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2/3)
更愿意他就这么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而且, 刘协在宫中,刘辩也更好和他“兄弟情深”不是吗?
兄弟情深,在兄长是天子, 弟弟却是未曾就藩的藩王的情况下, 能用来借鉴的例子并不多。
汉家旧制,储君确立,则诸皇子就藩, 除非是过于年幼,尚未受封, 又或者是太过受宠。
汉家天子兄弟情深的例子, 主要是西汉王朝,谁让东汉王朝的皇室直系不太稳当, 连续数代都是宗室入继大统呢?
看看兄弟情深的那两个例子,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
高皇帝刘邦死后, 刘如意就国,在赵地天高皇帝远,但是谁让吕后又把他召回来了呢?
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下手的惠帝与赵隐王坐卧同起,若不是惠帝疏忽,指不定赵隐王真能顺当地活下去。
正因为如此,不管惠帝在为君方面有多优柔寡断,生生地让弟弟刘恒将帝系转移到了他那一支,连本来应该板上钉钉的太宗庙号都没有,只混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惠帝,但是做藩王的,总希望自己的天子兄弟能像惠帝一样厚待他们。
被万民称颂的太宗文皇帝刘恒,他继位的时候,其余的兄弟基本上都被吕后斩尽杀绝了,只剩下一个被封为淮南王的弟弟刘长。
刘长和刘恒的关系比刘协和刘辩的关系要好得多,毕竟有吕后这个靶子在,同为庶子的他们共同目标定是不少的。
然后,刘长相当于被刘恒硬生生给捧杀了,只剩下一个“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的俗语流传后世。
太宗孝文皇帝在对待兄弟这个方面,是颇令人诟病的。
为了自己的名声,刘辩当然要向孝惠皇帝学习。
亲情方面学孝惠,政事方面学孝文,那刘辩就能当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了,形象还是几近完美的那种。
当然了,单纯的学习孝惠皇帝,可能会让人认为他同样软弱,所以刘辩决定加一些别人的形象设定。
譬如后面的魏文帝曹丕,让弟弟在最擅长的诗文方面“七步成诗”,简直就是口嫌体正直的傲娇嘛,要是他真的想弄死这个弟弟,其他方面的手段多的是,而且除了曹植这个一直和他相争的弟弟以外,对待年龄未足的幼弟,曹丕“长兄如父”的形象可是相当为人称道的;还有明代的明仁宗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燧,当年明仁宗没登基前被弟弟不知道逼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他登基以后对弟弟的处理方式,谁人不说他优柔寡断,兄弟情深到了委屈自己的地步,后人还有不少替他抱屈的呢!
刘辩认为,塑造一个合格的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继光武皇帝以后,三兴大汉的天子,总不能没个好形象吧?
登基之初,刘辩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能让自己像前代的天子一样受到外戚的影响了,至于宦官,也是要挑能人用,后世的郑和,他同样是太监,但是他受到的争议就少了许多了。
何太后有放权给儿子的想法,但是她晓得自己的哥哥是不会同意的,太皇太后这个时候跳出来,何太后看何进指使大臣和那边的人打擂台,不觉心惊。
有些事,得到了清醒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
何太后自己的态度消极,但是由于有一个过分积极的哥哥,旁人并没有发现,太皇太后还特意把她唤去开了一次家宴。
刘辩也是无语了,虽然她们俩是整个大汉最高贵的女人没错,但是把他和刘协排除在外以后,还叫什么家宴啊?就算是只有女子的,那还有一个万年公主,在先帝驾崩以后就隐身了呢,也没见她们俩谁提起来过。
在这个“家宴”上,太皇太后向何太后讨要摄政的权力不成,终于口不择言,说出了一句非常致命的话,“吾敕票骑断何进头,如反手耳”!
何进表示别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要打他的脸了,现在他们居然想要他的命,实在是不能忍!
其实呢,太皇太后也没想那么多,真的是一时口不择言。
她本来就看不起何皇后的出身,毕竟前头先帝的废后宋皇后的出身不知比何皇后好了多少,更何况,在先帝去世之后,为了给自己留一点安全感,再加上宦官们的鼓动,太皇太后才会昏了头说出了这句话。
在她看来,何皇后能这么嚣张,就是靠了何进,而她的侄儿董重贵为骠骑将军,和何进扳手腕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指不定就把何进斩落马下了呢?
她错就错在昏了头,把这种错误认知的“真心话”给说了出来。
但是,她说这句话是昏了头,不代表她平时的时候很清醒,恰恰相反,太皇太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她和先帝不愧是母子的特征,让人厌烦。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才多久啊,两宫太后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支持太皇太后的,也未尝不是在进行无声的抗议。
先帝的谥号还在议定,但是免不了一个恶谥。
对自家父皇没有多深感情的刘辩觉得灵帝这个恶谥挺好的,没给个炀帝就不错了。
况且,桓灵二帝都是“昏君”,在他们的对比下,刘辩的形象肯定会高大许多,说起来挺好的。
谥号都给了个那么差的,庙号就更不会有了,基本上,东汉的皇帝,有庙号的就没几个,就是厚颜无耻加上,后来也被去了。
刘辩上辈子用过两个年号,光熹和
状态提示:第57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而且, 刘协在宫中,刘辩也更好和他“兄弟情深”不是吗?
