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2/2)

事啊,这小子遇到什么事了被吓成这样?他胆子不是挺大的么?

片刻,叶隼深吸一口气转过头来,好像是鼓足了勇气喊他:“东方……”却马上卡住了,好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必须表达,却难于开口。

东方有晞尽量控制住面部表情,目光略显温柔地看着他,引导道:“嗯,怎么了?”

叶隼挣扎了半天,心里的疑问已经涌在喉咙呼之欲出,但还是咬着牙憋了回去,轻叹了口气,“没事。”

艹,这小子今天看着真他娘的让他蛋疼!东方无语地继续擦头发,房间里一下子沉寂了下去,只有小虎崽互压互啃的打闹声。

正这时,蒋未明一通电话打了过来,东方有晞握着手机,脸上的表情原本轻松平静,却在一分钟内变了三变,停留在了阴沉而忧虑的阶段。

放下手机,他对叶隼招手,“紧急情况!你马上通知所有人去停机坪集合,除了日常用品、两三件换洗衣服之外什么都不要拿!目前的事态很糟糕,一个小时后,我们必须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起第一个案子!名为“betrayal”。会有很惊险很危险的事情发生,但大家最终都会化险为夷,之间会有jq的发展,也有对善良、正义的拷问等等……

【betrayal】

35、中越边境

位于广西最南端的凭祥市,在中越边境线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友谊关。

友谊关是我国九大明关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的汉朝,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做雍鸡关,左右两侧都有建造有古城墙,依靠左弼山与右辅山两座山的山体而建,犹如两条巨蟒盘桓在山麓之上,牢牢紧扼住这个西南军事要塞。

说起友谊关的名字颇为有趣,解放后中越建立了友好关系,镇南关更名为友谊关,到了70年代末,中越关系在一夜之间突然恶化,友谊关立刻改回了镇南关,中越战争结束直到80年代后期,中越关系恢复了,镇南关就又改名为友谊关。

友谊关的西侧,有座金鸡山,金鸡山脚下有一个四面环山的边民互市贸易点,曾经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只是一个很小的小村庄,中越战争的时候人烟稀少,仅有几十户居民生活在这里,日子过的相当艰苦。战争的硝烟消散之后,因为这里距离边境线很近,两国人民继续展开贸易往来,中越关系好转,这里的“草皮街”才又逐渐兴旺起来,道路两边的商铺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组成了许许多多的贸易场所。

如今,这个贸易点更加兴盛,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一派热闹景象,停车场的规模挺大,你无法想象任何一个地方的停车场会有这样的景象,两千多平方米的范围内都是汽车,各种跑运输的车辆头挤挤挨挨停靠在这里,里里外外人全是人,有忙着招呼工人搬运货物的,也有舔着手指头数钱的。

这些人中又以进货的商家居多,小老板都开着自家的小车过来进货,哼着越南风味的小曲,携带着美丽的越南姑娘,买些物廉价美的小商品,回到越南境内贩卖,赚取一定的差价。

过去没有公路时,能看到许许多多挑夫在这条边境线上卖苦力,要买卖货物必须翻山越岭,自从修建了一条弄怀水泥公路可以直通越南,挑夫这个群体就不再被人们需要了。这条公路是1993年政府花钱修建的,据说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排除了中越战争时留下的几片雷区,从四方岭到越南边界沿路都埋有许多地雷,不小心踩上一两个那不是闹着玩的。也说不清是越南人埋下的地雷更多一些,还是当年的55军和149军埋下的地雷更多一些。

总之,现在的弄尧是个很较为喧嚣却又十分安宁的地方,会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倒腾货物的生意人。生意人最怕的就是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能长久地保留住自己的饭碗,可不敢沾上什么不该沾上的东西。

但是边境这种地方极有意思,如果适逢战时,偷偷入境出境的人少得可怜,因为一进一出需要冒着极大风险,谁也不希望自己被随处可见的一枚流弹击中,变成一具尸体。到了和平时代,不走关卡,偷偷出境入境的人反倒是多了起来,不少年轻人或者老油条长期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经验丰富,知道如何躲避边境巡防兵,便怀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甚至携家带口作为掩护,不问季节地贩卖起毒品。

边境线的毒品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也很容易理解,长长的边境线毕竟所有的地方都有士兵把守,就好像一个巨大的漏斗,漏斗的顶尖再小,也总有沙子会漏出去,这些毒贩又往往在长期的暗道经营中结成了有严格的操作规则的组织,偶有几人渗透进入边防政府机构,与他们便宜行事,内外勾结,得手的几率自然就非常可观了。

更有些势力庞大的组织,用贩卖毒品的钱向国外购置一些新型武器,被称为武装毒贩,在中越边境的山林之间穿梭活动,好似鬼魅一般让人难以捕捉到痕迹。

但他们一般不会带着武器堂而皇之出现在弄尧这种地方,但也说不准,会有两三个喽啰某天手头发紧,将散货藏在身上或以打货的名义作出伪装,来这里走动走动,出出散货,捞笔小款子用作零花。


状态提示:第46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