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家人(1/2)
一觉醒来已经九点多了,这种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真爽快,自从重生过来,黄瑞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就起床了,一天懒床的机会都没有,这一觉是他这一个多两个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了。
吃完早餐,黄瑞决定回老家看看,重生过来这么多天了,他还没回过老家呢!而且待在街上也没事做,想去玩也没有什么好的地方玩,想上网,家里又没有电脑,还不如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呢。
老家离三合乡有六七公里的路程,买了几斤猪肉、几瓶饮料、两包烟还有一些零食,黄瑞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
这个时候的农村道路还是没有硬化过的泥路,路上坑坑洼洼的,再加上天气干燥,艳阳高照,一阵风来微尘满天飞。刚骑到半路的黄瑞身上沾满了微尘,头发也变得硬起来了,上衣也被汗打湿了一大半,身上粘乎乎的,难受的要死。
“叔,你回来了?”
“是啊,天气这么热还出来玩啊,”
黄瑞骑车到村口,在村口玩耍的小孩纷纷跟他打招呼。黄瑞在村里的辈分高,村里的小孩一般都称呼他为叔,包括年纪比他大的,再过两年他在村里的辈分甚至升级成爷爷辈。
前世黄瑞曾经对辈分的问题耿耿于怀,他最不喜欢年龄比他还大的人以辈分称呼他了,更让恼火的是,村里的一些老人经常拿他的辈分来跟他开玩笑。因为这个原因,都很少回老家。对于辈分的这个问题,直到读大学的时候,他才渐渐的忘怀。少年时期的黄瑞,是一个对面子极度看重的人。
回到家里发现没有人在家,黄瑞知道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又是下地干活去了。在他的印象中,爷爷黄国强就是一个闲不住、爱折腾的人。
黄国强年轻的时候参加过游击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供销社当一名干部,八十年代中期退休以后,没有留在县城里,而是会老家养牛种田。
本来回家种田也没有什么的,那个年代的人民生活还是比较贫困的,种田多出一些收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他还像八十年代一样把家里分到的田地种满。这就让黄瑞的爸爸和姑姑们有意见了。
纷纷劝说他,粮食够吃就行了,不用种那么多了,再说您也不再年轻了,也是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了,不要再折腾了,再折腾下去万一哪天就出事了。
刚开始的两年,无论家人怎么劝说,他都无动于衷,该种的田还是跟往常一样种。不过这两年劝说的人多了,再加上他的体力和精力也大不如从前,黄国强才渐渐地减少了种田的数量。
按黄文山的意见是直接让他把牛给卖了,田地也给亲戚种,他闲不住的话就种点菜当做锻炼身体,然后每天出去逛逛就可以了。
但这个固执的老头就是不听他的,牛还是要养,田还是要种,把他的话当做耳边风,对此家里的人都拿他没办法。每到农忙的时候,黄文山和唐秀莲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他干农活。
黄瑞记得爷爷卖掉家里的牛是在2007年以后了,那时候他已经大学毕业了。爷爷卖牛的原因是他的视力不行了,放牛的时候,离牛远一点他都看不见牛在哪里了。那时候他的身体还很好,八十多岁的他,每到街天都要上街,而且从不坐车,都是走路。
黄瑞一直认为,要不是爷爷的视力不行了,他可能知道他走不动了才会把牛卖掉。因为卖掉牛以后他也没有闲下来,经常上街买一些果苗来,到后山去种。
洗了澡出来以后,黄瑞拿出刚才从街上买来的猪肉,放到砧板去切,做菜等着爷爷奶奶他们回来。
做好了菜,黄瑞夹起来吃,看看厨艺有没有提高。吃了才发现他的厨艺还是跟前世一个卵样,一点水平也没有提高,始终维持在“能吃”这个水准。
在厨艺这方面就算坐火箭也跟不上他的爸爸黄文山和二堂哥黄轩,这两个才是真正的吃货。为了满足自己的口食之欲,他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怎么做菜。
前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片播出后,这两个吃货最爱看的就是这个节目了。他们不仅看,而且学着做。因为厨艺好,亲戚朋友家办喜事的时候,经常请他们掌厨。
厨艺好也是黄文山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他常跟黄瑞和唐秀莲说,如果他有一天失业了,也不用担心没有工作了,他还可以转行去当厨师。对于黄文山的话,黄瑞还是比较认可的,虽然他没有厨师证,但是他的水平比饭店里的一些厨师还要好。
前世,黄瑞的儿子很喜欢他爷爷,就是因为他做的菜好吃。在做菜这方面,黄瑞一点都没有继承他老子的那种天赋。
如果没有人做饭做菜,黄瑞一般都是叫外卖或者到外面去吃的。一是因为收入比较高,自己做的菜又不好吃,二是他对吃的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有的时候吃泡面也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懒,懒得洗菜,懒得洗碗。
做完菜,发现爷爷奶奶还没有回来,黄瑞决定先拿烟、零食和饮料去大伯家,两包烟是给大伯,零食和饮料是给大堂哥的儿子和二堂哥的女儿。
黄瑞一家不是三合乡的本地人,他们真正的老家在岭东南海县,当年为了躲避战乱。黄瑞的祖爷爷把家从南海县迁到三合乡,在这里他们的亲戚不多,所以黄瑞一家和大伯一家,两家人一向都很团结,关系好得向一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家人(1/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