兄弟情深,在兄长是天子, 弟弟却是未曾就藩的藩王的情况下, 能用来借鉴的例子并不多。
汉家旧制,储君确立,则诸皇子就藩, 除非是过于年幼,尚未受封, 又或者是太过受宠。
汉家天子兄弟情深的例子, 主要是西汉王朝,谁让东汉王朝的皇室直系不太稳当, 连续数代都是宗室入继大统呢?
看看兄弟情深的那两个例子,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
高皇帝刘邦死后, 刘如意就国,在赵地天高皇帝远,但是谁让吕后又把他召回来了呢?
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下手的惠帝与赵隐王坐卧同起,若不是惠帝疏忽,指不定赵隐王真能顺当地活下去。
正因为如此,不管惠帝在为君方面有多优柔寡断,生生地让弟弟刘恒将帝系转移到了他那一支,连本来应该板上钉钉的太宗庙号都没有,只混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惠帝,但是做藩王的,总希望自己的天子兄弟能像惠帝一样厚待他们。
被万民称颂的太宗文皇帝刘恒,他继位的时候,其余的兄弟基本上都被吕后斩尽杀绝了,只剩下一个被封为淮南王的弟弟刘长。
刘长和刘恒的关系比刘协和刘辩的关系要好得多,毕竟有吕后这个靶子在,同为庶子的他们共同目标定是不少的。
然后,刘长相当于被刘恒硬生生给捧杀了,只剩下一个“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的俗语流传后世。
太宗孝文皇帝在对待兄弟这个方面,是颇令人诟病的。
为了自己的名声,刘辩当然要向孝惠皇帝学习。
亲情方面学孝惠,政事方面学孝文,那刘辩就能当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了,形象还是几近完美的那种。
当然了,单纯的学习孝惠皇帝,可能会让人认为他同样软弱,所以刘辩决定加一些别人的形象设定。
譬如后面的魏文帝曹丕,让弟弟在最擅长的诗文方面“七步成诗”,简直就是口嫌体正直的傲娇嘛,要是他真的想弄死这个弟弟,其他方面的手段多的是,而且除了曹植这个一直和他相争的弟弟以外,对待年龄未足的幼弟,曹丕“长兄如父”的形象可是相当为人称道的;还有明代的明仁宗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燧,当年明仁宗没登基前被弟弟不知道逼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他登基以后对弟弟的处理方式,谁人不说他优柔寡断,兄弟情深到了委屈自己的地步,后人还有不少替他抱屈的呢!
刘辩认为,塑造一个合格的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继光武皇帝以后,三兴大汉的天子,总不能没个好形象吧?
登基之初,刘辩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能让自己像前代的天子一样受到外戚的影响了,至于宦官,也是要挑能人用,后世的郑和,他同样是太监,但是他受到的争议就少了许多了。
何太后有放权给儿子的想法,但是她晓得自己的哥哥是不会同意的,太皇太后这个时候跳出来,何太后看何进指使大臣和那边的人打擂台,不觉心惊。
有些事,得到了清醒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
何太后自己的态度消极,但是由于有一个过分积极的哥哥,旁人并没有发现,太皇太后还特意把她唤去开了一次家宴。
刘辩也是无语了,虽然她们俩是整个大汉最高贵的女人没错,但是把他和刘协排除在外以后,还叫什么家宴啊?就算是只有女子的,那还有一个万年公主,在先帝驾崩以后就隐身了呢,也没见她们俩谁提起来过。
在这个“家宴”上,太皇太后向何太后讨要摄政的权力不成,终于口不择言,说出了一句非常致命的话,“吾敕票骑断何进头,如反手耳”!
何进表示别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要打他的脸了,现在他们居然想要他的命,实在是不能忍!
其实呢,太皇太后也没想那么多,真的是一时口不择言。
她本来就看不起何皇后的出身,毕竟前头先帝的废后宋皇后的出身不知比何皇后好了多少,更何况,在先帝去世之后,为了给自己留一点安全感,再加上宦官们的鼓动,太皇太后才会昏了头说出了这句话。
在她看来,何皇后能这么嚣张,就是靠了何进,而她的侄儿董重贵为骠骑将军,和何进扳手腕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指不定就把何进斩落马下了呢?
她错就错在昏了头,把这种错误认知的“真心话”给说了出来。
但是,她说这句话是昏了头,不代表她平时的时候很清醒,恰恰相反,太皇太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她和先帝不愧是母子的特征,让人厌烦。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才多久啊,两宫太后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支持太皇太后的,也未尝不是在进行无声的抗议。
先帝的谥号还在议定,但是免不了一个恶谥。
对自家父皇没有多深感情的刘辩觉得灵帝这个恶谥挺好的,没给个炀帝就不错了。
况且,桓灵二帝都是“昏君”,在他们的对比下,刘辩的形象肯定会高大许多,说起来挺好的。
谥号都给了个那么差的,庙号就更不会有了,基本上,东汉的皇帝,有庙号的就没几个,就是厚颜无耻加上,后来也被去了。
刘辩上辈子用过两个年号,光熹和
状态提示:第57节(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