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2/2)

》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关雎里面规范了男女谈情说爱的三个标准:一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便规定了婚姻关系中,男方为主动的一方。提倡男方追求女方,而女方只要追求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成为窈窕淑女即可。

二是此诗虽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到双方的直接接触。此便规定了君子相思,也只能在那里独自“辗转反侧”,需恪守礼仪,谨守男女之防。

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歌颂的,正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俱是描述喜气洋洋的婚礼场景和结发夫妻的暗示。此便规定了男女情爱,一开始就应该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

诗经的《关雎》是高雅之歌,跟青楼妓馆歌颂露水情缘的靡靡之音是不同的。你若向人家姑娘咏诵了关雎,就代表你有求娶她的诚意,此诗是不能随便咏的。”

叶萧逸撑着下巴听完了萧墨的长篇大论,觉得古人好复杂啊。直接出三个标准不就得了?作什么诗呢,多费精力?

萧墨这位老师非常好,还给叶白丁小破孩解释他心中的疑问:“君王统。治万民不易,想要他们按君王规划好的理想情况生活不易,就只能作诗歌诵之。

诗歌有具体的场景,不但比干巴巴的教条、约束易记,它的格律朗朗上口,也易于臣民传诵。

最重要的是诗歌有具体的故事,能让民众向往,引起感情的共鸣和兴趣。这些都是律法条文所办不到的。

你今后作文章也可以此为考,策论里光是写干巴巴的理论是很难引起共鸣的。

多学学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能让文章增加文采。

言之有物,文章丰满,能让人向往。

事例选能引发人感情共鸣的普适例子写,能让人认同。即使剑走偏锋,言论生僻,所依据的切入点,也必须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不能一个人在那里胡倜。”

叶萧逸听完真是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会儿他都有稳胜的感觉了,这老师太高端了,叶萧逸不由端正态度,好好的跟萧墨说了声:“我受教了。”

萧墨笑眯眯的点头,恶劣的说了声:“乖。”

这小混蛋要是经常有这么乖就好了。

叶萧逸腮帮子鼓了鼓,还是算了,就让你占老子一点便宜。

虽然这家伙恶劣得不得了,还打过老子屁股!不过看在人家那么有文化的份上,这年头这么有用的老师也不好找,叶萧逸就大方的由他作去了。


状态提示:第9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