头为礼。一行一止间,令众人恍然产生了一阵错觉,方才百老翁口中的紫葫神医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在视觉上的冲击之下,百老翁的平白直抒显得那么的暗淡。
紫衣人掏出一锭银子给了身旁的男童,直言道:“在下来此,是想与老翁打听一件事?”
老翁笑问:“公子想知道什么?”
“听闻会稽郡的郡治正在闹蝗灾,不知现在如何?”
老翁微一沉吟,面露凄色乃答:“本来去年的山阴县已经闹过一次饥荒,今年蝗灾从天而降,把原来的荒田瘠地吃得一干二净,那里的人便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听说大街上都是残缺不全的尸骨。”
“朝廷没有派人吗?”
“来了!治栗内史兰大人自请为会稽郡监察史,亲自督导救灾方案实施。但是从灾情传达,到制定方案,再派官员督导总会有一段必要的过程。”
紫衣人拱手道谢,举步方要离开,只听百老翁道:“公子且慢!”
紫衣凝住步子,却并未回身。
“公子仁爱,心寄与灾民,老叟又岂能固守常规。”说着,扭头吩咐一旁的男童将银两退给公子。
紫衣道:“不用了,给人的东西没有再收回的道理!”
话落,他便离开了百阅楼。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这个秋天会稽郡的山阴县遭受蝗灾,爆发了一场不小的饥荒,甚至波及到整个会稽郡。朝廷遣治栗内史兰正初暂领监察史一职,亲往会稽郡督查赈灾方案的实施。
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从国家储备中拨出二千石粮食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因从当年的秋季到下个年度,灾民的口粮和种粮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国家负担不了,便采取鬻官集粮的政策。凡大户向国家缴纳一千石粮食,即可拜爵一级。通过这种做法果然征集到大批粮食,保证了对灾区生产,生活的粮食的供给,逐渐缓解了会稽郡的灾情,并且解决了经济难关。(借鉴秦代的解决方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灾情得到缓解之时,一场瘟疫席卷而来。一夜之间,疠气甚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饥荒与瘟疫交替降临,使得整个会稽郡
状态提示:第26节(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