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2/2)

意思,但卓父自然是明白的。

卓父问:“前三十个人馈赠品尝,这样如何?”

卓亦忱点点头,随即弯起嘴角,露出一个憨憨的笑。

爷俩准备就绪。热锅里的油开始沸腾。卓亦忱用一双长长的竹筷子夹着豆腐球,一块一块地浸入了油锅中。伴随着轻微的油爆声,豆腐球周围立刻泛起一片细小的油泡,原本灰白干瘪卖相不怎么好的臭豆腐在油炸的过程中发泡起胀,小块头变得圆鼓鼓,色泽金黄,让人看了非常有食欲。

卓父中气十足地吆喝着:“卖豆腐干,油炸豆腐干!前三十位馈赠品尝!”

虽然小摊的位置不显眼,但这么一吆喝,就有很多人过来凑热闹了,小摊周围很快就围了一圈人,都抻着脖子往油锅里瞅。但是却没有人主动要求品尝,卓亦忱主动送出去,都没有人要接下来,因为那个味道闻起来有点怪。

一个咬着糖葫芦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挤到了最前面。

卓亦忱从油锅里夹起炸好的豆腐块,装进油纸袋里,又用木勺子浇上提前准备好的酱汁。他把这个油纸袋塞到男孩手里,“小心……小心烫。”

男孩一接过就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有嚼劲的豆腐干伴着酱汁进入了他的口中,酥脆和微辣融合,豆腐里面很嫩,即使是油炸,也丝毫不觉得腻。

小男孩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三两下把油纸里的吃完,挥舞着小胖手,“好吃!大哥哥,还要还要!”

那些原本犹豫不觉的人们这下子也终于放开了,一个个都开始往前挤,伸长了手你要一袋我要一袋的。

浇了酱汁的豆腐球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而且卓亦忱用的是自然发酵,臭味本来就不重,再经过油炸,那股怪味已经弱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很特殊的鲜香。

特殊的气味和人群的闹哄吸引了周遭其他人的注意。很快,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赞不绝口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爷俩都要忙不过来了。前三十袋的馈赠很快就送光了。因为是小本生意,卓亦忱把这豆腐卖的不贵,一小袋只要三枚铜币即可。爷俩的摊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种油炸臭豆腐虽然别有一番风味,但毕竟只是小吃,远不能代替正餐,所以爷俩选择早市和晚市出摊。早晨可以当做开胃小点,晚上茶余饭后也能来两个塞塞牙缝。如果是大中午的摆摊,生意怕是没那么好了。而且,集市这边热闹繁华得很,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更是星罗棋布,各式各样的吃食都有。这也是帝都饮食文化之繁荣的例证之一。每到饭点,那一定是酒菜飘香,宾朋满座,人声喧哗。卓亦忱前几日还专门四处走访过,他发现很多经典的小吃如烧饼、油条、豆汁儿、云吞、鱼皮、切面等等已经数不胜数 ,而且味道还相当不错。卓亦忱甚至有点担心竞争不过,所以独树一帜地选择了臭豆腐。

爷俩正是卯时赶过来支摊的,那时候天边鱼肚白。如今正是辰时。卓亦忱原本打算在这守着小摊站个一上午的,但豆腐干已经卖完了。看来,百姓们对臭豆腐的接受性和认可度比他预料中强多了。

爷俩提前收摊,打道回府。

母亲去了河边浣洗衣衫,还没有回来。卓父先喝了一大碗水,然后就拿着锄头大步走出去了,是去屋后开垦荒地。卓亦忱立即扛着两个水壶,小跑地跟在父亲身后。卓父听到身后有声响,转头一看,儿子仰头对他傻笑一个。


状态提示:第2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