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猛龙过江(3/4)

突,总的说来还是能过日子的。

“五爷,我等初登汉地,藩主北上前曾一再叮嘱遇事忍让。不如禀告太守大人,太守与我等交好,定会还我们一个公度。”

“王公,那些土鳖都欺负到咱们家了,如果大哥在这里,他早就抄家伙带人去把姓焦的剿了,还等个槌子!王公是文人,动刀的事交给我了吧!”

王忠孝心中暗骂莽夫!咱们现在办的是暂住证,还不是永久性大汉居民。如果惹出事让大汉朝的官府赶走,可就“妙”不可言了。更何况那姓焦的还是官绅,现在至少也是村长嘛,别拿村长不当乡绅。如果因为这个事态升级,弄到最后需要跟大汉朝官府来干一架才取得居留权,那海归郑氏的名声也臭了,铁定会被认为是海上强盗,来抢地盘的。那藩主以后的规划和谋算怎么办?

王忠孝那个急啊,当即也不管文人风骨了,扯着郑老五说:“五爷!不能蛮干!咱们要等藩主的准信!”如果老郑的洛阳之行能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成为大汉公务员之一,老王还可以任你闹,但此刻老郑的官绅消息还没传到会稽啊!

郑老五见王忠孝神情肃穆,也知道自己该冷静一下,终于让步了:“胡靖!把人抓回来,别弄死了,抓回来关着,好吃好喝伺候着,等大哥回来发落。”

王忠孝差点翻出眼白,你当人家不会反抗,不弄死人就能抓活口。郑老五也不管老王翻白眼,又吆喝起来:“黄昭!黄昭!”

“末将在!”

“你把后冲镇九百人带上,跟胡靖的游兵镇一千人配合,把人都抓回来!两千人打一个土围子如果天黑前没打下来,你们自己回安平,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黄昭抱拳说:“领命!五爷,胡靖听我的还是我听胡靖的?”

郑老五炸一眨眼,想了想说:“你们商量着办办!”

王忠孝见已经无法阻止,只能将郑老五的葫芦令补完,就说:“黄统领,胡统领,能不杀就不杀!不要让事情闹大了。胡统领先受令,就以胡统领为主,黄统领为副。”

胡靖和黄昭兴冲冲地带着召集好的部下出发了。郑老五被王老头制止而没法亲自带队,看着两人的队伍离开,碎了一口:“一群土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知道什么是夜郎自大吗?”郑老五肚子里头还是有点墨水的。

虞翻等一群本地士子听到郑老五左一句土鳖右一句土鳖的骂人,甚为无语,毕竟出入郑氏营地数月了,对这些海外归来的“蛮子”的土话还是能听懂一些,自然明白土鳖的意思跟乡巴佬、泥腿子一样可以同归类为没见过世面的人。咱们泱泱大国的臣民,倒在你们这些“海外蛮子”眼中变成了乡巴佬。当然也有人跟虞翻一样假设了另一种可能,将郑老五这种缺跟筋的自高自大视为春秋战国的贵族遗风:轻贱平民。大汉好青年虞翻心中也难免对老郑家自称周天子所封伯爵,畿内诸侯之后这种说法更加信服,贵族作派嘛。看着绝尘而去的两队郑家士兵——队列整齐,甲胄精良,除了每个人背着那个如乌龟壳一样的藤牌样子比较寒酸外,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一支雄兵。这些书生虽没上过战场,但不妨碍他们数月来在这群人身上感受到与会稽郡兵不同的“杀气”,何况汉代的书生不是后世般那样手无缚鸡之力,虞翻就是自小习武,武力还颇高,不过观其一生,他学术水平高超,明显重文轻武。他所习的武术常年不用,可能都变成跟广播体操一般的存在。

果不其然,赖着不走蹭饭吃的虞翻,还没蹭完饭,已经有人回来给郑二当家和王老爷子报捷了。“精兵!也许,只有洛阳的天子禁卫和北军能与之相较……”虞翻以自己才听到的声音赞了一句,之前不是没见过那些大头兵列阵站队型,这回是第一次见他们出手伤人,暗想自己与这群“嗨人”(来自大海的人)交好还真是上策。

城寨外面那群乱哄哄的人与其说是“征伐”归来的精兵,还不如说是埠头上那些搬运东西的“苦力”,正在将串成冰糖葫芦的俘虏和装箱打包的战利品安排入库。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焦氏庄园也算是东汉典型的豪强庄园,高墙厚壁,易守难攻,防守得当总能以少胜多,这也是前些年过了几次山越入寇,焦氏庄园都完整无缺的原因。而现在居然不到半天就被郑氏打破了,虽说是采取突袭的攻击方式,但郑氏的人才伤了二三十人,而且大多是轻伤,而焦氏那边除了伤到人且顽强反击的十多个的庄丁被当场打杀外,焦氏庄园的主人、仆役、武装家丁五百多口人被生俘。少年俊杰虞翻一下子就找到亮点所在,就是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半天时间完成了行军——攻击——抓俘虏——劫掠——打包——回程这些程序,得多高的效率啊?如果虞翻知道这群人长期兼职无本买卖的话,也许就不会再吃惊,不就是一个破庄子么?

“五爷!受伤的弟兄们都处理好了!罗小旗受的伤最重,郎中说能不能熬过去就看今晚。”进来报告的小兵如实说,见郑老五摆手就离开了。

把老焦一家抓回来后,郑老五眉头开展,心情明显舒畅了。王忠孝怕他又生出什么幺蛾子,试探着问:“五爷,人抓回来了,他们家的东西也都搬回来,你心里可有计较?”

“还用说,明天在将士面前把他们都砍了。我刚才转了一圈,都听说大哥离开以后,这些土鳖子三天

状态提示:第四十六章 猛龙过江(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