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3)

结报告中,加入陈伟平同志的这一典型事例,

公司政治部的同志经过整理后,以李剑生同志的名义投稿给了报社,报社就发表了这篇报道。大家听完了陈伟平同志的英雄事迹后,有何感想呢?开始讨论吧。”

“我,我首先声明一下,我可没有报纸上说得那么伟大。”陈伟平脸儿红红地解释道:“当时,我在来上班的路上,见那个小男孩有生命危险,根本就来不及想那么多,心中一急就冲上去救人。事后,我想起这件事,心里还觉得有点害怕呢。”

马鸣听陈伟平这样一说,当即脸色就沉下来了。

第一卷 起步 第36章 出 名 (一)

副大队长马鸣,听李剑生读完了那篇表扬陈伟平的报道后,便组织大队参加学习的人开始讨论。

陈伟平一听要讨论自己的事迹,当时就急眼了,脸儿红红地解释道:“同志们,那天,我在抢救那个小男孩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想那么多,也不像报纸说得那样高尚,而是一心想着救人。事后,当我回过神来,想起这件事的时侯,到现在我心里还觉得挺害怕的。”

马鸣听陈伟平这样一说,脸色一沉,立刻变得难看起来,心想:“你这不是跟我唱对台戏吗?”

想到这,他刚想发作,可又一想,觉得自己是这个会议的主持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因为陈伟平的一句实话,而影响了大家的政治学习气氛。

“陈伟平说得好!”马鸣立刻恢复了常态,笑着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觉得像陈伟平同志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这就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了。”

“那我就先发言吧。”潘金装枝笑着说道:“我刚才听了李剑生同志写的,关于陈伟平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这篇报道后,心里确实很受感动。他能在那小男孩生命危急之时,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这种高尚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也要像李剑生同志学习,多多宣传我们大队的好人好事。”

说完,潘金枝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剑生一眼。

李剑生听潘金枝在发言中,二次提到自己的名字,然后又见她面带微笑地看自己,心中已明白了她得用意,便在心中兴奋地想道:“潘金枝这是特意在宣传我,在单位上提高我的知名度。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想到这,李剑生说道:“刚才潘金枝同志的发言,给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我一定不辜负同志们的希望,用我手中的笔,多多宣传我们大队的好人好事。”

马鸣听李剑生这样表态,心想:“我今天不如在众人面前,趁机把李剑生往上推一推,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李剑生的威信,二来也可以让李剑生感谢自己,更加为自己卖力了。”

想到这,马鸣对李剑生表扬鼓励道:“李剑生同志的发言很好,表态也很好!我们大队的干部职工,都要向李剑生同志那样,积极宣传我们大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中队长胡大毛是个很会看风使舵的人,他听马鸣这样一说,立刻挥动着手中的“红宝书”,带头喊起了口号:“向李剑生同志学习!”

“向李剑生同志致敬!”学习室的人跟着齐声喊道。洪亮的口号声,在学习室的上空,久久的回荡着。

学习陈伟平的先进事迹讨论会,在马鸣的诱导下,立刻变成了学习李剑生的先进事迹讨论会

李剑生知道,这是马鸣故意在大队干部职工们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便感激对他笑了笑。

马鸣见李剑生明白了自己的苦心,也对着他相视一笑。

这时,突然从楼下传来一阵“叮叮咚咚”地敲锣打鼓声,将正在进行政治学习的大队管理人员们给惊动了。

马鸣赶紧对李剑生说道:“小李,你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剑生赶紧跑到四楼的走廊上观看,只见办公楼前的操场上,停着一辆高级小轿车,后面跟着一辆小型货车。在货车的前车厢上,横挂着“向舍己救人的陈伟平同志学习、致敬!”的条幅,白字红布,分外引人注目。小型货车车厢里,几名工人正在起劲地打着锣鼓。

李剑生见此,立刻对着学习室叫道:“大队长,楼下有人给我们大队送喜报来了。”

马鸣一听,立刻对学习室里的众人说道:“散会!”

然后,他跟罗明理一道,赶紧从学习室出来,下楼迎了上去。

这时,从那辆高级小轿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走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他伸手拉开轿车后座车门,只见一男一女两人,从轿车里走了出来。

那男的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中等的个头,身穿一套深蓝色中山装,挺着个“将军肚”,面露微笑地看着向他走来的罗明理和马鸣。

在那个身穿深蓝色中山装男人的身边,站着一位三十岁出头,长得水灵灵的少妇。在她的身材上,穿着一套色泽鲜艳的连衣裙,一头乌黑的长发,自然地批散在肩上;她那张皮肤白净,好看的瓜子脸上,戴着一副眼镜;胸前是一对高耸的,柔软的腰肢,裙子下面是二只修长的,全身彰显出一股成熟、艳丽的少妇风韵。

“啊,这不是戴丽萍吗?”李剑生心中一喜,对站在身边的陈伟平说道:“走,我们下楼去看看。”

状态提示:第18部分(2/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