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3/3)
又过了三四年,方才返回宗门。
山中不知岁月,十余年时间与修行中人不过眨眼,相处不见半点生疏。一夜月明露白,众人又到观澄堂来烹水煮茶,论道谈天。玉虚殿周以道说:“人为冲和气所化,距道远矣,故而能观能察,以此而发念,故为修行之始。”
先人有云,天地万化,自非三气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若在道气内,自可永存绵绵,寿无亿之数。但身在其内,便难以体察,故世间才有“身在此山”之说。而有远距,才得以见日月星辉璀璨。但也因为有所阻隔,世间大多人不过浑浑而来,噩噩而去,以洞影为真,一世完结,随即散去化为他物。
清景殿徐尔浚道:“成道之难,犹若登天,三灾九难,一念疏忽,便坠地狱。我辈虽与凡人不同,却也须知‘圣人之下,皆是蝼蚁’,当兢兢业业,日夜不殆。”
拂云峰刘若敞道:“我等之于世人,犹草木附地,焉能相离?世人大多浑噩,却有道昭显,恰如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如自以为骄矜,实为不明。”
浮玉殿周令嘉接口道:“故先人有云,‘神仙厌居三岛,得大乘之法,内外丹成,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授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可知欲修行有成,定须反哺世间,方得圆满。”
众人皆称是,有新进者闻言自惭,道:“我等只当修行便不与凡俗同列,妄生骄矜,实在惭愧。”
成霁真笑道:“修行当性命双修,既然如此,又何来一蹴而就?不必妄自菲薄,以后谨记便是。”
状态提示:第13节(3/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山中不知岁月,十余年时间与修行中人不过眨眼,相处不见半点生疏。一夜月明露白,众人又到观澄堂来烹水煮茶,论道谈天。玉虚殿周以道说:“人为冲和气所化,距道远矣,故而能观能察,以此而发念,故为修行之始。”
先人有云,天地万化,自非三气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若在道气内,自可永存绵绵,寿无亿之数。但身在其内,便难以体察,故世间才有“身在此山”之说。而有远距,才得以见日月星辉璀璨。但也因为有所阻隔,世间大多人不过浑浑而来,噩噩而去,以洞影为真,一世完结,随即散去化为他物。
清景殿徐尔浚道:“成道之难,犹若登天,三灾九难,一念疏忽,便坠地狱。我辈虽与凡人不同,却也须知‘圣人之下,皆是蝼蚁’,当兢兢业业,日夜不殆。”
拂云峰刘若敞道:“我等之于世人,犹草木附地,焉能相离?世人大多浑噩,却有道昭显,恰如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如自以为骄矜,实为不明。”
浮玉殿周令嘉接口道:“故先人有云,‘神仙厌居三岛,得大乘之法,内外丹成,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授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可知欲修行有成,定须反哺世间,方得圆满。”
众人皆称是,有新进者闻言自惭,道:“我等只当修行便不与凡俗同列,妄生骄矜,实在惭愧。”
成霁真笑道:“修行当性命双修,既然如此,又何来一蹴而就?不必妄自菲薄,以后谨记便是。”
状态提示:第13节(3/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