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1/3)
都要统一天下了,上头还顶着一个天下共主,你们亏不亏心?
嬴政:爹,能不能别那么光明正大地鄙视别人?要点脸好吗?
先灭周这个想法,最初当然不是异人自己想出来的,周王室在他的脑海里存在感几近于零,和卫国之类的小国一样,在他眼里,和已经灭亡了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他拿着一张画着这个时代各国大致疆域的地图的时候,他的宝贝儿子“啊啊啊”地望着同一个方向,对他命人特意制作的吸引婴儿注意力的拨浪鼓一点都不在意。
异人:说好的小婴儿看东西看不太清楚的呢?地图也没用什么鲜艳的色彩啊!
顺着小婴儿的视线,异人看到了被韩和魏包围着的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小块儿地的周。
说实话,周王室威严早就已经荡然无存,几十年前,秦王嬴稷的兄长武王嬴荡就能在王都举着九鼎之一与人竞赛,楚庄王当年还需要“问鼎”,可是现在,强大的诸侯“相王”,将王的名号从周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每个诸侯王都显出勃勃的野心,周室对此却无能为力。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名义上,这个天下依然是属于周的。
在用不同的方式确认过后,异人确定,他的宝贝儿子是真的在给他提示,先灭周并不是他的空想。
为什么要先灭周呢?
姑且不论还是个小婴儿的嬴政为什么会有不符合他的年龄的表现,异人根据他的提示发散着自己的思维。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春秋战国的乱战和汉末三国时代颇为相似。
巧的是,这个时代的周王室虽然已经衰颓,但依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在有心人出现之前,依然有人对汉王朝抱有复兴的希望。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概念,在东汉末年,经过两汉数百年的压制,以及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强势崛起,再兴刘汉的事实,都让人对这个家族怀有难言的敬畏。
皇室衰颓,群雄逐鹿,在后世皇朝争霸之中最为常见的景象,在东汉末年,那些非刘姓的群雄却统统被打成乱臣贼子,典型代表就是不知道被黑了多少次的曹操。
在这个战国晚期的时代,同样有这样的情况,虽然王室的威严依然扫地,但是总有那么些人对这个延续了许久的王朝抱有别样的感情。
而且周朝有一样神器——夏传商,商传周的九鼎。
从禹的时代就诞生在这个世上的九鼎,无疑是传国神器,对王权的巩固、加成作用比秦始皇那用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还高。
最起码,从历史来说,九鼎诞生在这个世上,作为被各个王朝代代相传的王权象征的历史,比传国玉玺不知道要长久多少。
就算灭亡周王室对秦国实际上的实力增长没有多少帮助,总归还有九鼎可以填补呢,这可是真正的传国重器啊!
异人把自己的想法理顺了以后,就在朝堂上提出来了,基本上,朝堂上是全票通过的。
虽然韩魏也是软柿子,但是周王室是比他们更软的柿子啊!
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异人在朝堂上光明正大又若无其事地把一统天下这样的词儿都说了出来。
当初其他人还只是相约称王的时候,秦王嬴稷就不满足于现在尊号,和齐王相约称帝。
帝不是随便称的,三皇五帝,皇这个尊号就不用说了,至尊至贵,就是帝这个尊号,也不属于普通人。
没见到周天子都只能称王吗?
所以异人的提议非常得秦王的欢心。
对于孙子如此上道的言辞,秦王表示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放眼天下,除了大秦,哪里还有能一统天下的诸侯国?
就冲着灭亡周王室的好处,再加上大秦现在的实力比之多年前愈发强盛,秦王毫不犹豫地派兵了。
“以九鼎令诸侯”是秦国先君惠王时代就制定的目标,出于时任相国张仪之手,因为当时楚、齐两国的国君同样对九鼎有兴趣,而且周王室的地盘在韩、魏两国之间,在周王的多方斡旋下,九鼎居然还好好地放在周都洛邑。
惠王之后,到了嬴稷的兄长武王,武王带人跑到洛邑去,不想着干正事儿,非要和人举鼎,结果好了,“绝膑而死”。
因为秦武王是因为举鼎身亡的,九鼎的象征意义就太明显,一时之间,许多诸侯国都熄了对九鼎的心思。
若是真的神物有灵的话,秦国估计是不被神物承认的吧,否则的话,秦武王怎么偏偏就死在这上面呢?
这个时代是承认鬼神的存在的,就因为秦武王之死,秦国这么多年,也没怎么对洛邑的九鼎动过心思。
不过现在被异人再次提出来了以后就不一样了,而且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总有人会顺应潮流,提出一些合理的设想。
宗周的九鼎是怎么来的呢?
是灭亡了商王朝以后得来的。
禹铸九鼎,传之夏,夏亡,商继之,商亡,周继之。
那么,当年的秦武王为什么会不幸地在洛邑扑街呢?
是因为他还没有成为九鼎真正的主人呀!
周王室都还好好地存在着呢,作为臣子,去触碰只有天下共主才有资格拥有的九鼎,不死才怪嘛!
所以说,想要得到九鼎,周王室就必须要灭亡;想要一统天下,周王室不得不灭。
有理有据,逻辑
状态提示:第41节(1/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