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3)
丁少秋问道:“那么你老是那一门派的呢?”
乙清子笑了笑道:“除了当年三友之外,没有第四个人知道老道来历,但你学了「乾天真气」,总不能不让你知道此种玄门真气的来历,老道应该算是崆峒派的人。这话你也许听不懂,崆峒派的人,就是崆峒派的人,老道怎么会说应该算是崆峒派的人呢?”丁少秋点着头,他没有问,但点头就是要问的意思。
乙清子笑道:“因为崆峒派已有两三百年没有人在江湖上走动了,也许仍有传人隐迹深山亦未可知,老道只是在崆峒一处岩穴中得到几页练气行功的真诀,就是传你的「乾天真气」,并没拜师,但老道心中却一直把自己看作崆峒派的传人,如此而已。”
丁少秋道:“那弟子也可以算是崆峒派的人了。”
乙清子大笑道:“算是可以,但不能说是正式的。因为你爷爷是武功门的人,你也练了武功门的武学,可以说是武功门的人;但你是正式拜在白鹤观松阳门下,照理说,你应该是白鹤门的门下弟子。”说到这里,站起身道:“走,老道陪你出去,没有老道指点,你只怕还找不到出路呢。”丁少秋随手取起长剑,跟在老道长身后,走出石窟。
乙清子领着他走到一处较为平坦的石崖上,站停下来,伸手朝东北方指了指,说道:“翻过前面这座山岭,可以看到一座高竣的山峰,那就是大行山了。”
丁少秋突然跪了下去,含泪道:“弟子就在这里和老道长叩别,弟子有空会再来看老道长的。”
乙清子从大袖中取出一个蓝布小包,递到丁少秋的手中,说道:“孩子,快起来,这包东西,你好好收着,老道云游四海,你再来也未必会碰得上,有缘,自会有后会之期,现在已是午刻,你该下山去了。”
丁少秋接过布包,站起身,含着泪水,点点头,口中叫了声:“老道长,弟子……”那知这一眨眼之间,明明站在自己面前的老道长,不知何时,竟然已经走得无影无踪。
丁少秋不期一怔,擦干泪水,心想:自己练了三年功,听老道长说,还只有三成火候,不知要练到什么时候,才能像老道长这样飞行绝迹。这就依照老道长指点的路径,举步朝山下走去,那知轻轻一纵,身子就像飞了起来,一下就掠出去三四丈远。
心头不由吃了一惊,急忙站住,这三年来,他从未出过洞窟一步,只知三年前自己在白鹤观,经常在峰顶去练剑,那时自己用力一纵,才不过一丈来远,可见这三年来自己勤练「乾天真气」,轻功居然进步得如此神速。
心中想着,又提气轻轻一跃,果然毫不费力的跃出去四五丈光景,一时不禁大喜过望,一路奔掠,不过盏茶光景,就已翻越过一重山岭,举目望去,果然正东偏北,有一座峻拔高峰,可能就是大行山了。他这一站停下来,才发现自己左手还拿着老道长送给自己的蓝布小包,不知里面是些什么?
这就在大石上坐了下来,打开布包,里面有两个比鸡蛋略小的青瓷葫芦小瓶,瓶中间各系有黄色丝绳,还可以挂在腰带之上。
瓶肚上贴有红纸小签,一个写的是「百宝救伤丹」,边上还有一行细字:「轻症一丸,重症二丸」。另一个则是「太乙解毒丹」,也有一行小字:「预含一丸,可解诸毒,重症须服三丸。」
另外还有十几绽碎银子,和一柄八寸长的绿鳖皮匕首,形式甚古,外面包着一张白纸,还有几行字迹,这自然是老道长写的了:“救伤、解毒二丹,系一老友所赠,功效极著,汝行走江湖,可随身携带,以作不时之需,此一匕首,乃寒铁所铸,极为锋利,可作防身之用。”
丁少秋看着老道长的字迹,心头一阵感动,仰首向天,低低的道:“老道长,你老对弟子太好了。”摺好字条,收起布包,就一手提剑,起身朝大行山方向奔去。
※※※※※※※※※※※※※※※※※※※※※※※※※※※※※※※※※※※※※※
不到半个时辰,就已赶到大行山下。离开家已经六年了,丁少秋只在三年前的一个晚上,由老道长带着他回来过一次,那天晚上,他只看到爷爷一个人,伯母、姐姐、福老爹都没见到,自然不能算正式回家。如今庄院已在眼前,他心头不自觉的有着极大波动,不知是兴奋,还是感触。
反正他怀着一份积压巳久的孺慕,最好一下扑入伯母的怀里,让她楼着自己叫「孩子」,用手抚摸着自己的头,含笑的说:“少秋,你终于长大了。”这也是他小心灵最大的安慰了。
这是自己从小走惯的石板路,连石板缝间生出来的青草,都有着亲切之感。庄院依然如故,只是油漆得焕然一新。丁少秋越过一片广场,迅速的跨上石阶,匆匆往大门里面走了进去。大门里首,左右两边各有一条板凳,板凳上一边一个坐着两个人,他们刚看到丁少秋走近,他已经跨进大门,往里便走,两人一下站了起来,左首一个急忙叫道:“喂,小哥你找谁?”
丁少秋已经往里走了七八步,闻言脚下一停,回过身去,说道:“我回家来了,不是找人的。”
那两个汉子这时才走到他身边,左首一个打量了丁少秋一眼,问道:“你回家?你……叫什么名字?”
丁少秋道:“你们不认识我,福老爹就认识我,我叫丁少秋。”
右首一个道:“这里
状态提示:第9部分(1/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