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2)

棉花做棉衣。但是能量消耗要大一些。

李丰爵选择了最基本的元素,因为不知道以后会遇见什么,需要什么道具,只得按照系统计算出的存储比例先备着,以防万一。

李丰爵几乎把元素周期表上能找到的元素凑了个遍,当然硅、氧、氮等常见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除外,前者是因为泥土里空气中到处都是,不用浪费空间存储,后者是找不到。

李丰爵在化工厂工作人员奇怪的目光中零零散散买了一大堆,放在后面,一路开着车,从车内后视镜可以看到那些东西被系统转移走时一个接着一个的凭空消失,画面诡异。

回到家,系统发来新的消息:“新任务,帝国理工招生计划已出,请宿主务必拿到帝国理工的offer,前往帝国理工。任务价值:1800分。”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攻出场,开启互黑模式

☆、帝国理工

帝国理工,全名帝国皇家理工学院,位于帝国首都富人聚居区——雅伦湖区,号称理工类的王牌学校,是这个世界最负盛名的大学,

帝国理工最早为研究哲学与神学的教会学校,在战争时期,曾有大批外国科研人员涌入,寻求教会保护,帝国当局为促进帝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在为这批科研人员提供政治保护的同时要求他们在帝国任教至少10年,而这10年,是蒸汽机出现以后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10年,这批科研人员成功的使帝国的机械化工称霸了整个欧罗巴大陆,对后蒸汽时代的发展影响甚远。

翻开任何一本帝国乃至该世界的历史书,在科技发展史这一块,自蒸汽时代起,每10个科学家就有5个来自帝国理工。蒸汽时代以后,帝国理工在政治经济文学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逐渐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多元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帝国理工又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再次站在时代前沿。

这样一所大学,相当于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中国的清华……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挤进帝国理工,站在学术研究的顶峰,漫步雅伦湖边遍览皇家风光。

“拿到帝国理工的offer!”李丰爵用指节轻轻敲着桌子,再次翻开原主的资料,与他这个技术宅不同,原主虽然是个花心渣男,学习却不差,社会经历也很丰富,可以写出一份很精彩的简历,李丰爵有五成的把握能拿到帝国理工的offer。

只是让李丰爵瞎的是,原主本来和他一样学的计算机,大二不知道想什么,转去读经济了,而李丰爵大二则去当兵,退伍后回来继续读计算机直至毕业。

那么问题来了,是选原主成绩占优势的经济学,还是自己擅长的计算机?前者以后会学的很痛苦,后者可能第一轮就被pass掉。

李丰爵决定先准备材料,进了interview再说,恰好常子宏过来蹭饭,说自己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了,准备移民,房子不会卖,让他们帮忙照看,来道个别。

李丰爵没空和他伤感话离别,问了他一些进入帝国理工的事情,被正在厨房忙碌的李母听到了,李母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不准去!国外危险,你要是再次遇到恐怖袭击怎么办,还是家里最安全。”

“妈,其实也没那么危险,我就是运气不好。你看常子宏,在国外那么多年,也没遇到什么危险,还长了那么多肉。”

“那也不能去,你说你工作都找了,还去留什么学?”李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晚上李父回来,听了这个事,倒没有太强烈的反对,只是问了李丰爵要读什么,以后有什么计划。

“ba在帝国理工众多抢手学科中并不惹眼,虽然要考试,但是竞争不会很大,最重要的是,说出去好听,有面子,父母同意的概率高一点。


状态提示:第17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