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2)

明朝人的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白银20两,计13216元(合月工资1.66两=1100元人民币)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合月工资3.33两=2200元人民币)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白银3.75两,实际月收入1.75x7.5x94.4x2=2478元,每年工资45两白银,约合3万元人民币。

☆、第五章 水车转起来

“李大叔,村子里面的人有善木的吗?”花沐问道,他虽然能够搞定原理上的问题,但是制作上的难题就不是他能搞定的了。

“有啊,你要打制什么东西吗?”李大叔问道,心想花沐才置了房,应该缺少些家具吧。

“家里是还缺些物件,不过我还想做点其它的东西,所以需要好几个木工。”花沐说道。

“那成,我去给你问问,这地里种子安妥了,也会闲上一阵,找人容易。”李大叔应道,这农家的人很多都会点其它手艺,农忙的时候就下地,农闲的时候就做点零工贴补家用。

李大叔对于花沐的事情挺上心的,转头就去给他找人了,都是村子里属实的人,靠得住,怕找了其他人会欺了花沐这个外乡人。桌椅倒是没有多大的讲究,花沐在村长家看到的那些摆设就可以了,所以花沐没有过多的吩咐,看了木匠带来的几个样子就选好了一套。不过他请这些木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做个大家伙。

“你们看看能不能将这个东西做好?”花沐将自己画的水车草图给几个木匠看。

“先生,要不你给我们说说这个东西吧。”李三叔是这群木匠里面零头的,其他几个都是他徒弟。看图他是真不会,所以斟酌着说道。花沐在村子里面教书,所以村民都唤他为先生。

“我想做个高约三丈……”花沐详细的将水车描述了一番。到底是与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三叔听了花沐的描述,再一看那图纸,立马就明白过来了。

“先生,这可是大东西啊!”李三叔说道,隐含的意思就是这玩意如果没用做着浪费。

“村边不是有河道吗?这个叫做水车,把这水车安置在那河道边上,就能去自动取水到田地的沟壑里,这样浇灌田地也就方便了。我这不是刚置办了些田地吗,就是打算用在那里的。”花沐说道。

“这玩意儿还能给田地上水?”

“到时候做出来了,李三叔可以看看。我也是在外邦看到过的。”花沐说道。

对于农事上的事,庄稼人都特别在意,李三叔决定亲手组织打造这个水车。还在相邻的几个村子去找了一些手艺好的木匠商量一些细节的问题。

这里的田地大多呈梯田形式,所以取水浇灌不易,所以花沐才想到水车的。在李三叔他们做大水车的时候,他也让租了自家田地的那些庄稼户将田边、地里相隔的沟壑清理一下。到时候水车取了水,直接流进沟壑,方便他们取水。虽然还不知道水车到底能不能成事,不过这些租了田地的人家就当是卖花沐一个面子,动动手的事情很乐意的就去做了。

在水车落成那一天,村子里的人几乎都来围观了,村长听说了水车的作用后,更是慎重的摆了香案要祭神。他们这里的荒地还有不少,可惜就是种地取水这些都挺难的,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也管不了多大的地。开了荒种了粮,可惜到了夏天就得汗死,也就没人敢多种了。如果这水车真如花沐说的那般,肯定是个好东西,这一家人至少也能多管几亩地,那得多种多少粮啊!

花沐也不阻拦村长的行为,而且还将这落成的事都让村长决定了,什么吉时啊需要的仪式什么的。村长也不马虎,叫了族里的几个辈分高的老者一起商量,在村长祭神的过程,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很严肃的,就连小孩子都被价值吩咐不可乱吼乱跑的,怕是冲撞了神灵。

水车终于全部组装好了,随着水流的冲击,一斗一斗的水被提起,在最高处到处,流到水槽里面,长长的水槽直接连到了田地间的沟壑上面。就这样一斗一斗的水浇灌下来,那些沟壑也开始形成了水流。

“这……这真的不需要人力!”村长震惊了,觉得这么大个家伙居然能够自己动,而且没有提供任何物质支持,难以自信。

“这真能浇灌田地!”李家的一个老人说道,这人已经年过古稀,是农家难得的长寿之人了。


状态提示:第4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