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2)

以性命相威胁,总算救了唐惜春一条小命。

唐惜春暂且逃得一命,却不料唐盛天天着心腹仆人在老太太院门口守着,只要唐惜春一露头就要拿了唐惜春去祠堂打死,唐惜春既怕死又无赖,他足足在老太太院里躲了数日,吃喝拉撒都在老太太院里,死都不冒头。

唐盛更是怒上加怒,那简直就视唐惜春如上辈子仇家一般。

再说唐老太太,修来这么一对父子,可谓上辈子没烧高香。

唐老太太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她毫无原则的溺爱孙子,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清楚,念书举业方是正道。孙子给书院开除这事儿,老太太也知道实在是不给家里长脸,儿子想教训孙子,这本没错。只是,她待唐惜春如同心肝儿,唐惜春自下生就养在她身边,平日里就给她老人家养的如丫头一般,碰破块儿油皮都能大呼小叫半日,想着儿子的狠劲儿,一时看不牢,真能要了唐惜春半条命。

这不是要孙子的命啊,这分明是要她老太太的命啊!

所以,老太太一颗慈心,那些日子真是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无声的不能外道的煎熬中啊!她舍不得儿子下狠手的教训孙子,同时担心孙子念不出功名课业,以后没出息。

最终,唐老太太失眠三天三夜,想了个绝招出来——给唐惜春纳个房里人。

不是妾,只是房里人。

确切的说,就是给唐惜春准备个女人!

唐老太太会这么想,当然不是无地放矢,她完全是从自己儿子早婚早育而萌生的灵感。

话说当年唐盛十六岁上娶了十八的刘氏,刘氏温柔大方,贤惠过人,又知劝唐盛上进。唐盛能二十二岁考中进士,与刘氏的督促照顾有直接的关系。

唐老太太思量着,给孙子寻个贤良的女人,有这么个亲密人劝导着,兴许能改改这孩童的脾气。只要孙子用功,那功名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不得不说唐老太太很异想天开,但,这个想法却得到唐惜春的强烈拥护,唐惜春一张巧嘴,那不光是这辈子巧,上辈子同样巧舌如簧。

因唐惜春年纪渐长,渐通男女之事,平日里他房里那些花瓶儿似的扭扭捏捏、拿腔作势的丫环们,不得不说都是叫唐惜春惯出来的臭毛病。唐惜春虽然还未亲近过女人,但,时不时的捏捏抱抱、亲亲热热的占人家小女孩儿的便宜,这事儿唐惜春没少干。

故此,老太太一提给唐惜春纳房里人。唐惜春立刻双手赞成,他还花言巧语的对老太太道,“孙儿倒不是贪恋女色,只是想着若有个体己人来照顾孙儿读书,孙儿定不会再似以往那般懈怠了。老太太这样疼惜孙儿,孙儿一定给老太太争气。”

唐惜春嘴甜如蜜,老太太在对待孙子一事上,向来没啥原则,见孙子这般懂事,只以为得计,便叫孙子自己挑个懂事的。

于是,老太太要给大公子挑屋里人的消息就这么在阖府下人间传扬开去。

彼时,唐盛已经给唐惜春气的恨不能嘎嘣死了还能少生一口闲气。对于老太太的馊主意,又听老太太拿他与刘氏打比方,唐盛唯一的要求是,“那孽障生日小,总要过了十六岁才好收屋里人,太早泄了精元对身子不好。”

老太太满口应下,“现在先挑几个妥当的,介时再从妥当里挑妥当人,包管是妥妥当当的。”遂一心一意的盼着孙子因女色能转了正道,用心念书。


状态提示:第6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